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不计较,学吃亏


   日期:2015/5/9 21:5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坦白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哪有这么好做?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最重要诚意正心,这个心对了,就做得到。在明朝,有一个读书人叫吴子恬,他的太太姓孙,孙氏。吴子恬他的母亲早过世,父亲娶了继母。继母有偏心,对他一个弟弟比较好,对他比较不好。他心里慢慢的就有不平、有怨在。后来他娶妻了,他的后母对他太太也不是很好。他就不平,想要去找后母理论,都是他的太太把他劝下来。后来他的父亲去世了,父亲留下的财产,有地、有银两,结果他的继母就把最差的那个田给他,然后自己跟弟弟留好的田地,还把不少钱都私吞了。结果吴子恬真的受不了了,真的要去找继母,又被太太拦下来,不然亲人之间就要争执了,争财产。

  学传统文化,首先要学吃亏,不只是跟别人要学吃亏,最亲的人要学吃亏,不要连最亲的人都要跟他计较,那学不进去了。而且我们要了解,该是我们的,跑都跑不掉,哪是争能争得来的呢?愈争福报愈折损。请问大家有看过哪一个家庭,为了争财产告上法院,最后家族愈来愈兴旺,你们听过一例吗?没有啊。《朱子治家格言》讲,“伦常乖舛”,冲突了,“立见消亡”,很快整个家就败掉了。所以这个太太有见识,不简单,“妻贤夫祸少”,这个妻子贤德,帮他丈夫转掉很多的劫难。

  结果这个后母,这个是不义的做法,很快的自己生的儿子染上赌博,把钱全部败光,然后母子几乎沦为乞丐了。假如你是吴子恬,这时候怎么办?“呵!苍天有眼,你们也有今天!”听起来就怪怪的,是不是?对自己的兄弟跟继母讲这种话,不是很不符合伦常吗?这个时候,孙氏很懂人情事理,先生还没有反应,她赶紧劝先生去把母亲、弟弟接回来。做不做得到?尽弃前嫌,不然怎么消得家庭内的嫌隙?对方任何的过失,绝不放在心上。不然只要一放在心上,会藉题发挥,那可能就不能共住了。接回来一起吃年夜饭,然后还帮助弟弟戒掉赌博,最后就感动了自己的后母跟弟弟的良心,这个家就和乐了。

  而他太太生了三个儿子,三个都考上进士。该是他们家的福报,怎么会跑得掉呢?一个家族里面出一个进士就不得了,她生三个,三个都是进士,你看他的福报!所以人量大福大,怎么可以跟自己的至亲计较呢?你看她三个儿子从小看到母亲的德行跟忍辱,哪有不成材的道理呢?所以人要不计较,学吃亏,人欠你天会还你。假如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老师跟同事、跟自己的父母兄弟常常闹不愉快,还带着情绪到学校去,甚至于讲话还骂亲戚朋友,那不把孩子的人生态度都误导了?所以这个故事要讲给自己的学生听。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计较       吃亏)(五明学佛网:计较       吃亏)  

 卢志丹居士: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 

 印良法师:少计较•多快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不肯吃亏的人,没有福气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都计较的人最可怜 

 出现经济纠纷,自己吃亏忍让也会有罪业? 

 净土法门法师:用真实心对人,人家会欺骗你,会吃亏,会上当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吃亏是福 

 吃亏是在给自己积福 

 凡事不让人之人,是薄福之相,不必与之计较 

 人生有多少计较,就有多少烦恼,生病​和破财, 

 不计较,何来烦恼 

 天底没有吃亏的事,一个人无过失却被人羞辱,他的后代子孙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