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全神贯注


   日期:2015/4/2 9: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测验人的品质有一个标准,就是工作时是否具有一种精神——聚精会神、全神贯注,进入一种忘我的工作状态。

  假使你对工作,是被动的而非自动的,像奴隶在主人的皮鞭的督促之下一样;假使你对于工作,感觉到厌恶;假使你对于工作,没有热诚和爱好之心,不能使工作成为一种喜爱,而只觉得其为一种苦役,那你在这个世界上,一定不会有大成就的。

  一个人工作时所具有的精神,不但对于工作的效率与品质大有关系,而且对于他本人的品格也大有影响。工作就是一个人人格的表现。我们的工作就是我们的志趣理想,我们的“真我”的外部写真。看到了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如见其为人”了。

  自尊、自信是成就大事业的必须条件。然而对于工作不肯尽心尽力而只求敷衍塞责的人是不会具有此种自信、自尊的。一个人假使不能在工作上尽其至善之努力,则他决不能得到最高的“自我赞许。”而在一个人将他的工作视为苦役与痛苦时,他是决不能在工作上尽其至善之努力的。

  许多人,不知道尊重自己的工作。他们把工作视作取得面包、乳酪、衣服、居室的一种讨厌的“需要”,一种无可避免的苦役。他们不把工作当作一个锻炼能力的东西,一个训练建造品格的大学校。

  他们不懂得,“需要”强迫着人们去工作即是强迫着人们去发达他们内在的最优良的品格,即是教人们在奋斗、努力中去发挥出他们所有的才能,去克服一切成功之障碍。

  不劳而获的金钱,他们不觉得可耻,不觉得其有害处。工作对于他们只是一种苦役。

  他们不懂得毅力、坚忍力,以及其他种种高贵的品格都是从努力工作中得来的。一个人抱怨、鄙视自己的工作,他的生命决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那是“弱”的自认。

  在任何情形之下,不可容许你自已对工作发生厌恶。这是最坏的一件事。假使你为环境所迫而只能做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当努力设法去从这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些兴趣与意味来。要晓得凡是应当做而必须做的工作,总不是完全无兴趣、无意味,问题全在我们对待工作的精神态度如何而已。良好的精神,会使任何工作皆成为有意味、有兴趣的。

  假使你以为你的职务是乏味的,则你的厌恶的心理、厌倦的念头适足以招致挫败而已,乐观的积极的热诚的心理总是吸引成?功与幸福的磁石。

  不管你的工作是怎样的卑微,你都当临之以一种艺术家的精神。这样,就能从工作中寻找出一些兴趣,而厌恶的感觉自然会消失了。

  下面这则小故事,相信能给你我共同的启迪。

  在一个学习班里,学员们与老师正在讨论一个人应当如何把他的热情倾注到工作中去,这时,一位年轻的妇女在教室的后面举起手,她站起来说道:

  “我是和我的丈夫一起到这里来的。你的话对于一个做生意的人来说也许是对的,但是对于一个家庭主妇来说却没有益处。你们男子每天都有有趣的新任务要做,但是家务劳动就无法相比了,做家务劳动的烦恼是单调乏味,令人厌烦。”

  这好像对我们是一个真正的挑战。有许多人在做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如果我们能找到一种方法帮助这位少妇,也许我们就能帮助许多自认为自己的工作是单调乏昧的人。

  教师问她什么东西使得她的工作如此地“单调乏味”。她回答说:她刚刚铺好床,床就马上被弄乱了;刚刚洗好碗碟,碗碟就马上被用脏了;刚刚擦净了地板,地板就马上被弄得泥污一片。她说:“你刚刚把这些事做好,这些事马上被弄得像是未曾做过一样。”

  教师说:“这真是令人扫兴。有没有妇女喜欢家务劳动?”

  她说:“啊,有的,我想是有的。”

  “她们在家务劳动中发现什么使她们感到有趣、保持热情的东西没有呢?”

  少妇思考了片刻回答道:“也许在于她们的态度。她们似乎并不认为她们的工作是禁锢,而似乎看见了超越日常工作的什么东西。”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工作满意的秘密之一就是能“看到超越日常工作的东西”。要知道你的工作是会取得成果的。这句话是对的,无论你是家庭主妇、秘书、油泵站的操作员,或是大公司的总经理,只要你把日常琐事看作是前进的踏脚石,你就会从中找到令人满意的地方。每项琐事都是一块踏脚石,它通向你所选择的目标。

  假使你对于你的工作能待之以艺术家的精神而非待之以工匠的精神,——假使你对于工作能带来浓郁的趣味而贯注热诚——假使你决意做每一件事,必须竭尽你的全力;则你对于工作而不致产生厌恶或痛苦的感觉。一切全视你的精神和你的态度。良好的精神,可以使最卑微的工作变得有意义。不良的精神,可以使人对于最高等的事务,产生厌恶的感觉。

  任何工作凡为我们本身所绝对尊崇者都是具有无上的神圣性。一切的工作,都是神圣的可敬的,凡是有利于世界人类的工作,没有一件事是卑贱的可耻的。

  你的工作,就是你的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于你自己之手。

  (摘自《人生的101堂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精神       集中)(五明学佛网:精神       集中)  

 傅味琴居士:安居的精神 

 王雷泉教授:走进精神公园——访王雷泉副教授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9.参禅的精神 

 其它:玄奘法师的西天之行及其伟大精神(王邦维教授) 

 王雷泉教授:素王的精神永存——就厦门禅修活动谈印顺导师对 

 王雷泉教授:法华精神与人类宗教的未来——序心皓法师《〈法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王雷泉教授:佛教精神对当代人的滋养 

 王雷泉教授:海派佛教及对上海人精神生活的影响 

 李志夫教授:从佛教之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 

 周贵华博士:佛教缘起思想的文化精神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黄夏年教授:佛法本身最有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