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周老师:人应该怎么去改变疾病和命运?(17)


   日期:2015/5/3 7: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应该理解他”、“我跟他好好相处”,这句话还治疗十二指肠的疾病。

  实际上,咱们已经把这一生的健康方法告诉你了,把一生怎么走向健康、怎么参、怎么变命的方法告诉你了。

  大伙不管你有没有病都要参,因为越参,你的路子越宽。

  有的人在饮食上是反向练的,我以前不爱吃啥,我就非得吃啥。我以前不能吃花椒,就练吃花椒,嚼满嘴的花椒,就看花椒能不能动我的性,我要练的不动;而且最后吃出香的感觉了,这时要怎么办?这时要放得下。

  记住一句话:人要做提得起、放得下的人。

  什么叫“提得起”?当你不愿意吃、不愿意干、不愿意面对一些人、事、物的时候,你必须要练习自己博大的胸怀,把它提得起;当你在贪心、喜欢心的时候,还要及时的放得下,这就叫“提得起、放得下”的人,这样才能做“中道”。

  有的人烦烟味,你保证有病;有的人喜欢抽烟也有病。烟动不了我的心,我觉得烟味和新鲜空气没有区别,烟味对你没有影响。我抽烟没有香的感觉,烟对你都没影响,戒的是贪心,戒的是烦心,既不能贪,也不能烦。

  但是一般人,要么就贪,要么就烦,世间走入中道的寥寥无几啊!这是孔子的感慨,谁能走到“中道”啊?

  一般人吃素的就烦荤了,对荤能食之无味的人有几个?没有几个,要么就贪,要么就烦。

  一般人,要么就往东,要么就往西;要么就我对你特别好,要么我就恨你;哪有都看淡的呀!能走入“中道”的人太少了。

  所以,很多佛经上都讲“中道”二字。什么叫“中道”?就是这个“道”,要“提得起、放得下”。做一个“提得起、放得下”的人,什么事我都敢于面对,多大的灾难在我面前,我都没有感觉。

  什么叫“放得下”?有多大的好事、多大的福报、多大的美好、多大的贪欲,我都敢及时地把它放下,不要在意它;多么牵挂的人,我们都要放下;多么爱的爱人,我们也都要放下;多么重的情感,我们也要放下;多么难以原谅的人,我们要原谅;多么不爱接触的人,我们要练习接触。

  难以让人入境的坟地,是助人打坐、练功最好的场所。过去修心的人到坟地里打坐的,为什么?因为他们也练提得起。如果风水最不好的地方不能克你,它就一定是养你;一匹烈马如果它踢不到你,给你甩不下去,它就是一匹好马良驹。

  原来,“佛、魔不二”。如果你要把魔给降伏了,它的佛性就散发出来;如果你把困难克服了,困难就是功德;如果你在灾难面前如如不动,灾难就是你的功德和福报的化身;如果你把那些难以接受的,难以容忍的能忍之难忍,一定是将来得之难得。

  如果你要是贪,如果贪眼前、贪福报、贪未来、贪感情,贪什么你就要为什么所伤,不信你比量比量看看。

  有些人存款贪高利息,结果这一辈子扔进去了;有些人因为贪感情,把这一辈子命给搭进去了;有的人贪孩子,以孩子为乐,“只要他高兴,我怎地都行”,结果孩子磨你一辈子,让你内心都纷乱。你贪什么都不行、烦什么都不行。

  世界都是佛,我喜欢也不行,烦也不行。为什么“佛、魔无二”,就告诉你既不能喜欢,也不能烦,佛和魔是可以转化的!

  如果你喜欢你的孩子,喜欢完了孩子就“魔”性出来了;如果你把他当“魔”给降伏了,他的“佛”性就出来了,他变成孝子了;如果你喜欢吃的,你这一贪,这喜欢吃的东西变成了魔性了,就变成伤你,让你这一辈子都不能吃。原来,“佛、魔无二”。

  还有另外一个意思,是可以转化的。你要一喜欢它就转了,你要一烦它就变了,它是来回转的,随心而转的。

  记住:佛与魔本是随心而转的,心能转万物,心能转万法,万法随心转的。你把一切都要当成佛,但是你不能把自己当成佛,世界上只有一个罪人就是我自己、只有一个坏人就是我自己。

  有的时候我也常念:“我是个坏人,我是个罪人,我何德何能?我有什么功德?我有什么成绩?我有什么才华可言?我的身体是业力形成的,没有业力,哪有肉身啊?!没有业力,我们哪有生老病死?!所以我生出来就是个罪人。”

  这一点要向佛学、要向基督的耶酥学,他那么伟大还说“我啥也不是”。有些人修个啥都不是,硬是把自己说的很高,说什么“我修到菩萨果位了”、“我修到阿罗汉果位了”,自己还在那贡高我慢呢!

  过去我也曾经有贡高我慢的心,我也经常的忏悔“我何德何能、何智何才?”

  人一定要向水学习,敢于流向最低,方能升上天空,变成白云,“欲高必低”。

  你要想真正走向高潮,今后高于所有众生,你必须低下头来做人。低下头来就是反省自己,就是把自己走好,决不可以高高在上。

  接下来讲讲财运。大家对财运一向比较关心。

  财运可不可以参?我说可以,但你得贪心少点,咱们是为了变命。

  “舍”方能得,“不舍”不能得。“舍得”这是一句真理。

  过去的“舍”有几种舍:

  一是钱财的“舍”。

  第二个,法的“舍”叫法布施。“行千百善,不如给一人讲法;给千百人讲法的功德,不如原谅一个人”,你看看这个功德悬差多大呀!

  但是很多人以行善为积德,因为寺庙那能给你带来财运就使劲“舍”,然后别人没钱的咱就“不舍”;有些老人很困难,咱就不能帮一下,你这不是“舍”。

  而真正布施的“舍”,还讲一个,“有心行善,虽善不赏;无心行善,才是功德”。有心行的善是不赏你的,无心行的善才是功德。

  而“施舍”的“舍”字怎么写?是“人”、“干”、“口”,人的口都干了,为什么?这里到了一个法布施,因为讲法的人讲来讲去口干舌燥,所以真正“舍”字的来源就是讲法布施的,就是当老师的、讲人生的、讲文化的,因为这个“舍”,让人用一辈子。

  我想在这个课堂以后,每个学员从今以后可能踏上了一个变命的征途,让自己的一生都受益。我现在知道平静了,我现在知道顺其自然了,我现在知道一切都不较劲、都不争了,哪怕知道一两句话,这将用一辈子。

  福报可以消耗,功德不能消耗;福报有一时之用,功德则有一世之用,这就是功德与福报的根本差别。福报看得见摸得着,而功德看不见摸不着,永远伴随着你;功德是直接为心灵服务,福报是间接为心灵服务。比喻我吃东西换做感觉,感觉香了,香才换成舒服;而功德直接让你舒服。啊,现在让我想开了,人家骂我是今后给我增加功德,你不直接就舒服了嘛!没有那么多间接。福报间接给人感觉,功德直接给人感觉,福报有消耗功德之用。所以圣人不求福报,只求功德,求而无为。求还要没有欲望,求佛还不能有欲望,求法不能有欲望,甚至听了咱们的方法也不能高兴,因为咱们讲的就是平静,讲的是平常心。

  今后遇到了多么高的高僧大德,你也要用平常心对他;今后多么恶的恶人在你眼前出现,你仍然要用平常心来对他,因为“平常心是道”。平等、正觉方能慈悲。有的人,官来了:“哟!官来了……”;老师来了,赶紧拜你;活佛来了,“哟!活佛来了”,赶紧供你、赶紧磕头……你还有分别心。“这人不好,我就看不上他、我不愿意理他”,你还有分别心。一世都要平视,人长的眼睛是平静看的,往前平视看好,平面才能无限的伸展,只有平面才能无限的伸展。

  “舍”和“得”这两个是不空的,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能得。

  什么叫“舍”呢?有的人说:我为别人老做好事,算不算“舍”?我说算“舍”,但是你为自己“不舍得”也叫“不舍”。人要么就走左了,要么就走右了;要么一分钱不舍得为自己花,要么社会上很多人就是想占便宜,就是想自己多得。你哪头偏了都不行,必须走到“中道”上来。我对自己也“舍”,对别人也“舍”,两头都要开,不能封住一个门。

  为什么古代造的“门”字是两扇门呢?告诉你两扇门都得开。但一般人家就开一扇,要么省就太省了,要么自私就太自私了,不知道自己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记住:在自然力面前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你和我的分别。

  你说我自己为我自己省,那叫抠门。你省了,让孩子浪费;你省了,得病让你浪费;你省了,让你招灾浪费。有的老人省,一滴一滴水的省,“灯没关,你赶快关”,你累不累呀?你能省个啥?孩子买一件裘皮大衣全没,一个名牌全造了,你能省啥呀?!

  省,固然很重要,但是你揪着心的省就过了,哪有几个平静的省的呀?!哪有几个反着练心的呀?!

  过去我不敢为自己花钱,老是为孩子花钱;现在我为拓宽心灵的宽度,我就给自己花一花,看看如何?!我是父母,我是根,周老师说了,大树根有水,树叶才能长;我没有大衣,我回去得给我自己买件大衣。

  你敢于为自己花钱,儿女能做生意。你越把水浇向树叶,你们家穷途没落,你叫主次颠倒。孩子就是你的下一代,你不能供孩子,要养成孩子供你。从小就是父母的待遇应该是最高的,于是他也能向上供。因为树根有水了,你不用浇树叶,树叶自然长的茂盛。

  有的人说我家里供佛不能让人看,我的床单不能让人坐,我家的佛你可不能摸。我说这是贪心。我说你信佛信得这么贪!一有什么活佛来了、高僧来了,他就到那请个宝贝、请个念珠、请尊佛像,捧着视若宝贝,实际上就是心胸窄了,这就是“不舍”的心出来了,这就是吝啬的心。“不舍”,不能“得”,最后这人贫穷了、没工作了。

  我说:“你那么多宝贝,你不能说你贫穷啊”?

  他说:“我哪有宝贝啊?”

  我说:“你们家那么多宝贝,自然力一看你都拥有了,就不可能再给你钱财了,你都有那么多了。”

  还有老人说“我特别省”。我到她家一看,都下不去脚,全是破烂堆。然后她说“我勤俭节约”。我说“佛都喜欢清净。“你看他家的佛堂里左三层、右三层,全是花;好多尊佛,赶上佛店了。

  我说:“你们家可真多!”

  她可高兴了:“是,我们家佛多”。

  但是,我说:“你家为啥倒霉事也多?”

  她说:“是,不知道怎么回事?”

  我说:“你贪心,佛不喜欢有贪心。你攒破烂,攒的不舍的,你有不舍的心,你家财运也不行。”

  她说:“我怎么变点财运?”

  我说:“把你家破烂卖一卖,支援国家建设。”

  她说:“啊!原来‘舍’的概念,不是过去咱们讲的往寺庙去舍?”

  我说:“那就把‘舍’理解窄了,无所不舍”。

  过去为了求法,慧可断臂求法。“舍”到无限,就能成佛。啥都不能舍,感情不能舍,你的爱人不能看别人一眼,他要看人一眼你就生气,你这是不舍之心呀。

  我家以前也攒破烂,我母亲二十年前的小衣服都留着,我们家那么穷!我有一段也不知道我家那么穷,包谷面都吃不上。后来阴差阳错不知道为什么把破烂该扔就扔、该卖就卖,这就阴差阳错地经济就好转了。

  原来,“舍”是一个广泛的含义。舍破烂也要“舍”,攒那么多干啥?!

  人要活的“清静、自在、看破、随缘、放下”。破烂放不下也不行,感情放不下也不行。你要珍重感情就为感情所伤,你看中什么就为什么所伤。你要看中破烂。为破烂所伤。保证让你穿破烂、吃破烂,最后你也是破烂。

  有的人有好的,先吃坏的;等好的再变成坏的,再去吃,没吃过好的,还说自己是“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你专门挑坏的,你耐啥劳呀?!虐待自己也不行,要善待万物。你就不是人呀?你虐待自己就行啊?谁听说虐待自己行?没有人,我分别,你虐待自己也叫害人。

  就像有的人说:“老师,我不想活了,我自杀。爱人要跟我离婚,我自杀。”

  我说:“你自杀就下地狱了。第一关看门官问:犯的什么罪?杀人罪。第二句就不问你了,杀谁他不管你,杀谁都叫“杀人”,就挑“杀人”俩字,杀人进十八层地狱完事。”你自己替自然力给了脱了,那自然力不生气?!你以为你的因果断了。

  很多人的死要是为了公心的死,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死,叫“死得其所”。

  什么叫“死得其所”?就是死有地方去,有场所了,否则没有“其所”。

  有的人是为了躲灾死,“我这苦死了,我不想活了”,自杀了;有的人是带着嗔恨心的死;有的人是躲避疾病看淡人生,等于怨恨世界的死,灾难是一样的很深。那一念的死一下子把你打到地狱最底层,那时候就知道原来我在人间受的这点苦都是天堂啊!到地狱里就不是这个概念了,每分钟都不得解脱。拿刀割你、拿蟑螂放你一身咬你、你先吃一顿屎和尿,我让你贪!我让你怕!怕就让一堆老鼠咬你,那招有的是!

  记住:《地藏经》里讲的因果是不空的,是实实在在的,地狱是真实的。

  所以我们要善待自己、善待万物。自己不善待自己,不行;不善待别人,更不行。把自己的私心驱除,自己私心重了也不行、贪心重了也不行。一般常人就开一扇门,要么这头过了,要么那头过了。实际上咱们讲的这个就是练宽度。

  修行人很多是练宽度的,也有练窄度的,宽、窄都一样,万法归的是心,最后还是修心才能修成。

  “舍”的概念是广义的。有的人敢于“舍”情,关键的时候能把情给舍了;有的人能珍爱着自己的丑妻,这也是“舍”;有的人对万事万物都报以微笑,也是“舍”。

  新加坡有个老人一百零二岁,我看过她的光碟,当时跟净土法门法师光碟一起卖的。信主的人想拉她信主;信佛的人告诉她,你就说是信佛的。人们问她:“你信什么?”她说:“我什么也不信,我就信自己的良心。”人们问她:“你怎么看待生活呀?”她说:“我每天都看到鸟儿在歌唱、树叶在跳舞。”人家问她说:“你没有兄弟姊妹?”她说:“我到处都是兄弟姊妹。”我一看,这人这么高的情怀,都令人惊讶啊!她每天还要侍侯好多六、七十岁的瘫痪老人,她说这些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她有这样的情怀,她用信吗?她啥都不用信,天就照顾她,站在她的一边。

  咱们不一样,有的时候对人笑一下都觉得那么吝啬:我凭啥对你笑?你就笑一笑又能怎样?!

  有的女孩子问我:我怎么才能漂亮?我说:你天天微笑,如果你没有福报,三年以后,即见成效。你天天微笑,你试一试。有的人一天到晚愁眉苦脸,一脸阶级斗争的样子,你最后“相由心生”,你长的就那样,你还能是啥命呀?天天冤枉委屈,一说话就哭。你委屈啥呀?这么好的生活还委屈,你不就是委屈命吗?!

  有的人一天到晚,看谁都像阶级斗争一样、就像阶级敌人一样,那么你的世界就是充满敌人的世界。如果你用微笑来回报世界,你比给人钱还更广泛。

  你不可能每一个人都给钱,但是微笑可以赠给整个世界和宇宙。面对虫子微笑;面对疾病微笑;面对每一个人,给他们一点点微笑,人们看着微笑很舒服,你不就是在这施舍吗?!

  有的人舍完了钱,到寺庙看着和尚怎么还喝酒、吃肉?你这嗔恨心出来了。你管人家干吗?和尚杀人跟你有何干?你跟那个较劲你招灾。记住:一切都有自然力的安排,自有惩罚处,你别瞎操心。

  听到什么就闹心,看到什么就受不了。你就对一切都报有微笑,看啥都没看见,要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唯一做的就是要像佛一样微笑,微笑着面对世界,面对宇宙、面对灾难、面对挫折、面对打击、面对每一个考验你的魔和老师。实际上这些魔才是真正的佛啊!不磨不能成佛!

  有的人又想顺、又想修成。你不用想,那是美梦,那是妄想。

  所以微笑也是“大舍”。

  今后咱们为了自己的命好,可千万别愁眉苦脸,我求你们了!为了自己漂亮,为了自己命好,我们要微笑。

  年轻漂亮靠什么?靠天生。看老的容光焕发靠什么?靠心灵。

  我曾经见到过一个老人,他好像是修道的,老人鹤发童颜、微笑的面色,整个一个光团在他脑袋上都能看到。我一看这老人起码有八、九十岁了,身板硬朗,一直带有微笑;他严肃起来也是笑在脸上。我一看:这不就是佛的显像吗?!这位老人福报不可限量啊!

  有些老微笑的人,魔自退,有什么魔都退了。如果你要能在灾难面前微笑,这个叫“大舍”。

  你好事的时候笑那就麻烦了,那叫刺心。“我一有好事就乐”,那叫缺心眼了,那是俗人干的事。好事不能乐,坏事要乐,咱们练的是反其道。灾难来了我高兴:哎呀!灾难又少了一样,又锻练了一下我的心智。

  我们以练心为目的,以了业为人生的已任,以消除人生残留的信息为我们生活的目的。

  有的人舍,但是为了要挣钱。有一个女孩子到寺庙去舍,舍完了出来就把人家车给撞了,还赔给人家一千多块钱。她问我:“周老师,我为什么给寺庙里舍五百元钱,回来还赔钱呢?”

  我说:“你舍钱的时候念啥了?”

  “念我发财呀!”

  我说:那就应该让你赔钱。你老求自己发财,佛不喜欢你有私心,你应该怎么念?祝愿我的店里的客人都能得到满意的结果,给他们带来美好的服务和回忆,你这么祝愿。你可别求:我要发财,佛呀,给我点钱;佛呀,给我点钱。佛能喜欢你这样的人吗?这是小人得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