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如瑞法师:在生活中保持当下的正念


   日期:2015/4/1 21: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我们心里没有正念,才给自己带来种种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平常所学,不管经律论三藏,乃至于一切的佛法,其实都是方便引导我们怎样开发内心的真知,让我们学会长养正念的。

如瑞法师:在生活中保持当下的正念

就拿七觉支的修学来说。平常的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常常有意地提醒自己:我一定要培养我的觉性,保持当下的正念。当我们真正能够提起正念的时候,念觉支就生起来了;当不受杂念的侵扰,正念相续的时候,择法觉支便能生起;当策励自己,要保持正念现前,那我们已经在行精进觉支了;如果能够不断地要求自己,随之而来,欢喜就会充满,喜觉支、轻安觉支就生起来了。这样就能轻松愉快地去面一切。不管逆境也好顺境也好,能把握住的时候,就是定觉支的产生。这个时候,对于外面的五欲六尘就有抵挡的能力了,就能作到不被外境所转。而且遇到事情,心无偏颇,能从各个方面来考虑。这就是舍觉支的生起。

反之,如果不能用所学的佛法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正念没有提起,在遇事的时候,就会被事所转,完全跟着外境走。所以你只能接受顺境,别人要理解我,支持我,一点点逆反的事情都受不了。这样对我们的修学一点好处都没有。(文:如瑞法师)

什么是七觉支?

七觉支(巴利语:Satta Bojjhaṅga,Satta Sambojjhaṅga),或称七菩提分,即七种导向正觉(菩提)的条件或因素。觉支,广义称三十七道品皆为觉支,狭义但以七菩提分为觉支。

七觉支包括:

一、 念觉支(sati)。是把心投入到所缘当中,沉入到所缘当中而不动,不会忘失禅修的对象;

二、 择法觉支(dhammavicaya)。是正见,亦是慧的一个名称,即如实知见名色法的观智;

三、 精进觉支(viriya)。是为了达成目标付出的努力;

四、 喜觉支(piti)。是对于所缘要有兴趣,对修行的目标有兴趣,或者说我们喜欢禅修;

五、 轻安觉支(passaddhi)。是身心的轻安、轻快、舒适,是指心与心所两者的轻安;

六、 定觉支(samādhi)。是心的平静、心一境性、心的单纯、专一;

七、 舍觉支(upekkhā)。是心的平等,内心处于一种中舍的状态,不会偏于任何一边,既不会过紧也不会过松,既不会过动也不会过静、不会极端、不会过度、恰到好处。在此是指属于遍一切美心心所的中舍性心所,而不是舍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保持       正念)(五明学佛网:保持       正念)  

 果煜法师:禅者,如何修「临终正念」 

 许士群居士:正念的品质 

 其它:于五受阴平等舍住正念正智经讲解(陈重文译述) 

 净界法师:千念万念为了临终正念 

 贤崇法师:破除“我执”,保持正念 

 郑石岩教授:寻找著力点 第二篇 保持正确的信念 

 如瑞法师:心住觉照中常念于正念 

 如瑞法师:训练正念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八 无念才是正念 

 体方法师:云何为正念 

 体方法师:正念正智以待时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c11 七、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