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妙就妙在这里,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无比的功德


   日期:2015/4/11 9:5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为什么劝导大家认真学习海贤老和尚?他的光碟,他的《永思集》,要把它当成《无量寿经》来读。我说的一点不过分,为什么?《无量寿经》上点点滴滴他做出来了,你多看他的东西,你就能深入《无量寿经》,你才会明白。这个经验刘素云居士说出来了,为什么?她看的遍数多,没有事情的时候她一天看十遍,有事情的时候也不会少过五遍。我们同学当中,大概看遍数最多的是她,愈看愈欢喜,愈看欲罢不能。为什么?悟处,遍遍都有悟处,人觉悟快乐。所以一部经通了,一切经全通,就是这么个道理。学东西,法喜不能现前,你学得很苦;有法喜,你学得很快乐,不需要人督促。真懂得了,佛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修行,怎样处事,怎样待人接物,尽善尽美,没有丝毫缺陷,给众生做最好的榜样,那就是利益众生,真正的利益众生。

  世间法,不但世间法,连佛法也不例外,「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非法是世间法,统统都要舍。为什么?《中论》里头讲的,「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执著空的、假的,把它当作真的,这就是迷,这就是堕落。你觉悟了,你会善用它,你不会执著,不会放在心上,这就对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大公无私,不但念念利益众生,你的言行一致,都是一切众生最好的榜样。所以经天天要读,天天要学,对自己的信心、愿心会天天成长,不会退堕。我们离开经教不行,贤公老和尚那样可以,那是上上根人,我们比不上,这个要知道。我们要依靠经教,他不需要,上根人。我们属於中下根人,一天经教都不可以离开,保持著我们不退转,保持著我们对於佛法有浓厚的兴趣,真的尝到法喜。

  所以六根门头,修行就在六根门头上修,修清净心是小乘,修平等心是大乘,修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三皈依的修行法。皈依佛,佛是觉悟,从迷惑回过头来的,依觉,叫皈依佛。好!自性佛,不是外面的佛,自性本自清净。法是正知正见,法的反面是邪知邪见,我们从邪知邪见转过来,我们依靠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是佛的经典,是圣人留下来的教诲。皈依僧,僧是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所以我们看到出家人,马上就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就浮起来了。不要想到这个出家人他是持戒还是破戒,我们这个念头一起,破掉了,就往下堕落,为什么?你造作不善业。什么不善业?对三宝不恭敬。他持不持戒、修不修定与我没关系,我只要看到这个形象,就把他看作僧宝;看到佛像,就把它看成佛宝,把我的恭敬心提起来,把我的觉正净提起来,这个功德就大!没有这个形象我忘掉了,我一看到形象提起来了,他是我的恩人,我还要去批评他,我造的罪业重,将来堕地狱是我堕不是他堕。道理要搞清楚,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这个过失才能减少。

  自己永远要修谦卑,要懂得尊重别人、敬爱别人,他纵然有错,我们以至诚心对他,他会感悟,他会回头。不能批评,批评他不接受。我们毁谤他,他毁谤我们要加好几倍,那是什么?那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你看看戒律,无间地狱,果报在无间地狱,他敢干,我不敢干。他为什么敢干?也许他是菩萨再来,故意做这种示现,我们不知道。我是凡夫,我也不能看他是凡夫,有很多佛菩萨装疯卖傻,我们凡夫不认识,这世间真有,而且我觉得不在少数。为什么?如果没有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人类造这种罪业,灾难不得了!想到这个地方,我们就想到有许许多多的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各行各业,男女老少,这里头都有。我们肉眼凡夫,没有办法分别,怎么办?个个都是佛菩萨,就好了。看每个人都是佛菩萨,看每个人都是好人,干什么坏事的时候,那是提醒我们别干,三人行必有我师,善人,学他,不善的人,提高警觉,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都是我的老师,对我都有利益,这就对了。所以菩萨道上、圣贤道上,能不能成圣成贤,能不能成菩萨成佛,都在自己。外缘,看你会用不会用,会用都是善缘,不会用全是恶缘。佛法常说,特别是大乘,无有定法可说,这个理很深。实际上,它就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无有定法,没有一定,千变万化,法法对我们都有利益,你要会的话,都有利益。好榜样要认真学习,不好的榜样要高度的警觉,我们绝不能犯。我们心目当中,凡夫只猜想,没有这个智慧,那就是佛菩萨作斯示现提醒我们,让我们自己反省。他作恶,我要也有这个恶,要改;我没有这个恶,我提高警觉,不犯这个过失。所以善缘恶缘、顺境逆境,全是修行的大道场。成圣成贤、成菩萨成佛的道场,不在寺庙里头,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

  我们再接著看下去,「六神通中前五通为有漏通」,烦恼习气没断尽,前五通完全证得的是三果阿那含;一定要四果阿罗汉就漏尽,见思烦恼断尽,这叫「无漏通」。三大类的烦恼,只克服了一类见思,你的见解、你的思想不会有错误,也非常难得,这向上提升容易。「烦恼断尽之比丘,称为漏尽比丘,即阿罗汉。法藏菩萨」,这就是阿弥陀佛,「愿彼国众生受乐无极,且於所受快乐心无染著」,这就是极乐世界高明的地方。我们这个地方不但是染著,严重的染著,这个麻烦很大。心无染著,这就是「如阿罗汉」。极乐世界真乐,有没有人把这些乐放在心上?没有,一个都没有,放在心上的还是一句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念佛,感恩的心倍倍上升,对阿弥陀佛感恩,不是佛的愿力就没有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我们要修无量劫才有成就,哪有这么快的成就!所以到极乐世界,感恩的心不知道要加多少倍,这是好事。「於诸世法不执不著,故云犹如漏尽比丘,以喻受乐而无乐想。义寂名此为受乐无染愿;憬兴名之为受乐无失愿」,这个意思都好,受乐无染,没有染著,受乐无失,失是讲智慧、德能没有失掉。

  回头再看看我们这个世界,受乐是乐极生悲,有许多在受乐的时候,连身命都丢掉了,古今都有,现在尤其多。这些地方的确可怕,火坑,一般世间人看作欢乐的场所,真正修行人他知道。现在这种受乐不必到歌舞厅里面去,透过电视、透过网路送到你家里来了,你接不接受?可以去调查一下,有几个家庭不愿意接受的?如果家家都接受,这社会问题可大了,社会怎么会不动乱?地球上灾难为什么会这么多?佛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社会的动乱,地球的灾变,是不善心行所感得的。记住,相由心生,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好?每一个往生的人没有恶念,有恶念的人不能往生,有恶行的人不能往生。具足恶念、恶行要往生,一定要忏悔,忏除业障,后不再造,叫带业往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不管你,你是真改过还是假改过,假改过去不了。真改过去了,去了以后,毛病烦恼会不会再犯?没有再犯。为什么?那边没有环境,那边的环境没有一样会引起你生烦恼,妙就妙在这里。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无比的功德,给予我们无比的殊胜方便,让我们平平安安、稳稳当当在极乐世界成就圆满菩提。我们搞清楚、搞明白了,要争取,决定要去。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一九四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阿弥陀佛       功德)(五明学佛网:阿弥陀佛       功德)  

 傅味琴居士:要以殊胜的功德来纪念释迦佛成道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 

 会性法师:赞阿弥陀佛偈略说 

 傅味琴居士:赞师大乘道功德(2006年能海上师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 

 傅味琴居士:《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