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日期:2015/4/26 17: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施恩』两个字要注意,是布施恩德。与人为善,我们讲席当中常讲,总是要存一个纯善的心,纯善的念头,念念为别人着想,这是布施恩德。布施恩德是他的想法、是他的说法,如果我们自己还要有一念布施恩德的心,就错了。错在哪里?我们着相了,着相就不圆满,着相是三界六道里面的善因,与性德不相应。这个道理很深很广,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你不知道,你的清净心得不到。诸位要晓得,清净心才是真善,是大善。

  以善心善行帮助别人,人家欺骗我们,我们还是要以善心善行待人,决不能因为人家欺骗,我就回避,我就不要理他,那我们还是起心动念,我们还是落在分别执着上。人家是诚意对我,还是欺骗我,我们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是糊涂。样样清楚,一点都不糊涂,以真诚心待人,这是佛菩萨,菩萨行,这是真正的施恩。施恩,自己还没有施恩的念头,哪里会求回报?帮助别人,成就别人,布施供养别人,决定没有后悔的意思。

  财,诸位晓得愈舍愈多,不是舍了就没有了,愈舍愈多。舍是因,那个愈多是果,修因哪有不得果报的道理?但是不可以有求果报的念头,为什么?求果报念头是贪心,果报现前那是真理,因果一定相应。然后你就晓得,布施我们的体力,你的身体愈健康;布施你的智慧,你常常有好的念头、好的思想、好的主意,帮助别人解除危难,你修这个因,长智慧。佛的智慧为什么那么大?佛天天讲经说法,布施好主意,教人破迷开悟,所以智慧就那么大。我们自己有一点好的东西,很吝啬,唯恐别人学去了,你哪里会有智慧?

  批注里面有几句话说得非常好,他举佛经上说,人以财帮助别人,这是举一个例子。内不见有能施之我,把我忘掉了,外面也没有牵挂着接受我布施的那个人,中间也把你布施的物忘掉了,这叫「三轮体空」。诸佛菩萨无不是这样帮助人,以财施、以法施、以无畏施,心地永远是清净平等,施小得大福报。比喻里面讲一斗米,布施一斗米,得无量无边的福报,这真的,一点不假。为什么?称性。他得无量无边的福报,他是把性德开显了,是这么个道理。一文钱的施舍,能够消千劫的灾难,这话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我们今天修福,得到的果报很小,也没办法消灾免难,原因在哪里?心不清净,布施得再多,与性德依旧是隔了一层,所以依旧要在六道里头过苦日子。也就是我们求报的念头,求果报的念头存在,所以怎么修跟佛菩萨比,都有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追悔,这是一个大关键。如果做恶事后悔,那个好!那个恶念渐渐的会止住。如果做善事后悔,善念这个根就断掉,以后再不会修善了。现在世间人修善,是不是真心修善?决定后头有果报,他看准了,好象赌博他下这个注,有的时候也看错了,不是以清净心,不是以真正善心,无一不是自私自利,与自己有利益的,这个事情要多做。佛菩萨所做的善事,里面决定没有自己的利益,所以他心清净,他生智慧,他有大福德,无量无边的福德。我们今天不但是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讲给别人听,还要自己真正做给别人看。讲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目的何在?决没有自己的目的,希望别人好,希望社会好,希望大家和睦生活,自己还是一尘不染,还是清净无为,这是佛弟子,这个人真正学佛。如果帮助人又后悔,倒不如不帮助人。为什么?怕自己的善根从此被断掉了。

  小注里面有比喻,也有说法,说得好。第二段里面,他讲布施有三:有法施、有财施、有心施,这跟我们普通平常讲的有一点差别。平常我们讲: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讲的最多的。「心施」是什么心?真心。真心怎么布施?教别人也了解有真心,他的真心也能够因你教化演说而有所启发,他的真心露出来了,这是心施,这最难最难!但是功德是无有边际,无有止尽的。这个只有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才做到。但是它批注里面讲得浅,浅是什么?自己没有能力布施,但是有这个心,谚语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没有心,常存此心,这是心施浅的意思,常常有布施的心,常常有帮助别人的愿望,但是自己没有能力。这个心永远不失掉,好!这是心施的浅义,我们可以着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