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明如居士:鬼神鉴察人之善恶的公案_太上感应篇


   日期:2015/2/3 9: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对鬼神鉴察人之善恶之事,应当生起定解,这样就会远离侥幸和自欺,对自己修心会有极大助益。这里,再说几个鬼神鉴察人之善恶的公案。

《缁门崇行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公案:宋朝光孝安禅师,住在清泰寺,有一天,他在定中见到两个僧人靠着栏杆交谈,最初有天神拥护,倾听他们的谈论,很久以后,天神就离开了。不久有恶鬼唾骂他们,扫除他们的脚印。安禅师出定之后,就去询问,发现他们最初是讨论佛法,然后讲一些家常之事,末后谈到财物供养的事。安禅师了解到事实真相之后,终身没有说世俗的话。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人之一举一动皆有鬼神鉴察,行善受到鬼神的拥戴,作恶将受到鬼神的唾弃与惩罚,真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身口意一定要小心翼翼,对鬼神鉴察之事要生起敬畏之心。

《感应篇例证》中有个公案是这样说的:贵溪有位书生叫宋不吝,十五岁时入学,才学出众,但是屡次考试不中,他想自己一生没作过大恶事,为什么这样潦倒?于是就请张真人代写一篇表章,看一下天榜。这位张真人能上天,他到天门时,听神说:“这人本应有功名,因与婶子私通,所以功名被削去。”真人回来告诉他,他说没有此事,又写文自己申辩。神批复说:“虽无其事,实有其心。”宋生知道后,惭愧后悔莫及,因为他年轻时见婶子貌美,偶尔动过一念邪心。

由这个公案可见,即便自己内心极其细微的起心动念,鬼神也悉知悉见,纵然能瞒过外面的凡夫俗人,甚至自己都不在意的一些念头,也无法欺瞒鬼神。

《感应篇汇编》中还有一则公案是这样说的:明朝的吕青平日喜谈YIN秽之事,偷看妇女。三十岁时,家境贫穷,两个儿子相继死去。有一天,他忽然暴死,见到祖父怒目对他说:“祖上两代积德行善,到你这里本来该发巨万资财,没想到你贪溺美色,以口眼造业,福德都快折尽了,我怕你真的去犯邪YIN的恶事,那我们吕家的香火就无指望了,所以我恳求阎王提你到阴府来看看,你才会知道其中的利害。”吕青说:“我听说奸YIN他人妻女会得绝后的报应,我正是害怕遭此报应,所以才一直未犯啊。”旁边一位冥官说:“何止是绝后?如果有女子来勾引你,你顺从而不拒绝,这只会有绝后的报应。如果是引诱逼迫女子者,屡屡再犯者,破坏他人妻女者,堕胎者,杀死丈夫者,那是何等罪恶?果报又何止是绝后?对邪YIN这条罪,阳间法律处分太宽,阴间法律却极其严厉!人一动YIN念,三尸神就会自首,灶君和城隍就会向上如实奏明,如果他们隐匿或是漏掉不报,就是犯大过。你看看今天的发落,就会知道的。”过了一会儿,鬼卒们带着许多犯邪YIN的人来到殿前,他们都披枷带锁跪在地上,阎王厉声吩咐:“某人变为乞丐疯颠作哑巴,某人变为娼妓、瞎眼,某人两世作牛,某人十世作猪。”阎王这样吩咐完毕之后,鬼卒就把他们押出去投胎。吕青亲眼目睹,吓得毛骨悚然。冥官又对他说:“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你万不可贪著片刻欢娱,丧失人身,应当避色如避箭一样,刻文劝化世人啊。”不久,阎王就把吕青放回。吕青刻印《游冥录》一万张,用以警醒世人,以后他尽力行善。到了四十岁时,连生二子,而且家财万贯,非常富有,他后来也远离尘嚣往南海修道去了。

由这个公案可见,只要恶念在心中一起,就必然已经减损了自己的福报,而且必定会被三尸神、灶神、城隍等神明上报,等待自己的就是折福之后的痛苦。

《感应篇汇编》中还有一个公案是这样说的:四明有位秀才叫葛鼎鼐,每次他去学堂的时候,必定要经过一座土地庙。庙中的庙祝,一天梦见神对他说:“葛状元经过时,我必定要起立,请你为我修一道屏障来遮挡一下。”庙祝按照神的吩咐,正准备动工,这一天又梦见神告诉他:“不需要建了,葛生代人写离婚书,功名已被削尽。”原来,同乡人想休弃妻子,自己不能写,就叫葛生代笔,没想到这事损坏福德这样严重。葛生明白了事理之后,心里生起大忏悔心,尽力使这对夫妻重归于好。后来他中榜,做官只做到副使。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自己每作的一件亏心事都会被鬼神察知。

《了凡四训》中有一则公案是这样说的:过去有个卫仲达,做了官职,有一天被摄引到阴府,阎王叫官吏呈上他的善恶本子。等到拿来卫仲达的档案,记录恶的本子堆满了一屋子,记录善的本子只有一根筷子那么大。再用秤来称量,结果满庭的本子很轻,筷子那么大的本子却很沉重。仲达不理解地说:“我还不到四十岁,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过失?”阴府的法官说:“一念不正就是过,比如,一念害人之心,轻人之心,慢人之心,嫉人之心,起一念,就是一过,不需要身口做出来。”卫仲达问:“轴中写的是什么?”阴府告诉他:有一年朝廷兴建大工程,要修一座三山地方的石桥,工程浩大,当时你上书建议不要修,免得劳民伤财,轴中就是你的文稿。”卫仲达怀疑:“我是建议了,朝廷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于事无补,怎么会有这样大的功德力?竟然能胜过满屋子的恶业。”阴官给他解释:“朝廷虽没有听从,但当时你一念心,确实想的是万民,假如朝廷听从,善业力会更加巨大。”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人一生所犯的大大小小的善恶实际上都被记录得历历分明,半点都不会被遗漏,所以应当时刻牢记这个事实:鬼神正在自己身边严厉地鉴察着自己,所以应当励力断恶行善。

《德育古鉴》中有一则公案是这样说的:从前有个人叫元自实,他对缪材有恩,可缪材却忘恩负义,做出很对不起他的事情。元自实感到愤恨不平,天未亮就带着刀,准备要去杀死缪材。路上经过一座庵堂,庵主轩辕翁是位有道之士,很早就起来诵经。他见几百个奇形怪状的鬼跟着元自实,每个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杀气腾腾,样子非常凶恶。没过多久,元自实又回来了,轩辕翁看到这次跟随他的,都是头上戴着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的神人,手持香花幡幢,露出祥和愉快的表情。轩辕翁深感讶异,就上前询问元自实原因。元自实说:“姓缪的忘恩负义,我正要前去杀他,但到了他家门口,我突然心想:他虽对不起我,但他妻子儿女却是无辜的,况且他还有老母在堂,我若杀了他,岂不是等于杀了他一家吗?因而于心不忍,念头一转,就回来了。”轩辕翁将刚才所见告诉了他,并恭喜道:“你的所作所为,神明都已知道了,你将来必定会有厚福!”元自实听了这番话,更加精进认真地行善,后来考取了功名,官做到宰相。而缪材却颓废身亡。

从这个公案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心若是邪恶,就会吸引许多恶魔非人来到自己身边推波助澜;若是产生特别善良的念头,比如利益他人,乃至生起发愿普利一切众生的大悲心,对上师三宝生起恭敬心、清净心、欢喜心等,就会有很多善神护佑,这样不但自己过得快乐,周围气氛也会变成和谐。对这个道理,我们应当生起定解。

看了这些公案之后,就知道《感应篇》中所说:“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这些都是真实不虚的语言。

   摘自《太上感应篇浅释》(明如居士 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如居士       善恶)(五明学佛网:明如居士       善恶)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四章 善恶并明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苏行三博士:四十二章经讲录 第四章 善恶并明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8 传授三皈 善用其心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7 问答释疑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6 教导占察轮用法与占察忏法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5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4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3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2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1 

 梦参法师:占察善恶业报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