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一念间断,便是地狱也!念佛不能再丢失


   日期:2015/4/10 13: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生:尊者师父上人慈悲、诸位善知识慈悲,阿弥陀佛。不肖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欲报亲恩唯念佛——浅谈祭祖最重要的内涵」。

  一、亲在,劝其念佛;亲死,回向其往生。

  印光大师在《佛教以孝为本论》中谈到,佛教之孝,「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当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於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二、母当望子,子应济母。

  佛经说:我观大地,难得一人不曾在这块土地上受过无量生死。因为转生无始,就有无量生世,无始至今,我们受生的身体无量无边,上至梵天下至地狱,未曾取受过的身体一个也没有;受生的地方无量无边,十方世界的每个角落我们都曾投生过;自己生生世世的父母、妻儿等也是无量无边,众生无不做过自己的亲人。

  佛在《梵网经》中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心地观经》中也说: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历百千劫,在多生之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之故,一切男子即慈父,一切女人即悲母,往昔生生世世中有大恩德故,与现在父母的恩德平等无别。每一位众生都曾经做过自己的母亲。不仅做过,而且做过无数次。她们都像今生的母亲一样,为了养育我们,曾经不顾惜身命,全心全意,但是我们把她们当初对我们的恩德忘得干干净净。在无尽的过去生中,生养过自己的母亲多得可以充满虚空。每一生喝过的母奶足以汇成无尽的海洋;每一生让母亲伤心流下的泪水聚成四大洋; 每一生母亲给过的衣食堆满大地;每一生母亲为我们做过的事,记录成书,高过须弥山;每一生为养育我们所造下的罪业,足以让母亲在恶趣中感受无量的苦恼。因此《心地观经.报恩品》说: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报答母恩,一劫中每日三时割取自己的身肉供养父母,还不能报答一日之恩。

  《广论》中有个生动的比喻:在生死轮回之中,自己累世的母亲正处在极悲惨、恐怖的境地,她们因无明障蔽而被烦恼魔扰乱,失去了正念,心识狂乱、两眼失明,又没有善知识引导,在轮回崎岖的山路上疯狂的一颠一跛,走向恶趣险崖。眼看母亲一步步跑向深渊,做为孩子能忍心坐视不管吗?母亲若不祈望自己的孩子救她,又能指望谁来救她呢?母当望子,子应济母,理所当然。如果子不救母,谁来救母?所以,孩子应当义不容辞从险难中救度母亲。

  三、众生愈丑恶,愈是自己未孝他们的最好证明。

  藏地当代两位最伟大的法王,晋美彭措法王和阿秋法王,密宗的大善知识,他们的遗教都指归极乐世界,可见净土法门确确实实是一切法门的归宿。晋美彭措法王一生中的最大心愿,也是最主要的事业,就是引导无边无际的苦难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他老人家经常说:「我今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凡与我结下仇缘或亲缘的所有众生都引到极乐世界。虽然有东方现喜刹土、邬金铜色吉祥山刹土等许许多多清净刹土,可是像极乐世界那样功德圆满,又极易往生的净刹却绝无仅有,而且往生后可以成就一切所愿,无勤度化一切有情……」法王时常宣讲极乐世界的功德,不仅自己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并且劝无量有情发愿往生。他曾在极乐法会上意味深长的对信众们讲:「你们一生中所造的恶业不少,今生更应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苦难,凡与我结过缘的人,因信愿不足或业障过重,今生未能如愿往生,无论下一世你们转生到哪一道中,我都将化身到你们身边,度化你们,直到你们往生极乐世界为止。」听到法王的教言,在场的几十万弟子无不落泪。法王还曾经开玩笑的对弟子们说:「我会在极乐世界沏好奶茶等著你们。」

  我们读一段阿秋法王的开示:佛陀以其遍知的智慧向我们证明并指出——一切众生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可悲的是众生们出於对儿女(即我们)的疼爱而造下种种恶业,而辗转於轮回之中;更可悲的是我们竟然对於众生由我们而生的痛苦视而不见;最可悲的是,甚至在成佛这件事情上,修行者还要在自己与众生之间,分一个孰先孰后!

  由於自己有一颗高高低低的心,故难将一切摄为自己悲心利用的物件。因为在生生世世的养育过程里,我们的父母为了儿女一念的欢喜做下永溺恶道的行为。他们以非理造业的方式滋养了我们,使我们有余力去接触善知识并亲近善法。所以,我们会一世比一世善良并前进,有更好到最好的善乐机会接近成佛。而他们却由於恶因的积累,会不断遭遇恶缘,然后使得他们一世比一世糟糕,乃至堕入魔道。所以,当我们现见诸多恶人,并伺察他们的过失时,应当先生起无量无边的惭愧与痛苦 ——「你是为了我才变成今天这副模样的,我的爸爸妈妈!」而且,众生愈是丑恶,便愈是自己未孝、未利益他们的最好证明。所以,我们见众生的过失,是对自己过失的最大提醒。众生是为了我们,才变得这般失损,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追谴与声讨众生的过失?由此,我们应当明了,让众生成佛,并非自己无限高尚,这只不过是在做一件早该做好的分内的事情而已!

  四、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讲众生恩:「我与众生,从旷劫来,世世生生互为父母,彼此有恩,今虽隔世昏迷,互不相识,以理推之,岂无报效?今之披毛戴角,安知非昔为其子乎?今之蠕动蜎飞,安知不曾为我父乎?每见幼离父母,长而容貌都忘,何况宿世亲缘,今则张王难记。彼其号呼於地狱之下,宛转於饿鬼之中,苦痛谁知?饥虚安诉?我虽不见不闻,彼必求拯求济,非经不能陈此事,非佛不能道此言。彼邪见人,何足以知此?是故菩萨观於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

  佛在《梵网经》、《悲华经》、《地藏经》、《阿含经》、《大日经》、《心地观经》等经典中,明确揭示了众生无始以来互为亲人的事实。前世父母辗转变成各种各样的众生相,但我们却举目是亲不识亲。现在他们正在地狱的烈火里焚烧惨叫,在饿鬼界中辗转呻吟,这样的苦痛有谁知道?他们的饥饿向谁诉说?虽然我们看不见、听不到,但他们一定在急切的求救!既然他们是有恩於我的父母,我是他们的孩子,怎么能在他们无依无靠的时候置之不理?

  五、代宿世父母念佛,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周安士居士《西归直指》述报恩法门:「修净土者,静想吾一生以来,受恩最深者,莫如父母。自十月怀胎,三年乳哺,以及教训养育,此恩此德,何能上报。又念吾从无量劫来,托生之数,不可穷尽。则父母之恩未报者,亦不可穷尽。此无量宿世父母,现今必有在地狱中,烧煮屠割者;必有在饿鬼中,饥火焦燃者;必有在畜生中,负重牵犁者。吾若不信有此,是犹母鸡被杀,而小鸡不信也。吾若不思救度,犹小鸡虽见母杀,而不知所以救度也。兴言及此,便当涕泪悲泣,举身投地,代为宿世今生父母,及受恩师长眷属,发菩提心,至心称念圣号若干声。念念中先免其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俟我往生之后,回入娑婆,然后尽行度脱。若有至亲骨肉,新遭丧亡者,亦回向在内。」

  六、念佛一念间断,便是地狱也

  天如禅师《净土或问》示念佛报恩:「(父母)如今或在三途受罪受苦,望你救他,望你度他。你(念佛)却念念间断,净土不成。净土不成,自救不了,如何救他?既不能相救,你是忘恩负义,大不孝人。经云:不孝之罪,当堕地狱。然则一念间断之心,便是地狱业也。」

  七、使吾亲之名,标於西方宝莲之上。

  印光大师开示父母丧事:世人每每所行之孝,皆是为亲加罪过。(生则杀生以养,死则杀生以祭,及待吊者,只顾悦人之耳目口腹,不计累亲负罪於九泉,可不哀哉。)其行流俗以为孝,实大不孝之孝!此孝於己於亲,均无所益。但博无知俗人之称美虚誉耳。

  古者丧礼绝不荤酒。隋炀帝为太子时,其母死,不敢吃肉,偷令用竹筒装肉,以蜡封口,用包袱裹而进之。可见丧中用肉,古儒者如此之严,虽为太子尚恐人知,作此种办法。今人自己也吃肉,且以肉享宾客,宾客皆不知丧是何事,居然饮酒食肉,当作一场热闹开心事办。其於先王礼法,全体违背,而只知其要人夸美。如欲避用素系为省钱之嫌,宜标示大义,而特提出若干钱以作公益,则人自不至以省钱怪也。

  人子於亲,当令神识得所。今之为人子者,多多皆是以落井下石为孝。如其不肯下石,似乎羞惭无颜见人一样,愈下的石多愈自为得意。可怜父母一生为儿女,及至其死,又藉此丧事杀诸生命以祭其灵,以宴其宾,以自食啖。尚扬扬得意曰,我於我亲丧,杀了几只猪,买了几多鸡鸭鱼虾以宴宾客,我父母生我一番,我也可谓尽心焉耳矣。而不知因亲丧杀生,令亲受杀报,凡眼不见,谓为行孝;天眼视之,比杀亲为更可怜悯!何以故,以所杀生多,令亲与自己及宾客,生生世世相为酬偿,可不哀哉。成家之子,不借重债,况欲行孝,而借性命之债乎?

  世间人,唯知在躯壳上、仪式上注意,至於心识、利益二方面,则置之不究。或有似欲利益者,实则但是为世人耳目做事,不是为亡灵灵魂上做事也!今人多好名作传作记,此皆虚华。但竭力修持,俾亲未往生则立即往生。已往生则高增品位。方为人子尽心於亲之要务。余皆世俗耳目中之热闹而已!今人多好虚名,不务实行,每每讣启粉饰得极好极好,冀人观之以为荣。而不肯认真念佛,令亲真得了生脱死超凡入圣之实益。并现在眷属亦皆各各种临终往生之因。岂非好名而恶实哉! 俾彼得以往生,实为大孝。须知了生死一事,非同小可。大禹大圣人也,尚不能令其父不为黄熊。缅想及此,吾人真有莫大之幸。

  念先人之苦节,当力行其佛化,令一切人悉得了生脱死之利益。俾吾亲之名,标於西方宝莲之上。比此间碑铭之虚荣,当天地悬殊也。孝亲者,当务其大者。其小者可行可止,不必专以此为志事也。自己以志诚心念佛,则比请酒肉僧念经拜忏功德大多。念佛是人生一件最要事,非因亲丧方念,平时便不念。亲丧乃系为亲起见,实即以亲死,引汝等同证永劫不死之一大事也,当知感恩。能认真念佛,即为报恩!念经、拜忏、做水陆,光绝不肯一语提倡。以难得如法,只张罗场面而已。做佛事,当以念佛为第一,余皆场面好看而已。至於死后,只可念佛。切勿做水陆、念经、拜忏。以此等事,皆是做场面耳!虚张声势,殊少实益。又丧中一概不可用酒肉。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八、一切皆成佛。

  蕅益大师二十三岁时所发的四十八愿,前两愿就是报父母恩的大愿:「第一愿,我本发心,上报慈父钟之凤生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慈父,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父恩。第二愿,我本发心,上报悲母金大莲养育恩,愿三宝力,令我无始悲母,咸生净土,速证菩提,令闻我名者,亦报母恩。」印光大师曰:「成就亲往生,即是成就亲作佛。凡作佛者,必度无量无边众生。世间尽孝之事,尚有大於此乎?」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生世世的父母,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生生世世的祖先。祭祖最重要的内涵就是法藏比丘发的那个愿:「一切皆成佛」。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地狱、饿鬼,四恩三有,法界众生,统统回到极乐世界,不退成佛。祭祖最殊胜的方式就是念佛,代历代祖先求生净土。自己先练就往生的本领,成就往生的弘愿,再回头振拔这些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迫切待救的曾大恩於我们的亲人。「佛云生死如红日,升落辗转无尽期」,古人把六道轮回比喻为苦轮,普令自、他同出苦轮,最容易又最有效,并且唯一的办法就是念佛,认真念佛,即是真实报恩。这是我们每一个为人子女责无旁贷、刻不容缓的事情,众生都是我们多生多世的父亲、母亲。因此,夏老居士说,「欲报亲恩惟念佛,几回西望泪沾衣」。因为我们本来是佛,所以佛教我们念佛。如果我们本来不是佛,佛不会做徒劳无功之事。

  这份报告,基本上都是祖师大德的开示,必要的地方弟子用简单的语言连贯、过渡,没有掺杂自己的意思。错误之处,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阿弥陀佛。不肖弟子释自了叩呈。

  老法师:自了师这一份的报告,完全用祖师大德的开示提醒我们,我们很感谢他。我们自己冷静想一想,经典、祖师大德所说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话。我们这一生得人身,最难得的又遇到佛法,还遇到净宗,如果这一生自己不能成就,报恩全落空了。所以自己认真念佛往生净土,才真正能报生生世世父母祖宗之恩,才有能力帮助他们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离究竟苦就是脱离六道轮回,得究竟乐就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缘分无比殊胜庄严,不是容易得来的。我们相信佛在大乘经上所说的,每个念佛往生的人,过去生生世世无量劫来,曾经供养过无量诸佛如来,这一生当中又遇到这样的胜缘,得到无量诸佛加持,你才能够信愿持名。分分秒秒不曾丢失才能做到。於是我们把经论、祖师大德的教诲,冷静细心跟自己一生修持对照一下,我们的惭愧心生起来了。原因在哪里?依据经典上的教诲,我们在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如来那个功德还不够。所以我们有没有得佛加持,得佛力加持?加持,可是自己的烦恼习气太重,信愿持名常常中断,甚至於在拜佛、绕佛,烦恼习气还是现前,有杂念、有妄想。这个内在的原因是我们过去修行时间不够长,外在的原因是我们遇到乱世,外面善缘少,太少了,恶缘太多,对我们修持功夫有极大的干扰能量。我们自己没有能看破,没有能放下,这一生遇到这样殊胜的法缘,能不能往生还是个未知数。

  了师这篇的报告提供给我们,我们应当常常多读几遍,帮助我们忏除业障,帮助我们发起真正的信愿,真实的信愿。向海贤老和尚学习,向海庆老和尚学习,这两位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好榜样。我们这一生要努力,要真正觉悟,这一生当中决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然的话三途有分,而且三途里面肯定地狱有分的成分最大,如果我们怕地狱苦,就得认真学习,这一生我们有机会永远超越,不要把这个机会丧失掉了。学,学放下,放下万缘。贤公老和尚常说:「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假的就应该放下,真的就要分秒必争。时时刻刻要把佛号提起来,丢失了不怕,一觉悟马上找回来,跟打仗一样,我们丢失就失败了,我们捡回来就追上了,不断的在这上下功夫。我们相信有个一年、二年,非常认真来做这桩事情,一定会能做好。念佛不能再丢失了,常常想到这个世界苦,这个世间苦,灾难太多。如何化解灾难?祖师大德都告诉我们,念佛可以化解灾难。个人的灾难是病痛,大家共同的灾难就是地球上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每个人都想远离,远离的方法,老实念佛就对了。

  了师这篇文章我们要常常温习,里面所说的全是经论,全是祖师大德的教诲,好,我们要认真受持。

  资料摘自: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  (第一一0集)  2014/12/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2-0110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间断       地狱)(五明学佛网:间断       地狱)  

 梦参法师:不论你修哪一门功夫,一定要做到不间断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地狱名号品第五 

 冯学成居士:心灵锁钥 第二章:心灵世界的内在机制与精神王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地狱名号品第五 

 仁焕法师:看见活人的灵魂在地狱里 

 仁焕法师:极乐和地狱都在我们心中 

 仁焕法师:极乐和地狱都在我们心中 

 宽运法师:得闻弥陀名 地狱化清凉 

 永海法师:地狱现象 

 正如法师:嗔心打开地狱门 

 乘一法师:楞严八十分义 地狱因相分第六十四 

 传喜法师:地狱本是自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