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暇满难得(八)


   日期:2015/4/17 22: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1百日共修 暇满难得(八)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我们要学修暇满难得。这几天我们讲了很多,讲了十八暇满和三十四暇满。每一点讲得都很仔细,大家也认真地思考了,好好地对照了,现在应该知道了自己有没有这些暇满。

  佛在经中讲的原有的十八种暇满,还有龙钦巴大士在《如意宝藏论》里讲的十六种闲暇,我们是否具备了,现在应该有个总结,有个最终的确定。若是没有具备,就不能修持正法,就不能成就了。那怎么办?就要想尽办法,让自己具有这些功德,具有这些暇满。

  我们不具备的这些暇满,通过学修都是可以具有的、圆满的。有些我们暂时还没法领悟,没法再让它具备。但是这些我们都基本具备了。所以不能再往后拖了,就立即采取方法,想方设法让自己具有,这是现在唯一要做的。

  昨天讲的,有些暇满从大致上来说都具备了,从细微处来讲很难具备。不严格要求可以说具备了,严格要求就都不具备了。但是这些都可以通过学修,达到最高的标准。现在这些闲暇我们已经都学了,都明白了。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如果不具备的话,抓紧时间让自己具有、圆满这些暇满和功德。

  若是十八种暇满或者三十四种暇满都具备了,那真是太有福报了!这是你累生累世修来的福报,是生生世世积累的善根,才有这样的暇满的人身,才有这么好的学佛修行的一个机缘和条件。这些不是你通过其他的方法或措施获得的,而是依靠自己往昔积累的善根和福德获得的。

  这样的机缘与条件不是谁都有的,只是极少数众生才有。具有了应该高兴欢喜,应该发誓发愿,下决心做决定,绝不浪费,因为太不容易了。那么多数不胜数、无边无际无量的众生都在地狱、饿鬼、傍生这三恶趣里,连人身都没有得到,就是没有这个善根,没有这个福报。

  人类虽然少,与其他道的众生相比人基本没有多少,但是在这些人类当中,具有暇满的人身的人也没有几个,太少了。这么多国家和地区,有佛法光明的地方也没有几个,也很少。大部分地方都是边鄙地。边鄙地就是没有佛法,没有正法的地方。大部分人都是这样,根本遇不到佛法,遇不到正法,更不用说具备暇满了。

  有佛法的国家和地区里,真正踏入佛门,对佛法生起信心的人也没有几个。具有这种暇满功德的人太少了,在六道里这是及其稀有、罕见的,正好被你遇上了、赶上了。这是什么原因?就是有这个福报,有这个善根。真的。有权力、有势力的众生有无数,但是,那么多众生,那么多人,都比不上你,因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不是暇满人身,他们都没有得到暇满的人身,你得到了暇满的人身。所以其他道的众生的福报,和你的福报相比,那是天壤之别啊!其他那些不学佛、不信佛的人的福报和你的福报相比,也是天壤之别啊!有这么大的善根与福报,千万不能浪费,好好地利用它,不要空耗这个珍宝般人身。

  普通人身和特别人身,都不是珍宝般的人身。珍宝般的人身也叫暇满的人身。你向如意宝求,它就能满足你的所求,能给你世间的一切利益与福报,但只能满足你暂时的利益和愿望,不能给你究竟的利益。你好好地利用暇满的人身,它赐给你的,满足你的不仅是暂时的利益,还有究竟的、所有的利益与愿望。所以它是珍宝般的人身。其实暇满的人身的功德和利益比如意宝的功德和利益还大。但是世间只有如意宝是最好的,所以,只能拿如意宝来比喻珍宝般的人身。

  首先要懂得暇满的人身是非常难得的,不是谁都能得到,也不是随时都能得到的,不能错过,否则一失人身千劫难复,就没有下次了。现在我们唯一要做到的是不浪费暇满的人身,要思维人身难得,暇满难得,一共有三个方法,第一思维人身的因缘而修人身难得;第二思维各种比喻而修人身难得;第三思维数目而修人身难得。

  今天我们讲第一,思维人身因缘而修人身难得。人身、暇满的人身,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要得到需要具备好多因缘。也许有人会这样想:“我不学佛修行、不利用人身的真实价值,浪费了、错过了也没有事,应该有下次吧。下次再好好地利用、不再错过,也可以吧。”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下次要得到人身、得到暇满人身,就要具备如下这些条件;若是不具备这些因和缘,再也不可能得到人身,更不可能得到暇满的人身。

  一、具有属于世间的清净见解。什么是属于世间的清净见解?就是相信轮回、相信因果。相信轮回,要深信人有前世、来世,有好多连续不断的生生世世。相信因果,即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是因、如是果,自作自受,深信这些道理并生起定解。

  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来世苦。今生不管怎样都是因为前世所做,不管来世怎样都是因为今世所做,对三世因果生起定解,就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相信因果,是属于世间的清净见解,也是最最基本的见解。对这些真要生起定解,非常不容易啊!我们学佛、修行了这么多年,好多人对六道轮回、三世因果,都还没有生起定解。

  二、具有属于世间的清净戒律。就是一般的断十种恶,行十种善。①不杀生,还能爱护自他的生命。不杀生是断恶,爱护自他的生命是行善。②不偷盗,还能行持布施,即上供下施。不偷盗是断恶,上供下施是行善。③不邪YIN,还能守持戒律。不邪YIN是断恶,守持戒律是行善。这三个都是身业,下面是口业。①不妄语,还能说谛实语、说实话。不打妄语是断恶,说谛实语、说实话是行善。②不恶语,还能说悦耳语,说好听的话。不恶语是断恶,说悦耳语是行善。③不两舌,即断离间语、挑拨离间,还能化解他人的怨恨。断离间语,不挑拨离间是断恶;化解别人的怨恨是行善。④不绮语,还能念佛持咒。不绮语,就是不说闲话、废话,这是断恶;念佛、持咒是行善。这四个都是口业,还有意业。①不贪心,还能修施舍心。不贪心是断恶,修施舍心是行善。②断除嗔恨心,不存伤害他人的心,还能发饶益心、利他心。断除嗔恨心,没有害心是断恶,发饶益心是行善。③不愚痴,没有邪见,还有正知正见。不愚痴,远离邪见是断恶,有正知正见是行善。这就是属于世间的戒律:断十种恶是戒,行十种善是律。

  三、具有布施等殊胜的缘。刚才讲的是因,现在讲缘。因和缘都要具备,得人身、得暇满的人身的缘,是布施等善根。广大的布施就是多多的上供下施,做慈善、做义工,积功德等,这都是殊胜的缘。

  四、有殊胜的愿的承接。现在有了因和缘,还要将持戒的功德,所做的善根和福德进行回向并发愿:愿我来世能够得到人身,能够得到暇满的人身。如果没有这样殊胜的愿力的承接,也很难投生为人,尤其是很难得到暇满的人身。这些因缘一般人都很难具备,若是不具备这些因缘就得不到人身。

  刚才我们讲世间的见解、戒律,听着容易,真正要做到非常难。对轮回,对因果生起定解,不是一般的功夫。断十种恶、行十种善也不容易。比如断身三种恶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这些不难。但是,断口四种恶业和意三种恶业,就难了。不妄语,不恶语,也许能做到,但是不绮语很难做到。说没有用的闲话,就是绮语。要断口业比断身业还难。不贪、不嗔、不邪见,断意三种恶业比断口四种恶业还难。也许好多人还没有明白,认为身三恶业不好断,其它的都好断、都好解决,这就颠倒了。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发现,口业和意业我们经常犯,尤其是意业随时都在犯。这么看,身业犯的还少。所以,不容易啊!

  为什么说人身难得呢?因为这些因缘不容易具足,不容易圆满。所以人身就不好得了,就得不到了。若是因缘具足了、圆满了,肯定能得到人身。其它的缘,做一些布施和善事,没有什么难的;这里说的是广大的布施,广大的善事、善业。不是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地做一些布施、善根、善事。广大的布施,广大的善业、善事,这是缘,这也不容易,一般的善业、善事都做不到,广大的善业、善事就更不容易做到了。

  有殊胜的愿力的承接。发愿要发自内心、一心一意啊!若不是发自内心,就不是愿了;若不是一心一意,就没有力量了。发自内心、一心一意,这样发出来的愿才有力量,才是愿力;由这样的愿力来连接前世和来世。我们这样思维和观察,得人身真的不容易。但是我们已经得到了,得到了暇满的人身真的太有福报了。应该好好珍惜,以后再想得到不可能了,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不能错过。那怎样才是不浪费暇满的人身?

  如理如法地学佛修行,让自己解脱成佛,这才是人身特有的价值,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如果你没有发挥它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就是浪费了。学佛修行,解脱成佛,除了暇满的人能够做到,其它任何道的众生都无法能够做到。

  比如说黄金,我们应该拿它来做装饰品,做一些珍贵的东西,但是你却拿它做垃圾桶。垃圾桶可以用塑料或一般的材料做,拿黄金做就是浪费了。没有把它用在该用的地方,没有发挥它最大的价值就是浪费。人身也是,如果没有用在该用的地方,只拿它来吃喝玩乐,这就是浪费。吃喝玩乐,连畜牲都会,他们也有这个能力。

  今天主要是思维得人身的因缘修人身难得。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内心深处应该有感觉、有觉受。

  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思考题: 暇满难得(八)

  1、什么是属于世间的清净见解?

  2、得到人身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因缘?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百日共修       清净见解)(五明学佛网:百日共修       清净见解)  

 达真堪布:去工作还是来百日共修呢?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十)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九)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八)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七)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五)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四)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二)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发心(一)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皈依(十)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皈依(九)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皈依(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