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释迦如来应化事迹连载之十九


   日期:2015/4/16 13: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百二十七、佛度屠儿

  《法句经》上说:有五百外道,常伺机要寻求佛的过失,以作为诽谤攻击的依据,但总是徒劳。于是,便相议设一圈套,使屠儿杀生,而后请佛及僧。佛若受请,必赞叹屠儿。我等即可上前共讥之。

  屠儿依教前往请佛,佛即受请,对屠儿说:“果子成熟了,自会落下;一个人福缘成熟了,自然肯接受度化。”屠儿还家,供设饮食,佛及众僧应约而来到屠儿家。梵志外道得知消息,皆共欢喜。今日我们可以钻到佛的空子了。因为佛若赞屠儿得福,我们就讥评说:“屠儿前后造杀生罪业,怎能得福?若说屠儿有罪,我们就难他说:屠儿今天诚心请佛及僧,如何反而有罪?二者之间,看佛该如何自圆其说?

  世尊来到屠儿家,观察众机,知有应可度之人,即便出广长舌,放大光明,照一城内,出微妙音,说偈咒愿。而后说道:“圣人设教,教人以道德存心;而愚痴小人反生嫉妒。要知道,为恶行恶,终必自得恶果,如种苦种;习善行善,必得善果,亦如种甘。恶自受罪,善自受福,善恶因果,缘熟各自受报,两者互不相代,亦互不抵销。”

五百梵志听了,意自开解。即上前礼佛,五体投地,愿接受圣训;并请求佛慈悲,度为沙门。佛即准许他们剃度为比丘。许多屠儿见佛神变,听佛说法,心生欢喜,皆得道迹。从此,人民皆称他们为贤友,更没有人称他们是屠儿。

一百二十八、度捕猎人

  《法名经》上说:罗阅祗国有一山中,住有许多猎户,专门以捕猎为业。

  有一天,佛来到山村中,坐于树下,放大光明,照耀山中所有木石,皆作金色。当时村中男子俱出外行猎,只有妇女在家守门。这些妇女见佛光明,皆来礼拜致敬。佛即为诸妇女说杀生之罪报,若能存仁慈之心则得福;世间恩爱不过一时,终有别离之日。

  诸妇女见这位客人说话态度和蔼可亲,觉得应当以礼相待,就对佛说:“我们山民务猎,以肉为食,我们没有别的什么可招待,今就便欲设微供,愿当纳受。”佛说:“诸佛戒法,是不食众生肉的。你们不必费心,且听我说:人生在世,有许多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可食,不但鲜美卫生,而且营养丰富,食之要以益寿延年;而杀生食肉,不但多病夭亡,而且死堕恶道。因为残害群生,以自济活,罪业极为深重!所以希望你们能劝导你们的男人及早戒杀务农,耕种有益之食;能慈仁不杀,可保终身无患。”

  这时,外出打猎的男人们回来了,见诸妇女坐在佛前,听佛说话,心生嗔恚,各各取出弓箭,想要射佛。众妇女急切劝止说:“你们千万不可鲁莽,这位是圣人,不可对他无礼。”众男人听女人们这么说,即过来向佛作礼悔过。佛重为他们说不杀之福、残杀之罪,人能不杀,行大仁慈,悯念众生,博爱济众,福常随身,在所得利,死后升天。猎人们听了,欢喜信受,皆受五戒。

一百二十九、无量寿会

  《无量寿经》上说:有一个时期,佛与众弟子住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有一天,阿难见佛容光焕发,庄严法相比往日更为尊妙殊好,就向佛启问说:“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想必是在念过去佛,或念现在他方世界佛。要不,为什么今天佛的威神、光明是这样的殊胜微妙,是我从来所未曾见到的?”

  于是,佛就告诉阿难说:过去有一尊佛,名世自在王。当时有一国王,闻佛说法,发无上心,弃国出家,号称法藏;于世自在王如来前广发四十八大愿,一向专志建立庄严妙土以摄受众生。所以,他所成就的国土开廓广大,超胜独妙,进道胜缘,无所不备。法藏成佛后,号称阿弥陀。众生闻其名号,一心称念,回向、发愿求生彼国,阿弥陀佛即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莲花中化生,身真金色,具三十二相,神通智慧皆不可思议,得不退转,乃至一生成就无上佛道。此亦皆由阿弥陀佛愿力所护持故。

  十方世界人民,至心发愿往生净土者,大体上分为三辈:上辈往生的人,必须弃俗出家,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修诸种种功德;中辈往生的人,虽不出家,但亦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随心随力修诸功德;下辈往生的人,虽不能修诸功德,亦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至十念一念,能至心恳切念佛名号,亦得往生。

  其后,佛又告诉弥勒菩萨说:“极乐世界如此微妙庄严,安乐清净,众生为何不努力为善,以求无量寿乐;反而于此剧恶极苦之中,共争无关紧要之事。你等诸菩萨,应当善为教诫。将来经道渐渐灭尽,我以慈悲神力,独留此经住世百年,以度苦恼众生。”

一百三十、佛化丑儿

  《百缘经》上说:舍卫城中有一长者,生一子形貌极丑,状如恶鬼。年渐长大,父母厌恶,把他驱赶出家门。丑人出外,路人见到他皆生怖惧。丑人只得跑到人烟稀少的山林之中,采树果野菜为食。林中飞鸟走兽一见他,无不怖走。

  世尊慈念,见他可怜,就带着诸比丘来到林中,要度化他。丑人见佛及诸比丘个个相貌庄严,自惭形陋,便要避走。佛以神力,使他无法移步。这时,诸比丘各于树下跏跌禅坐。世尊化作一丑陋人,衣服褴褛,捧着满钵饭食,走到丑人身边。丑人见又有一位丑人来到,心怀喜悦,心想:只有这个人,倒是可以与我为伴。便来共语,同钵吃饭。

  饭后,化人忽然变得端正无比。丑人惊疑不定,问说:“你怎么忽然变得这么端正?”化人说:“我刚才吃饭的时候,以善心观察那些坐在树下的比丘,想不到就变得这么端正了。你要不要试一试?”丑人听了,心想:有这一回事?那我也来仿效仿效。于是,心怀善念,面带喜悦,果然自己的形貌也端正了。

这时化人还复佛的本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普耀,如百千日。丑入即上前顶礼佛足,佛为他说种种法,得须陀洹果,即于佛前请求出家。佛说:“善来比丘!”当下剃除须发,法服着身,便成沙门。其后精勤办道,得阿罗汉果。

一百三十一、度除粪人

  《经律异相》上说:舍卫城中有一旃陀罗人,专门替人家作除粪的活儿。有一天,世尊看见了,即呼唤这位除粪人过来;除粪人说:“我现在担粪,一身臭秽不净,不敢亲近世尊。”佛说:“假如你愿意做我的弟子,你就来吧。”除粪人见佛这么慈悲,竟肯收我这么一位下等的人作弟子,自然满心欢喜,便放下粪担,来到佛前。佛牵着他的手,来到恒河水边,让他沐浴换衣;然后领他回到祗园精舍,敕诸比丘度他出家为沙门。这位新学比丘感佛深恩,勤苦精进,努力办道,未经旬日,便证得阿罗汉果,具六神通,变化自在。

  当时国王听说佛度旃陀罗人为弟子,很不以为然,心想:佛是释种贵族出身,而左右弟子皆出于四姓,平时入宫应供,接受信施,如何向他们礼敬?我今当往责问世尊。于是,国王便往祗园而来。途中忽见有一比丘在一方大石上坐着,补衲故衣,周围有无数诸天向他礼敬。比丘看见国王,即隐身没入石中,又从石中钻出。国王惊叹不已,来到佛所,即问佛说:“刚才路上所见那位比丘,是什么人,竟有如此神力?”佛说:“大王!你所看见的比丘,便是刚出家不久的那位除粪人,你想不到吧?

  接着,世尊以此因缘说种种譬喻:“犹如淤泥中生有香洁莲花,请问大王,有见识的人,会不会取此莲花?”大王说:“莲花香洁,人所喜爱,自然愿意摘取。”佛说:“那么淤泥呢?”大王说:“见淤泥则当观母胎,胎中能产出功德之花。”

至此,国王心中有所领悟,即对佛赞叹说:这位新学比丘,刚出家不久,便获得如是不可思议功德利益,自今之后,愿以四事供养所有比丘,令无所乏少。

一百三十二、救度贼人

  《经律异相》上说:舍卫国有五百强盗,专门抢劫人家财物。国王派将士追捕,把五百强盗全部擒获,并下令一律处斩。这些强盗于临刑之际,高声大喊:“南无佛!

  佛知这些强盗虽是贼人,犹可度化,就令阿难前往对国王说:“你是人王,当爱民如子,如何一时杀五百人?杀一人已是罪多,况复五百,其罪无量!”国王说:“世尊如能教化使这五百强盗洗心革面,不再作贼,即放令活。”阿难回报于佛。佛对阿难说:“你再去向国王说:但放贼人,我担保让这些强盗从今以后不再作贼。”阿难先到刑场,对监斩宫说:“这些强盗世尊已决定救了,你们不可以就杀。”又来对国王说:“世尊能使这些人不再作贼。”国王即下令缓刑,但仍末解缚,把他们押送到世尊那里。

  世尊要度化这些强盗,在精舍外露地上坐着。众贼人遥见佛,身上绳缚自解,各各向佛顶礼。佛即藉此因缘为他们解说布施、持戒功德以及罪福行业果报等等;进而为他们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法。强盗们听了,心中领悟,即得须陀洹道。

  佛又问他们说:“你们愿不愿意出家?”强盗们说:“世尊!我们要是早些时闻法出家,何至于落到这种地步!唯愿世尊慈悲,度我们出家吧!”佛说:“善来比丘!”五百贼人同时法服着身,衣钵具足,威仪庠序,皆成沙门。

一百三十三、祀天遇佛

  《法句经》上说:边境有一国王名和墨,平生奉事外道。所有国人也跟着迷信邪教,以杀生祭祀鬼神。

  国王的母亲身患重病,经年不愈。国王心里着急,即召来婆罗门,问说:“我老母亲病困多年,不知何故?”婆罗门对他说:“这是星宿错乱,阴阳不调所致。”国王说:“那要怎样才能使我母亲痊愈?”婆罗门说:“需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祀天,才能使你母亲得愈。”国王依教,命人牵牛马猪羊百头来到祭坛,准备杀以祀天。

  这时,佛怀慈悲,愍念国王愚迷,来到国王这里。国王遥见佛来,即向佛作礼,对佛说:“我母亲久病不愈,今要祀天,为母请命,祈求早日康复。”佛说:“你的孝心固然可嘉!可是应当知道,要得谷食,当行种田;要得大富,当行布施;要得长寿,当行大慈;要得智慧,当行学问。行此四事,随其所种,得其果实。祠祀YIN乱,以邪为正,杀生求生,乃背道而行。人皆希望长命百岁,而奉事神祗,以牛羊祭祀,只能增罪减寿,如何能得延生?不如行慈爱物,方保无虞。”

  佛为王说法已,放大光明,遍照大地。国王闻法见光,心中感悟,惭愧悔过,遂不祀天。他母亲得知此情,心生喜悦,所患之病当下消除。国王自此之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自行化他,常行十善,五谷丰登,人民安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