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佛祖原本可以住世一劫


   日期:2015/2/14 21: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原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陀在毗舍离的庵罗树园中。当时世尊对贤者阿难说:“得到了四神足的人,能够住世一劫的时间;我现在已经非常好地修成了四神足,那么还能住世多长时间呢?”这样反复问了三遍。当时阿难被魔给迷惑住了,虽然听到了世尊的问话,却默然没有回答。世尊又对阿难说:“你可以离开这里,到清静的地方去,好好想一想。”贤者阿难就从座位上起身,往树林中而去。

阿难离开后,魔王波旬就来到佛陀面前,对佛陀说:“世尊,您在世上教化众生已经很久了,救度众生的事业也已经周遍圆满了。承蒙您的度化,脱离生死的人已经像恒河沙一样多了。况且您现在年纪也老了,可以入涅槃了吧。”此时世尊从地上取了些沙土,留了少许在指甲上,然后对魔王说:“是大地上的土多,还是我指甲上的土多呢?”魔王答道:“大地上的土远远多于指甲上的土啊。”佛陀对他说:“我已经度化的众生,就像指甲上的土;而剩下的还没有度的,就像大地上的土啊。”佛陀又告诉魔王说:“三个月后,我将入涅槃。”波旬听了这话后,高兴地离开了。

学文解读

这是《贤愚因缘经》第二十六品。那么在这里边,我们看到有三个人物出现了:一位呢是佛祖,一位呢是佛的侍者阿难,一位呢是反派的角色魔王波旬。我们要知道,这个世间一切都是无常的,即使是佛,在无常的面前,也要尊重它的规律。

那么佛慈悲,忘不了众生啊,希望能够长住世间,度化一切众生。于是就告诉阿难,修了四神足的人,可以住世一劫的时间,有这个能力,长期住世不灭。那么佛和阿难说:我已经非常好地修成了四神足啦,你看我还能住世多长时间呀?这样反复问了三遍。但是阿难被魔给迷惑住了,不回答。

那么从这里边我们不禁又要问:佛如果想住世,自己住世不就完了吗?自己有能力,自己住世不就完了么?何必还要问阿难,启发阿难呢?我们要知道,佛呀,他是无我,一切为众生而降世,一切为众生而住世,一切为众生而涅槃。对于佛来说,没有自我。所以佛想住世,必须得有因缘,没有因缘,想住世是不行的。那么过去佛祖来到人间,住世的这个因缘成熟了,那么现在离世的因缘也成熟了,再想住世,再想接续,不容易了。

那么我们想,阿难就在佛的身边,怎么可能被魔迷住了呢?佛难道没有能力把魔给降伏,或者转化了吗?因为佛也要尊重规律呀,尊重因果,尊重众生的意愿,要尊重法它的规律。那么过去佛祖在因地上发的愿,结的缘,修的法,所作的一切准备,当它成熟的时候,佛就来到世中来示现,来讲法。那么过去佛所作的准备,一切因缘,都已经随缘示现了。当这个因缘要结束的时候,虽然佛祖很希望再能够度化众生,但是没有缘,是没有办法延续的。所以就出现了佛虽然想住世,提示阿难,但是阿难被种种业力迷惑,不能够提出请佛住世的要求来。

那么阿难离开以后呢,魔王来到了佛陀面前。那么在这里我们要明白,佛是解脱者,在佛的眼里边,善恶它都是一个虚幻,都是一个过程,都是众生迷惑以后产生的执着,造作的业力,是一种状况。那么在佛的眼里边,魔王是坏人吗?魔王呀,他只是迷惑者。

我们在现代的社会来看呢,我们一说魔王来了,我们很可能就得打打杀杀了,把魔王变成我们的对立者,互相之间不能包容,不能共存,总是想把对方消灭了,或者把对方给他改变了,控制了。于是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我们就看到了,因为宗教问题呀,总是出现种种的对立,种种的波动,非常地不安。

从这一点我们也看出来佛教的伟大。在佛的眼里边,一切都可以包容。魔王来到佛前,可以肆无忌惮地提出无理的要求来,佛非常平静地满足魔王的要求,满他的愿。在佛那里没有战争,没有对立,只有真理和谬误。那么在谬误面前,真理是清晰的。但是因为谬误引起的执着,往往真理非常客观地保持在一边,看待这些谬误的变化,等待谬误有一天的觉醒。这是佛法的用处,佛法的态度,这个是最高级的。所以学佛者具有巨大的包容,非常的客观。因为佛法是世间的真理,所以呢我们要学佛。

那么魔王来到佛的面前对佛陀说,您教化的众生已经很多了,教化的时间已经很久了,您现在年纪也老了,可以入涅槃了吧。佛陀从地上取了一些土放在指甲上,对魔王说:我教化的众生,就像指甲上这么一点点的土,而没教化的众生呢,就像大地上那么多的土啊。虽然如此,我也满足你的愿望,三个月后,我将入涅槃。魔王一听,高兴了。

原文

那时阿难正在树林中静坐,忽然睡着了,梦见一棵大树遍布在虚空之中,枝叶葱郁,花果茂盛,黎民百姓无不蒙受它的恩惠。这棵树有种种奇妙的功德,多得数不胜数。这时突然刮起一阵旋风,狠狠地吹荡这棵树,树叶被吹得破碎不堪,如微尘一般消失在力士族人居住的地方,一切众生无不因此而悲伤哀悼。

阿难从梦中惊醒过来,感到非常恐怖,心绪不宁,暗自想道:“刚才梦见的树,如此殊胜美妙,难以估量啊,天下一切众生,都仰赖它的恩泽。为什么它会被疾风摧残得如此粉碎呢?现在世尊就像这棵大树一样,爱护、教化一切众生,该不会是世尊将要入涅槃了吧?”

想到这儿,阿难感到十分恐惧,战栗不止。他来到佛陀面前,向佛陀行礼后说道:“我刚才所梦见的事情,不会预示着世尊将要入涅槃了吧?”佛陀告诉阿难说:“正如你所说的,我三个月后就要入涅槃了。所以,我刚才问你:‘如果有得四神足的人,能够住世一劫的时间,而我现在已经非常好地修成了四神足,那么还能住世多长时间呢?’我这样问了三遍,而你却不回答我。在你离开后,魔王波旬来劝我,说我应该入涅槃了,我已经答应了他。”

阿难听了这番话,心中顿时哀恸慌乱,精神恍惚,无法控制自己。其他的弟子也纷纷相互转告这件事,各个心情悲痛,都来到佛陀的面前。世尊告诉阿难和众位弟子:“一切法都是无常的,谁能长存不灭呢?我为你们该做的都已经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你们要做的就是勤奋精进地修行,何必为此忧伤、悲戚呢?这样做对修行是毫无益处的。”

学文解读

那么佛答应了魔王的要求,准备入涅槃。那么阿难啊,就因为这个事情的征兆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颗大树遍布在虚空之中,枝叶葱郁,花果茂盛,黎民百姓无不蒙受他的恩惠。这棵树有种种奇妙的功德,多得数不胜数。

那么这个场景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呀,如果我们想利益众生,我们必须就像佛一样,成就种种的功德,开启无量的智慧,福德智慧必须都圆满。就像这棵大树一样,有力量,有能力,能够给众生以实际的益处,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真正地给众生以帮助呀。无论是说法启迪众生,无论是给众生以种种的胜妙的帮助,众生都能够从佛法里边受益。为什么能受益呢?那就是因为佛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呀。

那么和现在的人相比较,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人要发愿利益众生,很多人也出来讲说佛法。但是后世呀,我们很难再看到有哪一位人能够做到像佛那样,普遍、圆满、广大、持久地利益众生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准备好呀。我们看每个人,说实在话都差不多呀,都长了两个眼睛一个嘴巴,长了一个脑袋,两只手两只脚,都差不多呀。怎么可能说,这里边谁度化了谁了呢?区别在哪里呢?区别不在这个身体,区别就在于我们内在的修证力量。差别在这儿呀。

我们学了《佛本生故事》就知道,佛累生累世用自己的生命去学习佛法,去积累真理,用无量的物质、用自己的身体贡献出来去服务大众,无量无边的时间做这样的事情,来成就、庄严自己,庄严佛果,才有了度众生的种种的威力,种种的福德,种种的智慧呀。就像阿难在梦中梦到的这样,有了佛,黎民百姓、无量众生都能够得到佛的庇护,得到佛的教化,都能够迅速地在佛的教化下成就、成熟啊。

没有佛,我们想成就,不容易呀。就像什么呢?就像梦中说的“这时忽然刮起一阵旋风,狠狠地吹荡这棵树,树叶被吹地破碎不堪,如微尘一般消失在力士族人居住的地方,一切众生无不因此而悲伤哀悼”。为什么呢?因为大家没有依靠了,大家没有佛来帮助我们了,要自己面对这个世间的种种风雨了。

大家要明白,有佛和没佛,那差距大了。我们经常说,我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末法呀,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佛涅槃了。虽然依然有佛经作为我们的指导,有佛的戒律作为我们的依靠,还有很多祖师来教化我们,但是,所有的这些都不如佛当年在世,用他无量无边的智慧福德、威神力来庇护众生。差距我想就差在这里。当然我们末法时期的众生,根性慢慢地呀,和正法时期众生的根性,也差得越来越远了。

那么阿难看到这个梦,就联想到可能佛要涅槃,于是就来到佛前问佛。佛说:是这样的,在三个月以后我就要入涅槃了,所以呢刚才就问你,如果能够住世一劫。你没有回答呀,问了三遍你没有回答。那么魔王来要求我入涅槃,我已经答应他了。平等,在佛面前,冤亲平等。没有因为这是弟子,那是魔王而有区别,冤亲平等。

这时候阿难呀,心中哀恸慌乱,精神恍惚,无法控制自己。其他弟子也都是心情悲痛,来到佛前。那么佛告诉弟子:“一切法都是无常的,谁能长存不灭呢?”这是告诉大家,佛也要涅槃,你们大众将来也要涅槃,世间上一切的生命也要涅槃,也要有生死,这是自然规律,没必要悲伤痛苦。

那么对于佛来说,为大众做的事都已经做了,该说的法全说了,说实在话,没有更多的事可做了,再做呢,无非就是重复。我们看,以后有机会我们看《阿含经》就知道了,佛为众生说四谛法,反复地说,不停地说。就这一个法,针对不同人说了无数次,已经说了无数遍。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没有什么遗憾了。

最关键的是什么呢?最关键的大家要依照佛的教诲,勤奋精进修行,这是最关键的。因为佛法已经流传下来了,立下了,立到现在两三千年依然存在,关键是什么呢?关键是大众依教奉行,而不是惦记着佛在世不在世。佛在世你不修也无用,佛不在世如果我们依教奉行,依然能够成就。关键在这儿呀。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祖       住世)(五明学佛网:佛祖       住世)  

 宽运法师:向佛祖借钱 

 宋道发教授: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统纪》为中 

 宋道发教授:试论南宋志磐的佛教史观——以《佛祖统纪》为中 

 心律法师:佛祖悟道的启示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请佛住世的问题 

 慧光法师:佛法住世 为众生作眼 

 法闻法师:佛祖成道悟到了什么? 

 杨云唐居士:四无量心与正法住世 

 传喜法师:守持戒律正法住世 

 传喜法师:愿善知识长久住世 

 其它法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讹传(定空法师) 

 传喜法师:正法住世度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