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孝是德的大根大本


   日期:2015/2/4 22:2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孝是德的大根大本,也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精神。

我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核心是伦常,而五伦当中,父子有亲它是一个原点,爱人这个爱的原点,就是从父母跟子女的天性自然启发的。再从这个对父母的爱心延伸到对兄弟,对家人、亲族,再延伸到对邻里乡党跟社会大眾,再延伸到不同的民族国家。

所以「忠臣出於孝子之门」,他孝顺,他的真诚爱心就引发出来,他以后治理老百姓他就懂得爱护。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他爱父母出於真心,他一看到別人父母他的尊重就起来;他爱自己的兄弟,他看到別人的兄弟也是感同身受。

而且一个真正孝顺父母的人,都知道父母最欢喜的是他有好的德行,这个时候他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让父母安心,不能让父母担忧。所以他重视他的身体健康,重视他的德行提升,「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他不敢骂人,他一骂人这个事传出去,传到他父母耳里,(父母会想)我儿子怎么这么没修养?还得罪人,父母要担忧;假如都是跟一切人和睦相处,这个情况传到父母那里,(父母会想):我这一辈子不用担心。

『爱亲者,不敢恶於人』,一个真正爱护、亲爱自己父母的人,他的爱心起来,决定不敢厌恶別人,尤其看到人家的父母,人家一介绍:这是我爸、我妈。他马上那个感觉,就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倍加恭敬,他怎么会去厌恶!

『敬亲者,不敢慢於人』,能够尊敬自己的父母,他本性里面的恭敬也引发出来。我们在家里面都是恭敬父母,也不可能对人家的父母以及对他人不恭敬。而且对他人不恭敬就是隨顺习气,就是忽略自己的道德,那这父母又要担心我们,所以我们早一天成就道德,父母就早一天不用担心。

一个人进德修业决定是自动自发,假如不能自动自发,(那是)孝心还没有真正发出来。所以德行不能提升,都是孝道有亏,慈悲心有亏,习气做主。看清自己的不足,在这个根本当中下功夫。真正用心,用至诚的心来孝养父母,在奉养父母过程,时时看自己的心地,有哪些偏颇,有没有对父母不耐烦?有没有对父母不恭敬?一发现痛定思痛赶紧要对治。

恭录自《群书治要360》学习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二集)  2011/7/1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57-001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根大本       )(五明学佛网:大根大本       )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萦绕心头千年的孝思(盂兰盆经) 

 董群教授:略论禅宗对儒家伦理的会通——以礼、孝、忠为个案 

 正如法师:岭南第一大刹光孝寺 

 开愿法师:孝道的真实意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八)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七)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六)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五)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四)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三) 

 锺茂森博士:浅谈青年应有的美德 —— 孝与戒YIN(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