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灵魂是什么?


   日期:2015/2/15 13: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2007年8月8日及2009年2月26日,我总计发表了两篇“灵魂是什么(1)、(2)”的文章,七年后的今天,由于《科学禅定》与《量子佛学》的相继出版,以对这两本书的理解为基础,机缘成熟,将对当年提出的问题统一做出回答。下面先简单回顾一下当年留下来的问题。

第一节:七年前留下的问题

1、如果要问灵魂是什么?那么就要问:我们是什么?这一问包含着“简单、愚蠢和迷惑不解”!为什么呢?

2、我们是什么?假如我们是原子,每时每刻我们就将会是不同的人(比如,你吃牛肉就成为牛了,吃苹果就成为苹果了)。可是我们感受到的一生中只有一个“我”的存在。这就是关键中的关键!请保留这一问题,我们逐步会找到答案。

3、迷茫啊,迷茫!我也曾经十分迷茫!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前进,虽然我们拨云见云,再拨云又见云。可是只要我们勇往直前,一定会迎来朗朗晴空。我相信,经过我逐次的解析,一定会引领朋友们到达我曾经到过的“世外桃源”。并且,保证绝不会像那位渔夫一样“迷路”。

4、关于灵魂是什么?实在是难以用几万字一下子说清楚的问题(有心理学、物理学的高深内容)。假如,我只是非常简单地说出一些结果,恐怕有人会大骂胡说八道!所以关于“迷惑”我们只有一步一步地“缘溪行,找到洞口,然后进入世外桃源”。(我把《量子佛学》的思想比喻成500页的文章,谈到灵魂是300页以后的事情)。

5、到底有没有灵魂?佛祖没有回答“有”,也没有回答“没有”。那么,灵魂到底有,还是没有?而佛祖又是什么意思呢?(对于无我)佛祖立足于如来终极智慧对因缘所生的精神现象是不能给出肯定答案的,因为任何回答都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

6、1982年的一次决定性的实验终于让世界上的人们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无休止的争论。这个实验从本质上告诉了我们“万物万法唯心所现”。这个实验名称和过程都很简单,但深入理解,其内涵意义却无限深远。这个实验是什么呢?

下面即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第二节:三种见解

第一、勒奈•笛卡尔认为心灵(灵魂)脱离于肉体而单独存在。(注:一般人们认为,一个人活着时存在其肉体中的是“心灵”,人死后脱离肉体而存在的就称为“灵魂”或者类似名称。本篇中描述的“心灵”=“灵魂=妄心=精神现象”)

第二、现代的脑神经科学及心理科学认为“心灵(精神现象)”产生于脑神经细胞的电流发放模式中。

第三、佛学认为得最彻底:五蕴皆空(《心经》中“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五蕴指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五蕴皆空的意思是心灵与肉体都是由另外一个被称为“真心自性”的东西生出来的“假象”(例如《坛经》中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因此佛学认为脑中存在着的这个心不能称为永恒的“真心”,只能称为“妄想心”。

就是说,一般人们认为的那个灵魂的“心”应该在身体内,而佛学认为肉体的脑及其产生出的感知觉的心都是无常的、生灭的,是暂有的假象,真心不能称为灵魂,真心也不在人体及脑神经系统中,反而人体及脑神经系统在真心中。这一点最难令人相信,但是量子力学的实验结果却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得不去接受这一非常识的结果。佛学最深奥的秘密就是这点了。如果能够认识到这点,就彻悟成佛了。因为这种认识因为完全超越世间任何的知识,所以被称为无上智慧,即最高觉悟。

五蕴皆空就是实相(生命宇宙的真相)。如何证明实相呢?

在《圆觉经》中,佛祖做出如下回答:“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

简释上文:“在组构成人体的四大分散后,根植在四大基础上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也随着散灭,进而由六根感知所生起的”心“就更加不会存在了。因此,由四大六根缘合生出的妄心不在身体之中。妄心只是四大因缘和合出现的暂有的假象。”

以上佛祖已经说的非常清楚了,但是人们却还是很难去相信这一结果。下面,即将通过另一种方式——量子佛学方式,证明物质的存在是假象,会让你不得不去接受实相。为什么呢?

很简单,第一、一般人们认为,灵魂离于肉体单独存在,灵魂借助肉体表现其存在,如果肉体的存在本质上是种假象,那么就不会出现“灵魂借助肉体这回事”,因此也就直接证明了灵魂是不存在的。第二、假设心灵(灵魂)产生于脑神经系统中,就必须要存在一个前提:“组成脑神经的物质必须事先存在,然后才会出现心灵”。所以,如果能够证明物质是不存在的,第一就证明了灵魂与肉体就不是相互独立分离的并列关系,第二也证明了不是由物质的神经线路计算模式产生出心灵的相生关系,而是二者皆是假象(五蕴皆空)。这也就直接证明了肉体与心灵都是另外的一个“如来本心”生起的假象(佛经中经常把这种假象比喻为:就像是眼睛生病了,看到灯旁生起另一个灯一样的“假象”)。

第三节:物质是如何被证明是假象的?

1927年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提出了光,即物质既是波也是粒子。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1935年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为了反驳玻尔的解释提出了EPR佯谬(相距无限远的两个光子之间不可能存在幽灵般的瞬间联系)。1964年物理学家约翰•贝尔提出了可以通过实验进行检测的贝尔不等式(即贝尔定理)用来检测谁是正确的。在检测技术不断成熟后,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用无可置疑的确定性实验打破了贝尔定理,一劳永逸地证明了玻尔是正确的。这让世界上的所有物理学家们不得不去接受这一非常识的、无法理喻、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得通的结果:“物质既是波也是粒子(证实了两个光子无论相距多么遥远都如同是一个整体一样存在着瞬间联系。证实了,一个光子在检测之前,它同时存在于宇宙空间中任何一点上)。”

由此带来的不可思议的结果是:在意识之外一切物质都以不断在进行扩散着的“波”的方式存在着。在意识的当下,波即崩溃为了粒子,物质即成为了实在。

由此带来的进一步结论是:假设有一个精神实体存在于脑中,组成脑的电子、原子、神经细胞就必须是实有的。然而波粒二象性让你以及世界上的人们不得不去接受一个非常识性的结果是:组成脑神经细胞的光子、电子是由另外一个“非原子”的东西让脑中的电子光子等由扩散着的波崩溃为实在的粒子,然后才出现原子、蛋白质、细胞以及出现神经电流的发放,继而才出现精神现象的。所以,精神现象是个假象,不是先有物质及脑才出现了“心”,而是先有了一个“心”,然后才出现了物质及脑,继而出现“精神现象”(妄心)的。所以,创造出物质存在的,即让波崩溃为粒子的“心”不在肉体的大脑中。反而是,脑及其突显出的精神现象(妄心、灵魂)是“真心”创造出的假象。

第四节:真心在哪里?

很简单,就在当下你对此时此刻的感知中。为什么?如何理解?用个比喻你就明白了。

想象一下,你做了一个梦。在梦境中你认为有一个灵魂存在于梦境中假我的身体中。你会去分析假我的大脑神经细胞,试图找出一个灵魂的位置。你会去思考什么是妄心,什么是真心?你会去追问在梦境中出现的朋友身体里是否也有一个灵魂或者真心?或者去追问山河虚空大地为什么会存在?如此等等,都是“执着妄想”和“执虚幻为实有”(恰如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时所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着妄想而不能证得)。如果悟了,也就悟到了这一切的追问本身就是错误的。创造出梦境存在的心与感知梦中景象的心是同一个“心”。这个心不在梦境中,反而是创造着和感知着梦境者。

根据这一比喻,你就会认识到“妄心与真心”是“不异不二”的。为什么说是“不异不二”的?注意:能够理解这点非常关键,如果悟到这点当下即是佛!

答案是:如同在梦中去辨识梦中的知觉的心与创造出梦境的心时就会出现“妄心与真心”的辨识一样,现在,当你一去分别,这时就成为了“二”。当你悟到创造出梦境的与感知着梦境景象的是同一个“心”,真心即妄心,妄心即真心,当下不分别,此刻,就是“一”。这是最高境界,最高奥秘!

关于这一点,佛经中有几段内容说得非常清楚。

第一段、《楞严经》:“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顿歇,歇即菩提。”

简释上文:“众生无明,如同疯子演若达多。有一天早晨,他照镜子,看到镜中的头非常可爱,然后他问到:‘我的头在哪里?’为了能够找到自己的头,他每天绕着村子奔跑,见人就问:‘我的头在哪里?’ 演若达多就此疯掉了。如果有一天他悟了:‘头’就在当下,‘头’正在找着头,这时他就‘狂性顿歇,歇即菩提’了”,这时就顿悟成佛了。这也就是众生颠倒,“将心捉心”的真实义。

第二段、《圆觉经》:“圆觉自性,非性性有,循诸性起,无取无证。”

简释上文:“真心自性不具有世间一切事物的任何特性。因为一切事物都是他所创造出来的假象。修证于假象中的任何特性,都不会有所成就!因此真正的证道是无道可修是真修,无佛可成是真成!”

第三段、《楞严经》:“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是名妙莲华。”

简释上文:“在幻象中去求证一个真心,就是‘将心捉心’、‘以头觅头’、‘以佛觅佛’。如果能够悟到‘动念即乖,当下便是’,就不立于一切法,不取一切法,即是一切法!这就是正确的、真正的觉悟之路!”

第四段、《圆觉经》:“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简释上文:没有一个假或真的境界。用禅定证悟的境界也不是要进入一个境界才是真境界。最终用禅定证悟到当下、现在、此刻就是在大定境界当中就是真境界!

如果能够顿悟此心即是佛,此心即是道,当下即是佛!正所谓“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因为一切相皆是梦象!

因此,要问灵魂是什么,首先要有物质性脑的存在,但脑根本是不存在的,所以其提问本身是错误的。因此是没有答案的。实际上,没有答案就是最佳答案。秘密就在这里了:一切皆是梦象!

第五节:回答开篇提问

回答提问1-3:因为必须事先要存在原子才会出现物质性的脑和对“我”的感知,然而原子是因另外一个“心”而得以存在的,因此人们认为存在的一个“我”,这只是一个假象。最关键的奥秘是:根本不存在一个实有的组成牛的原子、组成苹果的原子和组成你身体的原子,“真心即妄心”,一分别,就有个假我(灵魂),不分别当下即是我(真心)!

回答提问4、5:佛学的核心奥义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因此佛学主张“无灵魂”、“无造物主”。你就是一切!一切来自于你!一切终归于你!这是最不可思议的!当你越去深入思考这一点时,就越会感到无限自由和愉悦!

回答提问6:这个实验是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斯派克特用钙原子所做的实验。具体的实验细节及相关证明可以查看《科学禅定》及《量子佛学》书。

第六节:顿悟“一”,则是不可说。正所谓“即心即佛”

七年前,当写作“灵魂是什么(1)、(2)与今天写作(3)时是在同一地点和空间中进行的。虽然时间发生了移动,但是现在的我还是与七年前的我有着一模一样的记忆、情感和爱,“我”依旧是我。然而按照统计学计算,今天的我与七年前的我已经彻底的、完全得不是同一个人了。因为就像是用清水不断冲换一杯咖啡,经过不断冲换,最后一定会将所有咖啡分子全部替换出去一样,在七年中,我不断地饮水和吃食,食物流早已将七年前组成我身体中的所有原子全部冲洗替换干净了。那么,“我”哪里去了!这时“我”又不是我。而现在,我是说“现在”,我正在创造出着“我”!

七年前,我真的没有想到会在今天给出答案。因此不是七年前我预设了答案,而是在今天我创造出了答案!同时,按照相隔时间发射的光子依旧会组成干涉条纹的现象(具体细节可查看《量子佛学》)带给我们的因果是:“光子彻底击穿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七年前的写作与今天的写作如同是在同一时刻发生着那样发生着!”一切都已经发生,我们只是体验者!一切皆是因果!

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是“二”,我正在创造着过去与现在的我是“一”。

同时与不同时是“二”,我正在创造着同时与不同时是“一”。

真心与妄心是“二”,我正在创造着真心与妄心是“一”。

幻与实是“二”,我正在创造着幻与实是“一”!

注意:我不是原子,我是创造出原子者,我一直就在这里!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