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说出他一生的经历


   日期:2015/3/4 11: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弥陀佛将他因地修行的故事为我们说出来,用意在哪里?是让我们模仿,让我们学习。他首先做给我们看的,他是国王,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大国王,决不是遇到打击、刺激才学佛,不是的。他是真正把这个大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舍弃王位出家的。跟《观无量寿佛经》的韦提希夫人情形不一样,韦提希夫人真的是受了打击才学佛的,才回头的。世饶王没有遇过挫折,没有遇到打击。我们要从这里细细去想,他教我们什么?我们怎么样去学?荣华富贵统统舍弃,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放下了;我们现在还要去争,那就错了,人家放下了。放下就是什么?学佛法。显示出好学,在世间自在王佛会下,佛的弟子很多,好学他是第一,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不好学怎么能成就?

  大圣大贤都是好学成就的,孔老夫子在《论语》里面,他自己说出来,说出他一生的经历。他「十五岁而志於学」,十五岁立志求学,这么好学。「三十而立」,三十岁的时候,他学问这个根扎下去了,等於我们今天所说的,学业完成了。从十五岁到三十岁,十六年。这十六年这学根扎下去了。往后这个学问就有受用,这完全讲他自受用,他在做学问的时候得到的利益。「四十而不惑」,什么叫不惑?不为外面境界所诱惑了。世间人看到外面财色名食睡都会动心,孔老夫子四十岁不动心了,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摆在面前,不会被它诱惑。继续不断努力在学,「五十知天命」。天命是什么?业因果报。因果报应的这一些理论与事实明白了。明白这个道理,一个人心安理得了,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决定不怨天不尤人,能安於本分。这是学问所得来的好处。

  「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是我们讲的随缘,能随缘了。耳顺的意思,也就是六祖能大师在《坛经》里面所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唯有不见世间过才耳顺;还见世间过失,你这个耳怎么顺法?你看人家修行这个功夫境界,怎么向上提升的?「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那是什么?自在,解脱。最后夫子还有一个结论,他常常思惟,常常反省,「不如学也」,他老人家一生都在学习,「好学不厌,诲人不倦」,凡是有人亲近他,他乐意的教导,绝不疲倦。学,自己学,「学不厌,教不倦」,夫子的大德大能,这示现的世间圣人给我们看。出世间的圣人更不必说了,他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无量劫来从来没有一天离开学。等觉菩萨还是好学不倦,成了佛之后,好学永远不断。为什么?他学已经学完了,还学什么?做出好学的样子给众生看,给大众做榜样、做模范。不能说他无学了就不学了,还是装出一付好学的样子。不好学怎么能成就?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大乘无量寿经  (第九十六集)  2000/8/12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9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孔老夫子       经历)(五明学佛网:孔老夫子       经历)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三、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 

 明证法师:我的学佛经历 

 成观法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义贯 附录三 楞伽经历代注疏十 

 明奘法师:素食馆吃素成了我的痛苦经历 

 传明法师:问题研讨:汉地众生是否也会经历密法中阴教授听闻 

 我在无锡参加地藏七的经历 

 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静 序曲 灵性修行与心理治疗的 

 雪漠:从我的“墨家”经历谈真心的“光” 

 传玲居士:弟子的真实经历,让我真实体会到因果不虚 

 济群法师:我的修学经历——与闽院毕业生谈谈心 

 达照法师:净化心灵的妙宝 四、净化心灵会经历的四个阶段 

 邪YIN得恶果的真实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