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你发这个愿,佛菩萨决定帮助你,为什么?


   日期:2015/4/11 9: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老法师:黄居士这一篇的报告非常重要,显荫法师是好例子。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头,像显荫法师这样的人很多,他的才干不见得能赶上显荫法师。显荫法师的毛病习气太多太多了,我们常常都看到。所以他用印光大师的教诲提醒我们。印光大师一生谦虚,自谦而尊人,跟海贤老和尚一样,这是大德,这才是真正的高僧。我们自己没开悟,要自以为是、贡高我慢,还喜欢批评别人,其他不多说了,就有这么几桩,我们细心去思惟、去观察,他将来是什么结果?往生极乐世界没指望,三途确实有分,这不可怕吗?年轻人,说老实话,他没想到,才狂妄。年老的人应该有所觉悟,虽觉悟,还是放不下。放下谈何容易?名利放不下,财物放不下,在家情执放不下,出家道场放不下,徒子徒孙放不下,还是麻烦。这些东西要不彻底放下,这句佛号不得力。佛号不得力,他疑心就生起来了,问他能不能往生?他也说老实话,说没有把握。这是老一辈的法师,我向他们请教。忏云法师,这我最早亲近的,我就曾经问过他,他是念佛的,就修净土宗,我问他往生极乐世界有没有把握? 他也很老实告诉我,没有把握。人都有习气,我们在旁边观察,习气不容易放下。断恶修善他知道,忏云法师在台湾也算是持戒的法师,习气重。我跟他半年,他介绍我到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我非常感激他,这也是他做了一桩功德,要没有这个缘,我不认识李老师。所以我们这一生有这么一点小成就,他有分,我们一生是感恩戴德,永远不会忘记。

  所以谦虚,忍辱。为什么他不能忍?放不下就不能忍。所以《金刚经》说得好,「一切法得成於忍」。这个一切法包括世间法跟佛法,你要成就你一定要忍,你不忍你不能成就。为什么?不忍,心是乱的;忍,能忍,心是定的。所以六波罗蜜,布施是修福积德,能把你的福德保持著就靠忍辱波罗蜜。我们在此地看到显荫法师,他最严重的习气,不能忍,别人对他一句批评的话,他都要生病,这么严重。一般人心里不高兴,好几天不高兴,还没到生病的程度。由此可知,他是丝毫委屈都不能忍受,这就是他短命的原因。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他的特长的地方是博闻强记,他有这个长处,喜欢接受,去学习,他记忆力很强,理解力也不错,这个显出他特殊的优秀。傲慢,不懂得谦虚,不知道恭敬,一切法从孝敬而生的,我们就知道,在家里也瞧不起父母,在学校也瞧不起老师,出家对老师未必能恭敬,看看老师样样他还不如我,记得没有我的多,讲没有我讲得清楚。这不是好事。我们读到之后要常常反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人的命运,人有命运,但是命运不是一定的,可以改变的。我觉得现在这个世界人的命运全部都改变了,都不是他自己的命运。改,有往善的改,有往恶的改。人不能不立志,显荫没有志,只是好高骛远。如果他有志来中兴佛法,因为他那个时代佛法已经衰了,明显的衰了,但是还有一些高僧在世,像印光大师、谛闲法师这些大德还在世间,居士里头也有不少真正有成就的、有修行的,甚至於有证果的。这是真正可惜,我们今天想亲近高明的人,没有了;他有,而且有机会去亲近,自己没有能把习气改去。传统文化跟大乘佛法,我觉得根都是相同的,就是净业三福头两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从孝养父母学孝道,从奉事师长学恭敬。黄居士在此地也是总结了两句话,恭敬就是孝敬,没有孝敬,德行没有根,没有根禁不起财色名利的诱惑,遇到了这个关就过不去。显荫的脾气太大了,火太旺了,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他一生气就要病几天,这个很可怕。所以这篇报告我劝同学们要多念几次,要把它记在心上。

  我们学佛,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把目标放在极乐世界,还没有走之前,在这个世界要发菩提心。这个菩提心是我们做好样子给众生看,这就是弘法利生。这是搞真的,不是搞假的。我做给你看,我往生的时候也像海贤老和尚一样,自在往生。你发这个愿,佛菩萨决定帮助你。为什么?因为你不是为个人,我做好样子不是炫耀自己,是给大家做证明,往生是真的,念佛是真好,不为我自己。要有自己的话,我还好名,要留个名给后面,这个就靠不住。不为自己,给佛法做影响众。在这个世间,这个世界乱到极处了,我们如果有缘分帮一点小忙,尽心尽力去做,名闻利养别沾。我们用这种方式跟远方同学天天在一起学习,很好,这些年来很有效果。换句话说,别搞道场,搞道场很麻烦,要管人、要管事、要管钱,都是造孽。天天就想到如何来维持道场的运作,就是要有人力、要有财力,这两样东西在心上,对於我们功夫成片就会造成障碍。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他一生什么都不管,没有道场,这多自在。我们要能体会得到。体会到之后,要学习才得受用;体会到了,没有学到,还是没用处。体会到了,还要真干,这条路真是智慧的道路,大智慧,大福德。

2014无量寿经科注学习班138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