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对佛、对法、对传法的老师要没有信心,念一生佛最后未必能往生


   日期:2015/3/8 9: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32集 2014年11月11日讲于 香港
  对佛、对法、对传法的这些老师,要没有真正的信心,我们念一生佛,最后未必能往生。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七十页,从第一行看起,这是解释了经文:

  【经】 阿难当知。如来正觉。其智难量。无有障碍。
  【解】 正觉者,证悟一切诸法之真正觉智,即如来之实智。故成佛曰成正觉。
  “成正觉”就是成佛。

  佛法符合现代所说的科学。科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证据,不是随便说说就算了,所谓真凭实据。

  大乘佛法、小乘佛法都重视“证”,“证得”就是真实的。佛所谓是“信、解、行、证”,“证得”才算是你自己真正有成就。你相信,信了;你理解了,理解没有真正修行,修行必须要求“证”。也就是说,证实佛所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信”才叫真信。如果没有“证得”,不能算是真信;证得之后,才算是“真信”。

  没有证得,我们相信佛菩萨所说的,这叫“仰信”,或者是相信诸佛菩萨决定不妄语,我们的“信”从这来的。事实呢?事实我们还没见到,极乐世界没见到,阿弥陀佛没见到。

  对佛、对法、对传法的这些老师,要没有真正的信心,我们念一生佛,最后未必能往生。蕅益大师说得非常好,“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有真信、有真愿,决定感得阿弥陀佛现身为你作证,这个“证”有点像大乘经里面讲的“授记”。

  功夫念到成片,什么叫“成片”?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只有一句佛号。烦恼习气没断,虽然没有断,它不起作用,为什么不起作用?这个佛号念念相续,它起不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接着一句。如果烦恼断了就证果了。烦恼没有断,用这个功夫把它伏住,这叫成片。

  这个功夫在其他法门里面是凡夫,如果不能证果,将来果报在人天。人天里面有欲界天、有色界天。还有欲望,欲望还没有断干净,欲界天;欲望没有了,那就是色界天。没出六道轮回,不算证果。最低限度要证得小乘初果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

  大乘是十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总共有五十一个阶位。最初,十信位是凡夫,也算不错了,小圣,所谓小小圣。初住,从初住、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叫三贤,别教的三贤;再往上提升十地,十地是圣人,三贤十圣。三贤是三十个位次,菩萨。十信位他们所得到的果位,相当于小乘四果四向。小乘八个位次;大乘十个位次,上面是等觉,证得初果,本能。

  六种神通是本能,每一个人都有的,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神通是属于德能。在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就两种现前了,天眼通、天耳通。虽然他没有脱离六道轮回,但是他在六道轮回里面修行,不会退转,他证了不退转。他从初信到二信、到三信,到七信位等于阿罗汉,超越六道轮回了。然后慢慢向上提升,在十法界,没有离开十法界,证得十法界里面的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

  必须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他就出十法界了。出十法界,在别教他是初地,在圆教它是初住,这个地位高了,这叫法身菩萨,他明心见性了。没有明心见性不能超过十法界。
先断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这些有感觉的烦恼

  由此可知,十法界是迷了自性变现出来的;六道轮回是见思烦恼变现出来的,这佛讲得很清楚。

  所以见思烦恼断了,六道轮回不见了;明心见性,十法界不见了,现在你面前的是实报庄严土。
这个我们在一生修行很不容易达到,破无明真难!无明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我们根本就没有感觉,怎么断法?

  见思烦恼我们有感觉,尘沙烦恼有感觉,无明烦恼没有感觉,它频率太高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秒钟它那个波动的频率是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钟,我们决定没办法知道,所以难,真难!

  我们有感觉的这种烦恼先断,财色名食睡、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这是非常明显的,这些东西断尽了,特别是贪嗔痴慢疑,思惑,才能脱离六道轮回,证得小乘果位,天上人间七次往返。那我们也晓得,大乘比照小乘,七信位的菩萨没有出轮回,也是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人间寿命到了,生天,天上寿命到了,又到人间来。他不会堕三恶道,他也不会变成阿修罗、不会变成罗刹,这叫“圣人”。

  如来正觉?这个“如来”最低限度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如来”两个字对他可以用。他不会到十法界来,更不会到六道轮回。可是六道里面的众生,十法界里面的众生跟他有缘,有缘,那个人有感,如来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感应的例子,在我们这一生,这个时代,很明显的,虚云老和尚大家都知道。老和尚四十七岁,发心朝五台山,三步一拜。从普陀拜到山西五台山,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三步一拜。当中有两次生病,生病的时候都在旷野,附近没有人家。生命交关的时候,遇到一个乞丐,乞丐救了他,这个乞丐讨饭给他吃,在山上找一些草药帮他治病,住了半个多月。他病好了,继续往前面再拜。向这个乞丐请教,问他尊姓大名。他说,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问他住在哪里?他说,我家就住在五台山,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

  到寺庙里头拜了文殊菩萨,向大众请教:有没有人知道,有没有个乞丐叫文吉?大众告诉他,那是文殊菩萨的化身。这就是老和尚有感,文殊菩萨有应,这个应身不是假的,跟他在一起住了一个多月。这就说明文殊是等觉菩萨,这是示现的,真正的身份,早已经成佛了。大乘经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早就成佛了,他是七尊佛的老师;别说他了,他底下的学生有七个成佛了,这资格很老了,他以等觉菩萨的身份在极乐世界帮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也以等觉的身份在华藏世界帮助毘卢遮那佛教化众生

  学佛最难的是信心,具足真诚的信心没有一个不成就

  这些我们要“仰信”,真正相信释迦、弥陀、诸佛如来决定没有妄语,一丝毫不能怀疑,怀疑我们就错了。

  学佛最难的是信心,具足真诚的信心,没有一个不成就的。我们念佛的人多,真正相信的人不多,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的人不多。要真发愿,我们住的这个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这部经上讲得非常清楚、讲得很明白,一定要搞清楚,这个世界还能住吗?太苦了,我们现在在这个世间亲身感受的,极乐世界跟我们这里比,是两个鲜明的对照。那个世界人无量寿,这个世界人一百岁的很少;那个世界阿弥陀佛天天讲经教学没中断,这个地方善知识太少太少了,到哪里去求?

  我们遇到这部经、这个会集本,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这都是跟净土缘深,这都是佛菩萨加持,不容易遇到,遇到我们相信了,我们真正发愿念佛求生净土。那还没去,没去是佛留我们在此地表法,像海贤老和尚一样。海贤老和尚是见到阿弥陀佛了,我们别着急,再过不久就会见到了。

  这桩事情,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说得很清楚,《楞严经》二十五圆通里面,第二十四是大势至菩萨,第二十五是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这念佛的人,“忆佛念佛”,“忆”是心里面想,口里头没念心里想佛,有时候心里想佛口里念佛,口里不念心中想佛,没有间断,菩萨告诉我们,“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现前是我们活在这个世间,梦中见佛,定中见佛,有特殊缘分的,就像文殊菩萨变成乞丐来跟你住上一个月、两个月,都有可能,那个叫“现前见佛”。将来见佛,是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天天跟阿弥陀佛在一起,不可思议,直接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哪有不成佛的道理?

  我们跟这个世界有感情,有很多冤亲我们希望度他,现在我们没成佛,度众生的能力很有限,只能把这些经典介绍给大家,信不信那就是他的缘分了。如果到极乐世界去了,你的慈悲心恳切,跟阿弥陀佛见了一面,就可以回来,不必等在极乐世界成佛再回来。没成佛也可以回来,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你不会迷失自性,你知道你从极乐世界再来的,你随时可以回极乐世界。你说你多自在!机会不可以错过,错过就太可惜了,决定要把它抓住。经上这些字句都在警惕我们、劝告我们。
真正开悟的人自性里头的第一德是智慧德相

  “如来正觉”,正觉是自性本具的智慧。“其智难量”,这个智慧没有办法测量,它其大无边,其深无底,真实智慧,自性本具的。

  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开悟了。“开悟”就是见性了。见性,“性”是什么样子,他给五祖做的报告,只有二十个字。第三句他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本来自己具足的,一点也没缺少,具足什么?《华严经》上释迦牟尼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是本自具足的。

  佛归纳这三大类就全包括了,第一个是“智慧”;第二个是“德能”,神通道力是属于“德能”,六种神通具足,大乘经上讲的“三明六通”;“相好”就是整个宇宙,全宇宙都是自性变现的。后面有一句,“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万法从哪来的?不现的时候,本自具足,遇到缘现出来就是整个宇宙,这个要知道,整个宇宙包括诸佛菩萨的刹土。

  诸佛如来、诸佛菩萨的刹土从哪来的?从自性变现出来的。谁的自性?自己的自性,这个要知道。所以我们求往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极乐从哪来的?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阿弥陀佛从哪来的?也是我自性变现的。阿弥陀佛跟我是一体,极乐世界跟我也是一体,不但极乐世界,遍法界虚空界跟我就是一体。学大乘没有这个概念,那就白学了。我们跟诸佛多亲密!

  反过来我们看六道众生,看三途地狱,这些众生跟我是什么关系?都是我自性变现出来的,全都跟我在一体。上面诸佛菩萨,下面阿鼻地狱,一体。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一念觉就是佛菩萨,一念迷就是地狱众生,三途众生。迷悟不同变现出来的境界。

  所以真正开悟的人,自性里头的第一德——智慧德相。德里头第一德是什么?就是慈悲,自性的慈悲心流露出来了。这个慈悲心流出来,一定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众生是全法界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不是地球、不是人类,那太小了,那是虚空法界里的一个小点。真心,慈悲是真心里面的第一德,就是爱心,你爱他,你才会帮助他,你才会度他,不附带条件,“无缘大慈”,“无缘”是无条件。“同体大悲”,“悲”是拔众生苦,“慈”是与众生乐。

  我们今天自己没开悟,释迦牟尼佛开悟了,阿弥陀佛开悟了,我们读释迦牟尼佛的经,学习阿弥陀佛的教诲,这个经里头第六品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世尊为我们转述,他完全照阿弥陀佛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所以我们学习释迦牟尼佛的经教、学习阿弥陀佛的教诲,我们真干、我们真学,我们这一生没有任何目的,就是求生净土,我们有圆满的信心,百分之百的信心,一心向往。
我们今天还有病说明“信愿”里有怀疑,没有到真正丝毫怀疑没有

  那我们的身体呢?身体可以不要去照顾,佛菩萨照顾了。佛菩萨真照顾?真照顾。连现在科学家都懂得,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现象是从念头生出来的,跟佛经上讲的一样,“相由心生”。我们这个身体是相,是我们念头变现出来的,我们真相信佛、真愿意往生,这一句佛号一天到晚不间断,这是所有念头里头第一善念,这个念头太好了,没有比这个念头更好了,这个念头加持我们的身体,我们这个身体,怎么可能还会有疾病?

  我们今天还是有病,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对于这桩事情,就是“信愿”里头还有疑情在,还有怀疑在,你没有到真正丝毫怀疑没有。

  丝毫怀疑没有,你的身体就是金刚不坏身,现在就证得了。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榜样,一百一十二岁,不需要别人照顾他,他的生活完全自理,你就想他身体多好,头脑清楚,身体灵活,工作勤奋。
  ……
  大乘经上讲得很清楚,不起心、不动念是佛、是法身大士;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是三乘菩萨,就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是他们;如果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着,是阿罗汉;统统都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统统都有,但是他有轻重的差别,六道里面地位高的,烦恼轻一点,他有,没断,往下面去,三恶道的烦恼重,染污深,这里有差别,都没有离开六道轮回,虽然烦恼轻一点,他有修行的功夫,烦恼轻一点。可是也有糊涂的时候,糊涂,做了错事,他堕得就愈来愈严重,从色界天退转到欲界天,从欲界天退转到人道,甚至于到畜生道、地狱道,我们每个人六道统统经历过,过去无量劫来哪一道都待过,这一生得人身之后,把过去全忘掉了。什么会记得起来?你证到二果就知道了。

  初果(须陀洹),六通只有两种,天耳、天眼。

  二果,斯陀含,又两种神通出现了,他心通、宿命通。宿命通就是知道自己过去世,大概我们相信,应该知道过去五十世没有问题,他应该知道过去五十世(阿罗汉知道过去五百世),初果有这个能力。他心通,是他人起心动念,他自己知道。

  再提升是阿那含(三果),多了一种神足通,这就很厉害了,他能飞行变化,他要出去旅行,不需要交通工具,心里想到,身体就到了。

  再上去,四果阿罗汉,阿罗汉是有漏尽通,就是见思烦恼断尽了,超越六道轮回。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法       信心)(五明学佛网:传法       信心)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 

 净界法师:他力信心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培养信心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净界法师:你必须要对你的上师对你的祖师的传承有信心 

 宋智明居士: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体验与信心 

 宋智明居士:禅悟的直指 《信心铭》浅讲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开愿法师:信心是成就的基础 

 贾题韬居士:禅宗如何传法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十五讲、《信心铭》让我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