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宇宙万有因果律


   日期:2015/3/18 15:4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于凌波

宇宙的生成,不是神所创造,万物的变异,也不是上帝支配。唯有假托众缘(即是具备了该物生成或变异的各项条件)和合而生。这种由无至有的生起,就因边说,叫做缘起;就果上说,叫做缘生。所以佛法把宇宙存在的事事物物,叫做因缘所生法;而把事事物物的生起,叫做万法因缘生。

宇宙万物,既藉众缘所生,自不免变化败坏。所以自有情世间至器世间,自精神现象到物质现象,都是在运动流转,生灭变化,刹那不停。有情众生的生老病死,器世间的生住异灭,都是表示万法流转,生灭无常。但这种生灭流转之间,是否有一规律可循呢?有。佛法上说有一项支配这宇宙万象生灭变异的基本法则,就是万有因果律。

所谓因果律,就是研究事物原因结果的法则。现代科学上也有因果律,惟科学上的因果律,只适用于物理的变化。而佛法上的因果律,既适应于物的变化,也适用于心的变化,及心物混合的变化。佛法上将此法则,加以更详细严密的分析,根据此法则,阐明了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人生观;更将业报轮回等问题联系起来,创立了因果善恶通于三世的伦理思想。

因果,全称为“因缘果报”。因是原因,缘是助缘,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的事物叫果。此果对造因者说是报。世出世间,由众生以至成佛,由根身以至器界,一切生灭变异,莫不受此法则支配。

任何事物,决不可能无因而生。但有因无缘,亦不能生。例如一粒种子——因,若不把它埋入土中,再加上阳光雨露水分的助缘,则不会发芽生长,因缘和合,方成果报。不但事物的生成是如此,事物的变异与坏灭亦莫不如此。

佛法为说明万法因果关系,曾立有六因,四缘,五果之说。六因的名称是能作因,俱有因,相应因,同类因,遍行因,异熟因。五果的名称是增上果,同时果,等流果,异熟果,离系果。因限于篇幅,不能一一详述。现仅将四缘略作介绍。

四缘是亲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亲因缘者,就是主因。在心法(精神)上说,凡人之身口意的行为意念,皆名之曰业。业为心法上迁流变化之因。在色法(物质)上说,如土石为山岳的主因,种子为草木的主因等是。

等无间缘者,只适用于心法。譬如我人一颗妄心,念念不停,刹那生灭。前念灭时,后念已起,这种生灭相续无间的作用,叫做等无间缘。

所缘缘者,系指分别的心与所分别的相相对峙时,前者以后者为所缘,此所缘的相,即为生心的助缘。

增上缘者,乃指一切心法或色法。起顺违等作用,影响于因之成长者。在色法上讲,只要有亲因及增上二缘便能生果。但在心法及心色混合法中,则需四缘具备,方能生果。

由上所述,可知因果律上的三个原则。一是果由因生。无因不能成果,有因有缘则必然生果。二是事待理成。某因必生某果,原为必然理则,例如有生必有死,有成必有灭,都是必然的理则。三是有依空立。任何存在的事物或理则,都必依否定实在性的本性而成立。也就是说,凡是存在的,最初都是不存在的。凡是“有”,必须依空而立。

因果律上尚有几点值得注意的,一是因果律中无第一因,亦无最后果。因前复有因,推之无始;果后复有果,引之无终。譬如父为子之因,父复有父,父父无始;子为父之果,子复有子,子子无终。二是因果律中的因与果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譬如棉纱是棉布的因,却是棉花的果。棉布是棉花的果,却是衣服的因。由甲因产生了乙果,当然乙为甲之果。若由乙因又产生了丙果,则乙又为丙之因。三是因果通于三世。三世并不是指一个人的前生、今生、来生,而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因不自灭,不论时间久暂,遇缘则起现行。四是因果本质为一。能生之因,必为所生之果;能生之果,必为能生之因。自色法上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豆种长不出瓜秧,瓜种也长不出豆苗。自心法上说,自作因,自受果。善因不受恶果,恶果不由善因,丝毫不能假借。

佛经上有一偈说明因果上的几点原则:“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偈说明,业因不灭,不论时间久暂,遇缘则起现行;自作业,自受果。

在宇宙万有之中,物理上的因果较易明了。例如金属热胀冷缩,冷热是因,缩胀是果。物与心的因果部份尚易了解,如物质环境使人有苦乐的感受,饱暖则身心舒适,饥寒则生理痛苦。而心与物的因果较不易证知。然以心为因而影响物质的,亦不乏成例。如李广射虎,箭入没羽,近视之知其为石,再射则不入。这就是精神影响物质的例子。而最难了解者,却是心理上的因果。盖起心动念,皆为业因种子,此业种分善恶二面,皆印入八识田中。以业种的善恶,支配六道轮回中的升沉。此因果虽不易使人了解,然个由因生,事待理成,自因自果,丝毫不爽。我国民间俗谚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语虽通俗,却含有至理。

我们由五蕴世间说到万法因缘生,由万法因缘生说到万有因果律。归根结底的说起来,佛教的世界观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佛教的世界观,在本质上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心物不二,一体圆融的五蕴世间,所谓“识缘名色,名色识缘。”识为名色中的识,名色为识中的名色。

在生成上说,既非机械论,亦非目的论,而是因果相续,主从相关,重重牵引,互相依存;自果上言是“因缘所生法”,自因上言,是“万法因缘生”。由因缘和合而有世界。

在宇宙万有运行法则上说,既无上帝主宰,亦无天神支配。而是果由因生,事待理成,业因不灭,自业自受的万有因果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       宇宙)(五明学佛网:因果       宇宙)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如本法师:宇宙万有本体论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 

 净界法师:念佛的无上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