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决心下得愈早,你把握就愈大


   日期:2015/3/18 1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若已生。若当生。】

  『已生』,是已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当生』,就是现在闻到这一个法门,发愿求生,是这一些人。

  【皆悉住於正定之聚。决定证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一句是世尊给我们定的保证书,保证你成就。他不是说已经往生的人,是「当生」。当生是指我们现在发愿,一心持名修这个法门的人。这是什么人?这个人已经『住正定之聚』。三聚,在前面曾经跟诸位提过,这个三聚在此地都有: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所谓正定就是你所修学的这个法门,理论、方法决定正确,你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一定证果,这叫正定聚。此地所讲的,就是对於这个法门深深相信,没有一丝毫怀疑,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人就是正定聚。

  正定聚就是这个人决定往生成佛,正定聚就是决定往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决定成佛。讲证果是证得究竟圆满的果报。所以念佛的人,自己真的有信心这一生往生成佛,真正知道我们这一个身,在娑婆世界叫做最后身,为什么?下一次不来!这一生就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永脱轮回,了生死超三界,而且还是不退成佛,有十足的把握。这个把握从哪里来的?经典上来的,这个经典就是证据,经典就是证明。

  如果一心一意依照这个法门修学而不能成就,诸位想想,这个经典能够留到法灭尽之后,还多留一百年,那可能吗?那不可能,那老早就被淘汰掉了。所以这个经是一切诸佛度众生的第一经,问题就是你信不信?你愿不愿?真信愿了,那你就老实念佛去了。真正信愿,这里面要记住决定不能夹杂,夹杂就不能成就。这一点是希望同修要特别注意到。

  前两天袁会长给我说,他说每个法师到此地来讲经,听众都不同,这个好,这是说明什么?说明同修们已经知道专修了,专修才能得到利益,杂修得不到利益。近代修净土真正往生的,可以说是印光大师的弟子最多、最为殊胜。这是得力於老法师平常的教导。老法师教人就是专,没有别的。我们在《文钞》、在《永思录》里面看到,老法师对他弟子的态度跟一般人确实不一样。在老法师座下皈依的弟子,有时候到庙里去看看老和尚,老和尚见到就呵斥他,一见面就骂,你来干什么?说我来看看师父;师父你已经见过了,还有什么好看的?你不在家老实念佛,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又浪费精神,你来干什么?老和尚不要你常常看他,你在家老实念佛,他就欢喜了,为什么?决定往生!要看他到哪里去看?西方极乐世界再见面,这个他高兴。常常到庙里看他,你自己念佛的道心退掉了。

  所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著重在「专」字,很不容易!不但世缘要放下,佛法也要放下。要像莲池大师晚年那样的精进,「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他把《大藏经》放下了,「八万四千门饶予别人行」,所有一切法门放下了,晚年他只有一部《弥陀经》,一句佛号,佛号还是四个字的。我们在《竹窗随笔》里面看到的,莲池大师念佛念四个字的,有人曾经问他:你老人家教别人念佛,怎么个念法?他说我教别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人家问,你自己?我自己念「阿弥陀佛」。别人就问他,这是什么原因?他就说:我自己是决心要往生净土,我念四个字就够了。《弥陀经》上讲执持名号,名号就这四个字,我依教奉行,决定求生净土,没有第二念。他说我教别人,别人未必发心往生净土,加个「南无」客气一点,南无是皈依的意思,恭敬的意思,礼拜的意思,对阿弥陀佛尊敬一点。

  由此可知,真正决定要往生,所有一切客套统统免除了,客气话都不要说了;不能、还不愿意往生,是要恭敬,要有一点礼貌比较好一点。你才晓得,祖师他专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行!这才叫做正定之聚。我今天念佛,明天想参禅,后天想去学律,这就叫不定聚,那是真的不定,那没用处的,不能成就。所以正定难,正定就是定在一门上!

  真正修净土,说老实话,经典真的只能依一部。《弥陀经》跟《无量寿经》是同部,这两部实际上就是一部;一个说得详细一点,一个说得简单一点。莲池大师说大本、小本,它们是同部。所以我们依《无量寿经》也好,依《阿弥陀经》也好。如果想知道详细一点,那就依《无量寿经》;如果心定了,西方极乐世界情形我不太清楚没关系,到那个地方我们都看到了,这也可以,你就依阿《弥陀经》就行了,就不须要知道了,决定能成就,这很要紧。正定之聚!唯有正定之聚,才决定「证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圆教的佛果。下面有一个问答,这就是假设给我们说出所以然的道理。

  【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邪定」是定在其他法门上,这个地方邪与正是有很多等级的。譬如在世法里面,善法是正,恶法是邪。世法比佛法?佛法是正,世法就是邪,世间善也是邪。佛法里面大乘比小乘,那大乘是正,小乘是邪。《楞严经》里面说声闻、缘觉都是外道,这是门内外,佛门里面的外道,为什么?心外求法,不能见性,是这样说法的。

  大乘法里面,大乘与大乘来比较,那就要看你修哪一宗,修哪一个法门,绝对不是祖师自赞毁他。如果你这样看法,那就错了,不是自赞毁他。祖师苦口婆心是要令一切众生在不定聚里头恢复到正定聚,那就是与自己所修学的法门相应,叫正定。我们这是念佛法门,你在这个地方参禅,禅好不好?好,但是你在我这个范围里头,你是邪定聚,你不是正定聚。如果禅宗里禅堂,大家都坐禅的,你在那里念佛,你念佛人叫邪定聚,不是正定聚,那个正定聚就是参禅。所以诸位一定明白这个道理。我们看各宗的语录,看看祖师常常在开示的里面,排斥其他宗派、其他法门,那不是毁谤,一定要晓得这不是毁谤,是成就大众正定聚人,是这个意思。你看他不是在教诫学生的时候,他对於其他法门赞扬,对於不同宗派法师,他也非常恭敬,这就对了。

  法门无量无边!在理论上讲决定是平等的,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决定不能够毁谤;但是修学只能学一门,不管你学哪一门,心定在这一门上,这就叫正定聚,为什么?他决定成就!当然选择法门,要智慧。法门在理论上讲虽然平等,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相同,因此法门的确有难易的差别。

  像倓老法师常常说,我是听过他老人家的录音带,他的录音带我现在还保存著,还有不少个。他说他一生当中,亲近禅宗大德,得禅定的有,他见过;开悟的,他一生一个都没见过。禅宗里头,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他一生当中没有见到一个,得禅定的有。所以他很感慨的说,禅宗不能明心见性,就不能了生死;得禅定,那将来到哪里去?将来往生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还在三界之内,出不了三界。所以老法师他一生看到,他说我亲眼看到,念佛往生,预知时至,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他看到二十多个人,所以他老人家念佛。这就说明什么?难与易。禅,老实话,得禅定是相当不容易;如果用得禅定的那个功夫来念佛,至少都是凡圣同居土上品往生,他有禅定的功夫,决定出三界的。

  所以这个邪定及不定,不定,那就更不必说了。犹疑不决,世出世法都想学,这很糟糕,将来充其量他成就了,他成就个什么?成就世间佛学的学者而已,博学多闻,佛教的学者而已。烦恼一品都不能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分,来生该怎么生死,还怎么样生死,这个问题严重!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

  所以这个修学,心要不能定在一个法门上,我们的一生就没指望了。年岁大的人更是要死心塌地的念佛,年轻人也不要认为我还很年轻,我将来日子还很长,靠不住!我们古人常讲,孤魂多是少年人,你能够保得住还能活几十年?谁都保不住!尤其这个世界意外的灾害太多了,哪一个人都不能保证。明年我还能不能在此地?不能保证,所以这个事情不能说年轻、年少。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就要下决心;决心下得愈早,你把握就愈大。还要搞邪定及不定,这就完了。这一句上面讲的『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这个「彼」是什么?就是指往生不退成佛的这个道理,他不懂,这样殊胜的因缘他就没分!

大乘无量寿经(当生成就第一法门)  (第十二集)  1990/7  香港  档名:02-008-00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