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小沙弥的戒行


   日期:2015/4/28 5: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

印度的安陀国有一个年轻的小沙弥,他每天都和师父出外去托钵乞食。小沙弥年纪虽轻,但他有高尚的志愿,能守着淡泊的生活。他的戒行是清净的,威仪是庄严的。有一次,他师父不在家,因此他就一个人独自去乞食。他走到每天经过的街道,看见一个姑娘在门边站着,这个姑娘是等他来乞食的,这是每天的惯例。

今天,他又到了这一家,正巧这人家的父母亲都出外不在家。姑娘平日对小沙弥是恭敬的,但为了小沙弥的仪容英俊异常,渐渐地由敬生爱了,她独自恋慕小沙弥已经很久了。

父母不在家,姑娘的胆壮了。这时,她的感情已到了不能控制矜持的时候了。她先很有礼貌地请小沙弥进屋里,后来,她就向小沙弥展开爱情的攻势,用甜言蜜语来挑逗他,再者是用手抚摸他,想诱惑他投进她的怀抱。

心性纯洁的小沙弥,知道少女的企图后,他就坚定主张,不为这花容月貎所动摇。他想,他是已经受过沙弥十戒的佛弟子了,为了佛法,不能毁去戒体。他就不理睬她,但不理睬她不行。最后,姑娘把小沙弥关在房中,不让他出来。他本想严厉地呵斥她,使她断了念头。但年轻的小沙弥又怕因此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他再三考虑,为了护教为了持戒为了不愿用喝骂来使她难堪,还是死了吧!

小沙弥见到桌上有一把剃刀,就拿起刀来自刎死了。

出乎姑娘的意料之外,她看见小沙弥自杀死了。这一突然的发现,使她花容失色,情爱欲念也息了。她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办才好,既懊悔,又难过。

不久,她父母亲回来了,姑娘心里苦恼极了,觉得很对不起小沙弥。看见父母回来,她就一五一十地将实情说与父母知道。他的父母亲听了,对小沙弥的德行敬佩得五体投地,觉得他的死实在太冤枉太可惜了。虽然是自己女儿犯的罪,但他们还是去报告了官府。

在当时印度的法律有这样的规定,人犯了罪,可以用钱去赎,就能免刑了。

她的父母把钱送到官府去报告,国王知道了这件事,受了很大的感动。他想,小沙弥清高的人格、品德,实在需要表扬,才不埋没及辜负他的修行。

国王就告诉姑娘的父母说:“叫你的女儿化装了去游行四城门,使大家都知道这件事。”父母就把这意思告知姑娘。姑娘为了表示对小沙弥的忏悔,她就很愿意这样去做。她说,她很对不起小沙弥,为了她的不良行为,害死清净的修行者,如果她能做些对他以及对佛教有利益的事情的话,无论怎样困难,也乐意做的。

姑娘打扮装饰得非常美丽,游行于四城门的街道上,给人知道,像这样美丽动人的姑娘,并不能打动年纪轻轻、学道未久的小沙弥,使人们对小沙弥的德行生起崇高的敬服。持戒,实在是能光大佛教的法门!

【学文解读】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啊,往往就是贪着、贪恋。佛法对于这个有一个观点叫“清净”。印光大师开示:孩子生到家里了,无非就是四种关系——报恩、报仇、讨债、还债。什么是情爱呢?根本来说就是过去人和人之间发生的讨债、还债、报恩、报仇这四种关系——业力的延续,我们跑不了。跑哪儿,这个力量还会碰到一起,可能一开始很好,慢慢时间长了,这个力量就表现出来了。好的呢,好极了;不好的呢,打起来了。经常是两口子在一起,天天打,很奇怪,天天打也分不开,想离婚也离不了,一打就打一辈子。这为什么?这就是过去世的业因在起的作用,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这四种关系。

咱们人有一个特点,有些人只要碰着一个人,就放不开了,放不下了,有的人就想帮助,有的人就想占便宜,想这样那样,总想做点啥,分不开,佛叫这叫“贪染”。

在佛经《维摩诘所问经》里讲,天女散花,散下的花落到菩萨身上,花就自动就掉了;但是这个花如果落到阿罗汉身上,花就粘上了,下不去了。为什么呢?到了阿罗汉这个境界,还有贪染心、执著心,啥东西来了,就跑不掉。这要是我们凡人,那更是这样,啥东西来了,抓住就放不走了。很多人帮助人救人,救开就没完了,以为救了就好了,救人好救吗?不容易啊,救救救,就讹上了,啥都得管,人就是贪染。我们也喜欢贪染,人家也喜欢贪染,做好事难,很难啊。

善事太多,我们不可能全做到。佛法是教育,把佛法最基础的教给愿意接受的,大家自己去落实去。不要以为是善事我们就能做了,没那么简单。一定要反复地观察,自己有没有能力,而且帮助别人啊,还得善巧方便,往往以为帮了就好了,从我们的角度,我们以为是帮他忙了,不见得。没有真正证悟到实相,观察不清楚,不敢轻易说什么、做什么。我们做的有可能就把人害了。所以我们一直反复地说,我们自己首先管好自己的事,随缘随分地行善就行了,有条件、有能力随缘地把身边的善事做一些,落到实处。不要搞假大空的事。

人和人之间的缘分,最明显就是男女之间了。像这个小沙弥学习——持戒!“宁坏生命,不坏戒体”,记住这个。平时反复地建立因果、五戒十善观念。因果、五戒十善要反复学习,反复强调,把这个建立起来就行。世间法的说法很多,这一套、那一套多的是,都靠不住。世间什么能靠住呢?企业能靠住吗?建了多大的企业,能靠住?不见得。那万里长城还不坚固吗?一样靠不住。从古代到现代就知道,弄了多少的武器,原子弹也靠不住,弄得极端了,无非大家一块儿毁灭,那还有啥好结果呢?!

物质的东西是靠不住的,要按照佛教给我们这些精神、规则、戒律,这个能靠住,这个是永恒的。从佛法讲,万事万物、有形无形,其实通通都是我们本心、本性的表现,完全靠不住,全是幻化出来的。只能依靠我们的心,这是根本。这个心在哪?我们找不着,我们只能依靠佛,佛给我们讲出的道理,就是我们应该依靠的道理,将来依靠这个道理,就不会吃亏,不会受害。依靠这个道理做下去,将来我们也能成佛、回归。其实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多复杂。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小沙弥       戒行)(五明学佛网:小沙弥       戒行)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戒行 

 蕅益大师:上品上生三种人,首云:慈心不杀,具诸戒行 

 道证法师:坚持戒行学无为,让心持戒得自在一点,既不勉强, 

 印光大师:修持戒行,为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最重要最切 

 一个小沙弥要经过多少磨练,才能修成菩提心? 

 老和尚和小沙弥出门行脚 

 斋主与小沙弥 

 小沙弥“三进三退”因何心生惭愧? 

 仁清法师:小沙弥为什么五百世为牛? 

 宣化上人:她一生专行布施,谨守戒行|什么原因,死后堕到毒 

 世间还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在杀生,要推动戒杀,这 

 不执著于过往:一个小沙弥和一个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