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刘素云:见异思迁事无成,身定心定智慧生


   日期:2015/1/19 21:4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4年12月27日 哈尔滨市)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昨天和大家交流了一小时二十分左右,因为九个多月没说这么多话了,昨天也说多了,也说急了,今天咱们就慢慢儿地聊。这一次呢,不是讲课,你们看,从今天开始,我既没有提纲,也没有讲稿。纯粹就是面对面的交流,然后大家就当你就坐在我的对面,就咱们两个在聊天、在谈心,那种亲切感就出来了。

我这次一不是讲课,二不是开示,就和大家聊一聊,这九个多月我听经、念佛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这种形式和大家见见面。同修们不希望听听刘老师的声音,再见见刘老师的形象吗,所以这一次这个形式这两条都达到了。咱们这两天就慢慢儿地聊,聊到哪儿算到哪儿,就当咱们是一个朋友对面坐着在聊天。你们也别把我当成什么老师,老师在讲课、在开示,不要这样想,咱们就是好朋友,面对面地聊一聊自己的心得体会。

今天跟大家聊个什么题目呢?还是这么两句话吧,「见异思迁事无成,身定心定智慧生」,我想聊聊这个题。

前面那个「见异思迁事无成」,我想从我经歷的几件事说起,也就算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吧。

我说这个故事,就要说一个什么问题呢?

怎么様正确对待宗教信仰,就是这么一个题目吧。

为什么我想说这个题?就是我亲身经歷的几件事,使我感到应该说一说这个题目。    

第一件事,这是几年前吧,也就三四年前,有一次我到医院去看一个有病的佛友。当时她这个病房是住了四个人,和我这个佛友对床的是一个可能是六十左右的一个男士。当时我一看见他那个形象,心里心生恐惧。为什么呢?面目狰狞,他那个脸色是铁皮顔色的。大家一想就知道铁皮是什么顔色?他的那个脸就是那个顔色的。然后眼睛就那种无助、无望那种眼神儿,叫你看了真是心生可怜。他那个整个面目表情是非常恐怖的。我和咱们这个佛友啊,当时因为佛友之間见面,说的都是关於学佛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个小佛友他得了这个病以后,他有些思想压力,所以我就去给他减压去了,我就坐那儿跟他唠唠学佛的一些事情。

唠完了以后,当我出了这个病房们的时候,住院这个男士他的老伴儿就跟我出来了,出来以后她就说:「刚才你们说的那些话我可爱听了,我能不能问你一个问题?」我说:好,有什么问题你问吧。我俩就在医院的走廊里嘛。她就说:「我老伴儿原来身体特别好,连伤风感冒都很少,这一次就得了这个怪病,你看他的脸是不是都不是人脸的颜色?」她说:「这个病到现在,全国各地走了好多医院了,就是查不出来是这什么病。到现在七八个月过去了,连病名还没定上呢,就不知道这个病是个什么病。」我说:你没查一查,家里有什么事儿没有?他这个病是比较奇怪。她说:「医院现在还没有起出名来。」后来她说:「我想了和我家这件事有没有关系?」我说:你说说什么一件事儿?她说:「我家原来是信佛的,我供了一尊观世音菩萨、供了一尊弥勒佛,后来有人劝我,你别信佛了,你跟我信一样的吧。」我在这里我就不说信什么了。她说:「后来我就同意了。」

同意了以后这个佛像怎么安排?她说:「这个劝我不信佛的这个人就告诉我,怎么怎么处理。」我说:那后来你把这两尊佛像怎么处理了?她说:「我把这两尊佛像扔到外面的垃圾堆里去了。」哎呀!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我想:怎么能这样办呢?但是我没法说呀,因为我和她也不认识。后来她接着说,她说:「好在吧,我刚扔到垃圾堆里,我们另一个门洞的就出来一个男同志,他就把这两尊佛都捡回去了。」我当时心里一敞亮,我想:还有点救,毕竟有人把佛像请回家去了。她说:「不长时間我老伴儿就得了这种病,越来越严重。走遍了全国也没查出个病名来。」这是她说的第一件事。她问我:「你说我老伴这个病和这件事有没有关系?」那我怎么说?我说没关系,不是我心里话;我说有关系,我和她不认不识,增加她的思想负担,你让我说得再具体、再清楚,可能我也说不那么具体说不那么清楚。我说: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就是因为这件事。我说:还有别的事吗?后来她说:「我老伴是这种情况,我姑娘和我姑爷她们俩也信佛,也供的是观音菩萨和弥勒佛,她家也出事了。」我说:她家出什么事了?她说:「她们小夫妻俩打仗、吵嘴,一生气把这两尊佛从楼上撇到楼下去了。」那撇到楼下那如果要不是铜的,是瓷的,那肯定就摔碎了吧。她说:「这个事发生不久,我那个小外孙女」,(当时我记得那年她告诉我她小外孙女七岁),她小外孙女也得了一个怪病。我说:她得的什么怪病啊?她说:「这个孩子是七窍流血,不定时。」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出血了,也不知道哪一窍就开始出血,而且出了你就止不住。她说:「这个病也跑了全国各地,能看的医院基本都看到了,也没弄明白我这个小外孙女是一种什么病,到现在还是这样。」

她就跟我说了她们家的两件事儿。尤其是她自己她老伴这件事纯属於她自己家的问题。她是把两尊佛像是扔到垃圾堆去了,她是这么处理的。然后她女儿女婿那面,是因为生气、打架、吵嘴,一生气可能年轻人火气盛,没地方撒气了,就把两尊佛像从楼上扔到楼下去了,我估计她家住的肯定不是一楼。这两件事,当时我就想怎么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事儿。

我第二次遇到这样的事,也是我认识的一位佛友,和我关系也不错。认识好长时間了,应该说到现在为止,是应该认识三十来年了。我这个佛友他家供观音菩萨。后来他有病了,他去世了,我知道以后我就去送他去了。怎么回事呢?后来有人跟我说,说他信仰改了,不信佛了。不信佛了,我就想,有前面医院那个人跟我说的那个,我就引起警觉了,我就想问问,他的佛像是怎么处理的,因为他供观音菩萨这个事我知道。后来我就问,那个佛像怎么办了?但是可能是不想让我知道吧,就回避了,没有正面告诉我。后来都过了一年多了,我从另外一个渠道知道了,他家的佛像是这么处理的,砸碎了扔到江里去了。这是这个佛友,因为他从改变信仰,由信佛转到另外一个宗教去了,这个时間一直到他去世,一年左右的时間,他本来身体状况是不错的。所以对他的去世我都感到很意外,怎么好好的,说走就走了呢?我去看他的时候,因为是在殡仪馆里,不是他原来本来的面目了,让我都有点都认不出来了,所以这个佛友走了以后我心里难受了好长一段时間。我就想对我这么好一个老大哥,最后他遇到这样的事,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他改变宗教信仰。这是我遇到的第二件事。

第三件事,是今年,是最近的事,不到两个月,我非常熟悉的一位佛友——一个老大嫂去世了。因为这个老大嫂,我这些年时不常我就去看看她,她因为卧床好几年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每次去我都跟她说:大嫂,别忘了念佛啊,你念没念佛啊?大嫂说:念、念。但是在前几年,每当我去看她去的时候,她总是在听老法师在讲经,在放着光碟,我最近这几次,三四次、四五次去吧,我就发现她没在看光碟,但是我没往心里去,没往多想,我以为她躺在床上卧床可能她老看她累得慌,是不是知道我要去看她了,她就把电视关了,我是这么想的。

后来这个老大嫂去世之前,我最后一次去看她,我问她,我说大嫂,咱们学佛的人都不忌讳这个话题,我说,那你忌讳不忌讳这个生啊,死啊?她说:我不忌讳,你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我说:大嫂人总有走的那一天,如果有一天你走,我说,你想按什么规矩走?比如说是按佛家的规矩办,还是按俗家的规矩办?大嫂说按佛家的规矩办。所以我就想大嫂有这个嘱咐,按佛家的规矩办。后来我大嫂走的那天,有佛友告诉我,说大嫂走了,我马上我就赶过去了。那个早上老人家已经走了,我去的时候已经是她走后的一两个小时以后了。我一看,老人家挺安祥的,面色也都挺好的,没有那种挺难看的样子。我摸摸身上、胳膊还都比较软,不是那很僵硬的。这个时候我就想大嫂有嘱咐,要按佛家的走,所以我就想看看大嫂准备的衣服是什么样的。后来他们告诉我,准备的衣服都是俗家的,不是佛家的带莲花的那种。我想既然已经准备了,那就用这个吧,也不用再去换去了。我对这些事不是那么执着的,一切都随缘吧。

后来我跟孩子们说,我说你妈妈在这之前嘱咐过我,她走的时候按佛家走,不按俗家的走。孩子们问我,刘姨呀,那个佛家走是怎么个规矩?我说佛家走,特别简单,就是念佛,请几个佛友来念佛。然后走的时候,也不拿什么打狗干粮,什么打狗鞭子,什么灵头幡,摔丧盆啊,我说,这些不是俗家的嘛,我们佛家这些都没有,就是念佛。然后送到殡仪馆,然后火化,就这么简单的过程。当时因为孩子说了一句,说刘姨啊,我妈已经不信佛了,还按佛家规矩走吗?我一听这话,我特别吃惊,老太太什么时候不信佛的啊,我怎么不知道呢?当时孩子已经请了一个人来给主持这个事,这个师父也说,不能按佛家的规矩走,得按俗家的走,因为老太太她不信佛了。这个时候我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既然是老太太已经不信佛了,是我不知道老太太什么时候不信佛的,那人家说要按俗家的规矩走,来主持事儿的师父也请来了,那我真的不好再说啥。如果我再说呢,可能几个孩子之間意见不统一,会有矛盾的。所以我说好好好,请来的师父怎么说,咱们就怎么办,怎么办都好,都阿弥陀佛。我就说了这么一句,后来老人家的后事真是就按俗家的规矩走的。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些,可能都做了,就没有按咱佛家的走。

对於这件事,我随缘是随缘,但是我总觉得多多少少我有点遗憾,我和老大嫂认识三十多年,老大嫂对我这么好,那确实是特别特别关心我,因为这个老大嫂她知道我不会做饭,不会做菜,我们两家楼上楼下住的时候,她家一做什么好的,我大嫂一说带领全家下楼吃饭,我们全家四口人就排着大队下楼去吃饭了。就这么好的一个老大嫂,你说她走了我就没帮上她。就这一点,我心里确实多少有一点遗憾。当时我想,我大嫂的佛像怎么处理了?后来有佛友提醒我,说刘姐啊,你去看大嫂,你发没发现她的佛堂没有了?我说我还真没注意。因为她新搬的这个地方,两个屋,我去的时候没有到另外一个屋去看、去转,我没那个习惯,我就在我大嫂这个屋,陪着老人家说说话,唠唠嗑。我说还真没注意。我以为佛堂在那屋呢。她告诉我,她说没有。一开始是把佛堂挪到凉臺上去了,我说,这个好像是不对吧,佛堂怎么能放在凉臺上呢?她说我知道她放在凉臺上,后来,又怎么办了我就不知道了。所以到现在,我这个大嫂她这个佛像最终她怎么处理的,我真是说不太清楚。我也不敢问孩子,我怕引起孩子之間的矛盾。因为我知道她小儿子对他妈妈不信佛这个事,有点想法。我记得我有一次去看他妈,他说了一句,我没注意。他说,我妈不信佛了,改信别的了。他说就改的那天,我妈就摔了一个跟头,从此以后就卧床了。就一直到他妈妈走,就没再起来过。后来我想,这孩子曾经跟我说过这句话,说他妈妈改信仰的当天摔的跟头,摔了跟头以后就卧床了。就这四五年,就一直是这种状况。这不就对上号了吗?

所以我亲身经歷的这三件事,让我心里有一种感觉,我觉得怎么办?这个话我说不说?我要说了我伤不伤别人?是不是?因为它涉及到宗教信仰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要不说,后来又有好多同修跟我说这个问题,说刘老师,这个事你真得说说,要不说还真是个问题。我说我说了伤不伤人?是不是在批评人,是不是在搞分别、搞执着?这些佛友说,刘老师,我们都瞭解你,你不是那种搞分别、搞执着的人,他说这个你要不说,以后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发生。那本来应该是走得挺好的,最后走得不好,你都经歷了,你怎么还不说说呢?基於这种情况吧,我就想,今天我就说说这个问题,但是我的本意,我真的不想伤害任何一个人,我也不想自贊毁他,说我信佛,我就说信佛好,信别的不好,我一点、一丝毫的这个意思都没有。我请同修们也能理解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因为宗教它是一种教育。

咱们不平时经常说嘛,教育分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家庭教育,第二种类型是学校教育,第三种类型是社会教育,第四种类型就是宗教教育。这宗教教育占整个教育的四分之一,可见这宗教教育是多么重要!缺了宗教教育是不可以的,是不行的。所以要想社会稳定,想社会和谐,这四种教育得一起来抓,而且都要抓到位,四种教育都到位了,我们的社会肯定就和谐了,人民就幸福了。

现在我想说说怎么样正确的认识宗教。

咱们宗教有不同种类嘛,比如说有天主教,有基督教,有佛教,什么印度教等等等等,伊斯兰教,这个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这些教好不好?都好,没有一个不好,也没有谁高谁低,也没有谁上谁下。关键的问题是什么呢?怎么样把宗教的教育恢復起来,让信徒们真正理解他所信的宗教的教理教义,就是把理弄明白了。这个比如说我们佛教,我们就得了解释迦牟尼佛的佛教究竟在教导我们什么。那你伊斯兰教也好,天主教也好,基督教也好,都有经教,也要把他们的经教给信众讲清楚、讲明白,否则的话,有些信众,我就是信教了,这个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根本他不清楚、不明白,所以这种信是一种煳煳涂涂的信,这种信就非常容易出偏差。你比如说《圣经》,还有《古兰经》,我虽然学得不深不透,不能完全读懂,但是这两部经我曾经都读过,我想不出来有的经教是要如何如何处理这个佛像,我真是没有印象,无论是《古兰经》里,还是在《圣经》里,我似乎是没读到过这样的章节吧,就是如果你要是不信佛了,你改信别的教了,(不单是改信这我刚才说的,因为这个我是比较熟悉,我只是举例子而已。)你必须得把佛像一定要砸掉。

据有的同修跟我说,刘老师你知道吗,佛像他们都怎么处理的?我说我知道,我知道的,有扔了的,有扔到江里的。他说你还不知道呢,最惨的,是把佛像砸碎以后,扔在室外厕所里。我们北方的同修可能能知道,我们北方的公共厕所(室外的厕所)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把佛像不单是砸碎,而且要扔到室外的厕所里。我想,造多大的业啊!这个业得什么时候能消啊?真是太可怕了。

基於这一点我就想,我是得罪人也好,还是被人骂也好,还是被人恨也好,这个话我今天我真得说说。有的同修可能说,刘老师,算了,别管人家的事了。我想不是人家的事,是一体啊。我们既然是一体,你看出问题了,你怎么能不说?你怎么能看着他继续造业,怎么能你就眼睁睁看着他要堕三途,眼睁睁看着他要堕地狱?那你造这个罪业,你碎佛像,你造的就是出佛身血,是不是?我们学佛的人都知道,出佛身血,是五逆罪之一。五逆罪上哪儿去?上阿鼻地狱、无間地狱。你想,如果这个问题大家不清楚、不明白,继续这样搞、这样做,那得有多少众生误入岐途?本来不应该去地狱的,最后因为造了这个五逆之罪,就跑到地狱去了!进去容易出来难啊,什么时候能再出来呀?

所以今天我给大家讲这个例子,讲这几件事,就是说我们大家能不能够端正态度,正确地认识我们所信仰的宗教?

我记得几年前曾经有这样一首偈子,一共是四句话,说

「宗教领袖皆观音,示现世間来度人。

无量法门皆殊胜,归宿都是极乐人。」

这四句话我当时知道以后,我把它记下来了,我记得我讲课的时候也跟同修们说了,你想这几句话,佛菩萨告诉我们的,说得多明白啊。不要分别,不要执着,就你的好,我的不好。没有你的我的,我们都是一,不是二,更不是三。

我记得我讲课的时候,曾经多次跟同修们说,「我们千万不要谤别的宗教,千万不要谤别的法门。你谤别的宗教,谤别的法门,实际就是谤你自己,给你自己设置障碍,给你自己设置一条所谓的通达之路。那个通达,通达到哪去了?通达到地狱去了!」如果我今天讲这些话,同修们听明白了,以后千万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我真是掏心掏肺地跟大家说的心里话,因为那个结局真是太可恐怖了!太可怕了!我们千万悬崖勒马,不要再走那条罪业深重之路了!

我们对宗教信仰有几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就是自贊毁他。

就是自己信的这个好,而且有的时候是强拉硬拽,你要不到我这儿来,不信我信仰这个,那不说成仇人都差不多,那怎么能这样呢?这样做就错了吧,大错特错了吧!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因缘,是不是?你信教我信佛,他信什么什么,都是各有因缘的。你怎么能说人家信的那个就如何如何不好,你信的那个就如何如何好?那我说,你要问我,刘老师,那你怎么说?我说都好,没有一个不好。我信佛有我信佛的因缘,你信教有你信教的因缘,谁也不能强迫谁,一定要放弃你那个信仰,一定要随从我这个信仰,你这么做就强人所难了嘛。而有些个人可能是定力不够,一拉就拉过去了,拉过去就像我刚才说的,一定要把佛像要处理掉,就是那几种方法。你说是不是造业啊?自贊毁他呀,你贊自己,实际你不但毁他,也是毁你自己啊,你毁了你自己的法身慧命,多可惜啊!你说你这个佛怎么信的?你这个教是怎么信的?

在这里我想先劝劝我们信佛的同修,如果你信佛,你想改变信仰,去信别的宗教去,我不反对,因为这是你的自由。你能不能把这个后事处理好,弄利索一点?我所说的处理好、弄利索一点,就是你一定要把你所供的佛像妥善地安置好。

怎么安置法?不是没有办法呀。

第一你可以送到寺院里去。因为您请佛,请佛像,你不是从寺院请来的嘛,你可以再把这个佛像送回寺院去啊,这个方法是没有错误的。

第二个你不信佛了,有信佛的佛友,如果他想结缘你这个佛像,你可以给这个佛友结缘嘛。你这两种方法都是非常可取的,你一点毛病都不犯,你为什么非得把它砸掉呢?我听说这个砸佛像,可能是咱们原来信佛的同修砸的比较少,谁动员他改换信仰的,得由那个人去给他砸,去处理。所以我说咱们的佛友,你不要犯罪,你也不把那个罪让别人来犯。你一定要妥善地在你改变信仰的时候,妥善地把你所供养的佛像把他安置好,千万不要用原来的方法——砸碎了扔到厕所里,砸碎了扔到大江里去,或砸碎了扔到垃圾堆去,这些个事可不能再做了!

今天我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讲明白了,同修们听明白了,这个罪业实在是太重了,到了阿鼻地狱、无間地狱,那太难太难出来了。你说你信佛信了这么多年,你改变了信仰,这个是你的选择自由,我不会干涉的。但是你改换了信仰之后,你瞭解不了解你所新的信仰它的教理教义是什么?你一定要把这个弄明白,要信咱们就真信,不要来假的,一定要来真的。不把教理教义弄明白,可能您信了一段时間,别人一拉你,你又跑了。你这么跑来跑去的,那可真是糟糕了。

这是我劝勉我们学佛的同修,一定要改换信仰的时候,要把佛像妥善处理好,这是我对你们的一句劝导,也是一句忠告,是我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劝告。

再一个我也想劝劝有另外宗教信仰的同修,不要犯自贊毁他的这个错误。你信仰你觉得这个好,他契你的机,你就老老实实好好的信,如果你身边有人喜欢你这个信仰,他也愿意和你一样的信仰,那可以,那不是一件大好的事嘛。

但是我劝你两条,一条是如果是信佛的佛友被你劝去改变信仰了,你千万不要去砸他的佛像,一定让他自己把他的佛像安顿好。你看这样行不行?好不好?这样也免得你造作罪业,这是我对你的一个劝导。

第二个劝导呢,我就希望不要强拉硬拽。

人家信仰什么,那是人家的自由,是人家的因缘。你非得去今天劝不行,明天劝;明天劝不行,后天还劝,非得把你劝来不可,这种做法多多少少是不是有点不妥当?这是我说的心里话。如果他和你所信仰的宗教有缘,你不用劝,他可能自然而然地他就进这个门了。如果他没有这个缘,你生拉硬拽的,非得把他拉到你这个门里,那可能效果也不会太好的。反正我记着净空老法师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就是不拉信众。老法师这一辈子没拉过信众,所以我作为向老法师学习,现在还是一个不够格的学生,我一定要像师父这样,不拉任何信众。所以有的人说,你现在这么有名,你要说一句话都非常好使。你怎么一再说不拉任何信众呢?我说确实是。你看我今年三月份从香港回到哈尔滨以后,我基本没有出门,没有见同修。每年可能还能见个一次、两次,今年可能有一个特殊的情况,我也不太方便跟大家说,我就想,人不说嘛,不要惹众生生烦恼,所以我今年就本着这个原则,这是原则之一,不要让别人因为我而生烦恼。你咋咋唿唿老出来说啥呀,你老实搁家眯着吧。所以我今年这九个月我真是眯得非常老实,猫着。这些年我一直是这样的,这九个月可能是我猫得最老实的九个月,基本不出门。

所以这个我是讲的第一个误区就是自贊毁他。咱们宗教信仰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但是你信你的,他信他的,我信我的,不要自贊毁他。自贊毁他,不但是毁了他,也毁了你自己,没有一点益处,我们不干这样的傻事。你看好不好?这是第一个误区。

第二误区就是流於形式。

我们现在无论是佛教也好,还是其他的宗教也好,就是流於形式上的东西多一些,实质上的东西少一些。实质上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明白我所信仰宗教的教理教义,按照教导,比如我信佛,我就按照佛陀的教导,你信教你是按着主的教导去修炼,是不是?这个是一点矛盾也没有的,但是现在呢,我们宗教形式上的东西多一些,实质上的东西少一些,这是另外一个误区。

第三个误区就是教育的缺失。

咱们宗教不是一种教育嘛,现在无论是佛教也好、还是其他的宗教也好,是一种教育的缺失。这么多时間,应该说能够让信众明白教理教义的,能够每年都讲经说法的,这个太少了。我为什么这么赞叹净空老法师?就这一条,让我特别服气。所以我说净空老法师是学释迦摩尼佛国内是第一人,世界也是第一人。我说堪称第一人。因为在我所接触到的范围内,不是说讲经说法的法师没有,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是比较少,而且像净空老法师这样一生六十多年,就干这一件事,就是讲经说法。到今年老法师讲经说法,已经讲了五十六年了,眼看就要近五十七年头了,就这样的法师是不是太少了?如果我们各个宗教的法师们,都能够像净空老法师这样宣传自己的宗教的教理、教义,把这个教理、教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的信众接受的是教育,明白的是道理,那这样的信众,他不会走偏路的,不会走偏差的。是不是这样?

所以我说这些年,十几年我听老法师讲经说法,就把这个道理听明白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教育实在是太重要了。老法师这些年一直在提倡宗教要回归教育,特别是佛教要回归教育,要把宗教的佛教回归到教育的佛教。那这几年老法师也明确提出,所有的宗教都应该回归教育。这样我们的宗教教育跟上了,我们的路就通达无碍了。是不是这样?所以说如何正确对待这个宗教信仰,不是你信仰这个对,信仰那个不对。没有这个区别,你信仰哪个都对,问题是你怎么个信仰法,你怎么做,这是非常重要的。

刚才我只简单说了这三个所谓的误区吧,如果我们能从这三个误区里出来,我们的各个宗教,都会走上一条光明大道。如果各个宗教都是用教育这个方式方法,各宗教都会兴旺起来。没有谁高谁低,没有谁先谁后,宗教是平等的,它是一不是二。我们把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还争什么?是不是?还能譭谤别人的吗?不对,别人的也是你的,你的也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是不是这样?如果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是我要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见异思迁。

你说这个算不算见异思迁?从信仰这个变成信仰那个,严格的说也叫见异思迁。而且在这个见异思迁的过程当中,我们还犯点错误,这个不是犯点错误,还是犯了错误,这个错误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说这个见异思迁往往就是一事无成,他的结果、结局就是一事无成!如果说我们这一世我们没成,我们以后还有机会,但是如果这一世你这个错误犯大了、犯严重了,你跑到阿鼻地狱、无間地狱去了,那可糟了。那就不是一点点小错误了,那真是什么时候才能够出这个阿鼻地狱和无間地狱?那得用劫来计算了,到那时候后悔也晚了。

这是我说的一个方面的见异思迁,就是宗教信仰的见异思迁。

第二个,我想说一说就是法门的见异思迁。

这个我就不举别的宗教的例子了,就说说我们佛教吧。我们现在信仰佛教的,整个世界人口是七十亿,信仰宗教的就是各种宗教都算在内,大约是占五十亿人口,你想想这么大一个比例,如果我们宗教教育跟上了,那你说世界还能不太平吗?还能有争有斗有战争吗?不可能!我们信佛教的同修,如果是我没说错的话,可能是占七十亿人口里的七亿,就这么一个比例吧。如果我们七亿信佛教的人都能够把佛陀的教诲、教理教义,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按照佛陀的教诲来修行,那我们佛教能不兴旺发达吗?那必然是兴旺发达的。但是现在呢,应该这么说,你看看你身边信佛的人。

为什么老法师说,信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原因在哪里?见异思迁是一个很主要的原因。老忽悠,这老百姓的话说老忽悠,别人一忽悠,就跟着人跑了,再一忽悠又跑了。为什么有的老菩萨们念佛念了几十年,有的念三十年四十年,有的甚至更长一些……有的老菩萨问我,刘老师啊,你说我念了这么多年了,为什么像师父说的,我还没有一点消息呢?就是说这几十年你念这个佛,你见异思迁,你迁的次数太多了,这个法门你变换太多了。

原来我不知道法门,我记得我一九九一年请观音菩萨以后,那个时候什么法门,还有什么密宗、还有什么禅宗、还有什么净土,这些我都不知道。就那个时候一九九一年请观音菩萨的时候,我连阿弥陀佛还不知道呢,我是二000年左右我才知道阿弥陀佛。都弄出很多笑话嘛,我以前讲课都跟大家学说过,大家都当做笑话听了。

所以说对佛教这个法门不清楚,就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我是撞了将近十年吧。因为从一九九一年请观音菩萨如果开始算,就算我开始信佛了,那实际上是算不上,到现在应该是二十多年的时間了,二十四年的时間,二十五年差不多了吧,我前面那十年我就是东一头西一头地到处乱撞,不知道这个修佛、念佛是怎么回事。反正撞了十来年,所以荒废了十年的光阴,现在回过头来想非常后悔。

到二000年左右,逐渐逐渐步入正轨,现在是一年比一年有进步。我说这话不是不谦虚,我自己感觉从二000年到现在,这十四年当中,我是一年比一年在进步,有的时候步子大一点,有的步子小一些。为什么有进步?就是我定了这么几件事,我知道我修哪个法门了,这个净土法门怎么回事,我十多年我已听明白了,所以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呢,我就觉得越走越亮堂,越走越轻松了。

而我们有些佛友,是不是到现在还没定下来,你还在听别人忽悠,我也不能说人家忽悠得不对,是不是?可能他是那个因缘,那你是不是那个因缘呢?我现在我认定我就是学净土的因缘,所以我不会再变了。如果老菩萨们现在你还定不下来,人家说哪个法门好,你都要进去看一看,试一试,试一段时間人家又说又一个什么什么法门,你又跑了,你这么跑来跑去,你自己掂量掂量,你剩下的时間还有多少?说白了,就是你的寿命还有多少,你还能活多长时間?还有多长时間能让你去跑?别人忽悠你,你自己也忽悠你自己,时間不会太多了!所以这个一定要引起重视,引起重视!千万不可以再像原来那样的跑来跑去了。

我们学佛学到这种程度,师父都告诉我们,如果你学的路子对,你的方法也对,三年你肯定会有消息的。如果你三十年了,还没消息,你真得琢磨琢磨,你路子走没走对?你的方法对不对?你路子错了,方法错了,你最后的结果肯定是错的,那它是连锁反应啊。所以这个问题大家要引起重视,一定要把这个事定下来,不能再东摇西摆了。这是我要说的一个题,就是说如何正确对待宗教信仰。

第二个题,我想说说「身定心定智慧生」。

这个身定,我是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说的。

我这个身定我跟大家说,我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身定,是被迫身定。

可能有同修一听,说刘老师你那个身定是被迫的,是别人强迫的?我说你说对了,是被迫的。为什么?一九九九年大病爆发,开始算总账了,一下子给你撂倒了,你也见不得人了,你也出不了屋了,你也上不了班了。你说你定不定?你想出去出不去,东跑西颠也不行了。因为什么呢?一个是病重,你蹲下都起不来,起来都蹲不下,下楼一个楼臺阶上都得那么费劲,你上哪儿熘达去?你说你是不是被迫定的?另外你当年那个相貌那么吓人,你吓你自己就够意思了,你照照镜子你看自己都那么害怕呢,你说你出去,让别人看见你是不吓死人了,尤其要是半夜三更的要当时看我,那纯粹就是个鬼脸,那不吓死也得吓个半死,那我不能害人呢。所以我说,第一个层次身定是被迫定下来的,就是这么定的。

那是一九九九年开始,大病爆发,二000年的二月二十五号住院,四月二十八号出院,我说了多少次了,五十七天院我涨了五十斤体重,整个人全变形了,就这么的就回家了。所以就这么回家的,身也就这么定下来的。我基本上是有两三年吧,甚至是三四年,我不太出门。头两三年我基本不露头。

后来怎么露头了呢?二00三年,这不小于来给我录像,我有次跟他说,我说小于啊,你说刘姨是谢谢你呢?我还是恨你呢?他笑了,他说刘姨咋个谢法呢?我说谢谢你,你把我弄成个名人了呗。他说你恨我呢?我说恨你,这出了名多麻烦啊,我哪是那个出名的人啊。他就呵呵笑。可能我俩就这个缘呗,既然结的这个缘,那我有事还得折腾你。所以这回大老远地把他折腾来了,真是就是这样。你说他要二00三年不给我出那张光碟,可能到现在我还搁家猫着呢,谁认识我刘素雲是谁啊。就这一张《信念》的光碟,把我弄出名了,一年半多我没得消停,饭也吃不上,觉也睡不上。后来逐渐逐渐地消停了,老法师又发现我这张光碟了,二0一0年春节的前夕,一个偶然的机会师父看到这张光碟了,让同修们找一找,说这八年了这个人还活没活着?就这样一找又把我找着了,师父在讲课的时候一提,我就第二次成了名人了。这次成名人比第一次还厉害,最后都累趴下了,完了跑到广州去避难去了。这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嘛。我的身定,第一阶段就是这么定的。你定也得定不定也得定啊,你看不了别人,别人也看不了你啊,所以那就定吧。所以我说我的第一个层次身定,是被迫的。

第二个层次的身定,是自觉的定。

这就升级了呗,由被迫的变成自觉的了。而且这个身定,我特别是从见了师父之后,我就觉得我这个身定真是自觉自愿的了,没啥说的,我不想出去熘达,我也不想出去跑,我也不想去这儿讲讲那儿讲讲。你看这么长时間,从我见师父以后,我出去讲次数微乎其微。我后来不跟同修们说嘛,我说你们不要老盼着我,老想请我到你那儿去讲讲,到他那儿去讲讲。我说哪儿也不去,我要是讲我就去香港佛陀教育学会,讲完了之后,协会录几张光碟,发给大家。我说这就等於见面一样了,其他的地方我是不会去讲的。所以这一次,有同修说找个地方,找个录像室什么的,我说全都不要,别整那么复杂。我说把小于请到我家,虽然没有那么方便的条件,能把这个影录上,能把这个声传给大家,就达到目的了,就足够了。所以这次咱们就是这么办的嘛。

从见到老法师,到现在这四年多的时間,我的身定,定住了,没有不定的时候了。那你看为什么有的同修说,今年刘老师这真定住了,这一年也不露面,也不跟我们大家见见面。有的同修可能在网上说,说求求你们了,谁有本事能把刘老师请出来,跟我们见见面。哎呀,我一听,那咋办呢?得赶快跟大家见面。怎么见呢?就用这种形式。这个身,由不自觉的被迫的定,到现在自觉自愿的定,它是一个昇华的过程。我觉得它昇华到现在这种程度,确实是身得自在了,我真是身得自在了。

我也不善於出去跑,我上哪儿我也找不着,我现在要出门,除了大雲拿车拉着我以外,我要坐公共车,有同修给我提供一本公交什么一路通,我得翻那个本,结果我还不会看,我还对不上号,还是不会。所以这个种种条件,就把我身定这儿了,所以现在我是自觉自愿的定,这个我倒想也推荐给大家,你们也定定试试。如果说身定和心定,它又是两个层次,身定是第一个层次。如果你身定不下来,你想把心定下来,不容易。反正我是做不到,我要是不先把身定下来,我心定不到这种程度。所以我说,定有两个层次,先把身定下来。

可能有的同修说刘老师,我就是定不下来,我要是不出去跑去,我要不上各个道场去跑去,我搁家里憋屈死我了,我必须得跑。那你要这样说我没有办法,因为我没有这种感受。我是跑我没有那个习惯,我定,我在家里我习惯了,我觉得真自在真好,每天和佛菩萨打交道。昨天我跟大家说了,我这个时間是怎么安排的,为什么海贤老和尚的光碟我一天能看那么多遍?因为我时間充足啊,我哪儿也不去啊,我连院我都不出。我就买了一次花椒面,两块钱花椒面,被佛友发现了,把我包围了。从那以后大雲就给我下命令,你哪儿也不能出,院你也不行出,花椒面没有,你报告,我给你买,你别出去买什么花椒面。我们大门口就有卖馒头的,大雲都说你别出去,出去没有人在你身边,被包围了谁给你解围。真是的,所以现在,就客观的条件也真是让我定住了,啥也不用我干了,我就在家里,我就是听经念佛,然后明白点什么道理了,我就想跟大家交流交流,把我知道的跟大家叨咕叨咕。我受益了,让你们也受益,我就这么简单的想法。

这个心定比身定可能要难一些。

这个心,真是,它是浮躁的,是浮动的。我说说我这个心定,我给它分为四个层次,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没定」,就是无定。

根本就不知道定,那个时候大约是什么时間呢?就是我病重的前后。这有病了就回家了,班也不能上了,那就搁家猫着吧,这身是被迫给定这儿了,但这心不定啊。你说上班忙忙叨叨的,这个出差、那个出差,谈这个事、谈那个事,那都热闹着呢。虽然累,一下子从那种情况一下子回到家了,静下来了,一开始说实在的,真有点儿不习惯,这怎么办呢?就觉得挺憋屈得慌,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你看二000年我姑娘贷款给我买个新房子,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住那么大的房子,三个屋,还有个厅,你说这么大一个房子,这一整天就我一个人。这个屋看看就我自己,那个屋转转还是我自己。所以就觉得非常寂寞,那个时候我感觉到寂寞了。但没有办法啊,条件就是这样的。所以那个时候应该说,心是不定的,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定。那个时候心用什么词来形容呢?就像那个大海波涛汹涌,每天不知道什么事都能翻揪出来、都能想出来,多少年前的事,可能你都想像不到,怎么那时候的事又想起来了呢?那时候的心不但是浮在上面,而且是躁,还有一个字就是动,没有闲着时候。所以就觉得本来就病得要死要活的,医生说你随时面临死亡了,完了还每天这么累心,想那么多事,就像大海波涛汹涌澎湃。我形容那一阶段,那就是根本没有定。这是我定的第一个层次——「没定」。

第二个层次,是「微定」。

也叫渐定,就是渐渐的那个渐,有一点小的定。有点什么感觉呢?这个时候因为你就在家猫着啊,你也出不去啊,所以这个身定了以后,慢慢地让这个心也逐渐地往小定的方向发展。尤其那个时候我不是听《无量寿经》嘛,正好那个阶段我听《无量寿经细讲》,师父讲的《无量寿经细讲》,当时我一共请了二百六十四张光碟,还没讲完呢。我请了这些光碟,那我就天天看这些光碟,看光碟让我的心渐渐定了。为什么呢?我听进去了。因为有些是我脑海中的问号,为什么这样,为什么这样?问了那么长时間,自己找不到答案。听师父这个光碟,有的答案就在那光碟里我就找到了,这个时候真是非常欢喜。那时候我不知道叫师父、法师什么的。我那种称唿不是不尊重,我觉得挺亲切的,我自己心里称师父是老爷子。因为我当时就想,这老爷子咋讲这么好呢?他咋知道我想的啥呢?他咋能回答我的问题呢?就是这种非常亲切、温馨的一种感觉。

所以那个时候的心,应该说,有点那么小小的微定了,那个可以怎么形容呢?第一个不定的时候,像大海波涛汹涌,这个就像我们哈尔滨的松花江。怎么说呢?没风没浪的时候比较平稳,来风来浪的时候,那就又忽悠起来了,这个心里的心浪,随着外面外境那个风浪又起来了,就是当时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的心转不了境,总是那个境转我的心。没啥事一天风平浪静,挺好,一遇到事了,不行。所以这个时候应该说有点儿小小的定吧,不像那个波涛汹涌了,还是进步一点嘛。这是一个,这个就是渐定,我给起了名字叫「渐定」,就渐渐的有点小定了。

第三个,我给起个名叫「小定」。

这个小定就是我在见师父前后,一直到现在,尤其是见师父之后,我觉得,从二0一0年见师父到现在,四年多的时間,就这四年,从定力上讲,我觉得我应该属於小定,属於小定。这个小定用什么来形容呢?我们黑龙江牡丹江市有一个镜泊湖,这个地方我去过几次,它这个湖的特点,就是水面非常平静。为什么叫镜泊湖呢?就像镜面一样,但是微风吹过,它那个湖面还有细小的波纹,但是它绝不会起什么大的波浪,就那细小、细小像那个布纹似的,也挺漂亮的,那个镜泊湖。所以这四年呢,我的心,我自己对比对比,好像是能够像镜泊湖水吧,就是偶尔的还有点小波纹,还没达到纯粹的就像镜面那样。所以我说我这个心定呢,应该是第三个层次。

我还有个目标,这个目标,就现在还没实现呢,就是「大定」。

我大定我拿谁作榜样?咱们师父上人就是我的榜样。师父上人曾经讲过他的老师章嘉大师那个定。在章嘉大师的身边,就是一种享受,他那种场、那种祥和,师父说了以后,就这个我永远不忘。就想:哎呀,多幸福啊,在章嘉大师身边!我现在想,我也幸福啊!我在师父身边享受的,和这个是一模一样的。就师父的那个如如不动,深深地感染着我。真是,那就是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定了一个目标,接着好好修行,能够达到像师父的百分之五十都不错了,我能达到那个定,那就是比小定更进一步了。

但是大定这个目标能不能完全地达到?我真不敢吹牛。但是我有决心,有信心,我一定要向这个方向努力。什么时候能做到外面的境对我丝毫影响都没有了。那说现在有没有?现在还有,不是一点没有。你比如说有时候遇到小事吧,没往心里去,影响不了。现在就如果遇到一些所谓的大事,能够经得起不经得起?真得考验。但是我总的对我自己的自我评价,是在不断的进步。

你比如说,就像我老伴现在的身体状况,他离不开人,所以我现在就是很少出得去,这也是我猫在家里的一个原因之一吧。如果他目前这个状况,要放在三四年前,我最起码我得着急、我得上火,怎么办呢?他说他要表达的东西我听不懂,我要跟他说的东西他也听不明白。所以你这不急死人了吗?但是现在,这一次,我这个做到了,我既没着急,我也没上火,我也不生气。这不生气很长时間了,这个我能做到,但是不着急不上火,面对这种情况,这次对我是一次考试,我自己心里暗暗地问自己:你能不能通过这次考试?你老伴又在出题考你了。因为时时刻刻离不开人。

你比如说,我原来我是一直睡厅里的沙发,我老伴睡他那个房間,我那个佛堂那个屋是空着的。现在这两个月,我都是和我老伴住在他那个房間,跟他睡一张床,因为什么?我得瞅着他,我怕半夜他走了我不知道。因为他现在把握不住他自己。就是这样,半个月前吧,有一天晚上,我里面反锁的门,我老伴能把那个门开开,出去了。什么时候出去的,什么时候回来的,我压根不知道,这个也证明我什么呢?睡眠太好了。你看跟我老伴一个床睡,他起来我不知道,他开门出去了我不知道,回来我还不知道。

那可能有同修说,刘老师那你是啥时候知道的?我不是四点钟去绕佛嘛,三点多钟我从屋里出来了,我一看我家那个房门是敞开的,不是关了没锁,是敞着的。呀,吓我一跳!我寻思我那个门是搁里面用钥匙反锁的,它怎么变成敞着的呢?我赶快问我老伴,我说老伴啊,咱家那门怎么是开着呢?完了,他慢悠悠地说了一句,「我出去了的」。我说你啥时候出去的?「半夜」。我说你半夜出去干啥去了?「我扔垃圾袋」。我到厨房一看那垃圾袋还搁垃圾筐里放着,他也没扔垃圾啊。我说那你啥时候回来的?「半夜」。所以就这回就引起我警觉了,那我可得注意了。如果真是他半夜出去了,东北这么冷的天他会冻坏的。

有一天他出去遛狗,遛刘悠秘。狗回来了,人没回来。完了我说悠秘呀,老爷子呢?这悠秘跑到门那儿,拨愣着小耳朵,意思告诉我,不知道。我估计这语言吧。我就赶快穿上衣服就出去了,出去人家搁那个楼房头,搁那儿站着转呢,那时候都要黑天了。我说老伴子你怎么不回家呢?你在这站着干啥呢?他告诉我「哪是家呀?我找不着了」。我说这个楼不是咱家吗?你顺着这个道走第五单元不就是咱们家吗?「是吗」?完了我给他领回来了。

还有一天,他下午说,「我出去熘达熘达」,我搁屋里听经呢,我说你出去不要走远,别出院。等我听经听得差不多了,我寻思这咋还没声呢?我就出来一看,这老伴子咋还没回来呢?我赶快穿上衣服去找。你们都不知道,我老伴子穿什么衣服出去?穿线裤、睡衣。那个睡衣是大雲新给拿来的,一个大红睡衣,人家就穿着睡衣,戴着口罩、戴着帽子,搁那个小山坡上站着呢,看人家那些小孩儿人家都拿那个小爬犁打滑出熘儿,他搁那儿站着看热闹呢。你说冷不冷啊?你说这个冷天穿着线裤、穿着睡衣就出去了。

所以现在我出不去吧,也希望大家能理解,我必须得把我老伴子照顾好。因为什么?快到半个世纪的一对老夫妻了,快五十年了,是不是?我俩一九六六年结婚到现在,这不快五十年了,还没到金婚呢,到五十年不到金婚了嘛。那他现在这种状况,我既不能离也不能弃呀,老伴老伴嘛,到这个时候就是伴嘛,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必须得把他照顾好。所以现在我就两项任务,一项任务保证我老伴的安全,时时不离他的身边;第二保证我老伴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别整得窝弄吧唧的。因为我老伴他爱干净、爱利索,那不能因为他这种状况了,就让他埋埋汰汰的了,那不行。所以现在,我是每週给我老伴洗一次澡,就这样保证我老伴清清凉凉、利利索索的,这就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是不是?应该做的。

作为夫妻,你不可能你好的时候,怎么都好,他有毛病了,你就弃之不管了,那做人不应该是这样做吧。况且是我老伴儿原来身体状况就不是那么太正常嘛,大家都知道。我说对於我老伴儿不能拿正常人的眼光去要求他。我对我老伴儿说,我对你照顾的行不行?「行,挺好」。我现在的心态是什么心态呢?没有把我老伴现在目前状况当作我的一个思想包袱,这可怎么整?你说就我们俩。有时候我说,咱们是俩人一狗哇,就这么紧密相守哇。他听这话他呵呵笑,真是这样的。

我现在的心态就是,我把照顾我老伴当作一种乐趣。有时候我说,老伴儿逗你玩儿。那个马三立不有个相声叫《逗你玩儿》吗?有时候我一逗他,完了我老伴儿说,「你又逗我玩儿」,我说对呀,咱俩就是你逗我玩儿,我逗你玩儿呗,一天乐乐呵呵的就逗着玩儿呗。生活就是这样,你这种心态吧,我就不觉得苦啊,我累啊,我多不容易啊,我自己一只胳膊啊,我还得照顾我老伴子啊。说实在的,我去年胳膊摔坏了到现在,不是那么太方便,大事不影响,但是就是这只胳膊一直是使不上劲儿。就是上高啊,够点什么,这个胳膊可能就差一些了,我就得蹬着梯子上去够。有时候大雲说,刘姨啊,你可别登梯子上高,你再摔着,你有啥活我来整。那居家过日子,她也有她的家,那我不能把她老守在我这儿啊。所以我现在我和我老伴我俩真是配合得挺默契。

我就用这个例子来说什么呢?就说明,你的心定了以后,可能过去你认为非常苦、非常难的事,你现在你把它变成一种很有趣儿的事了。

我现在我觉得一天哄着我老伴儿挺有意思呢,他是我的伴儿,我是他的伴儿。反正我现在关心的就是时不常问问我老伴儿,你别的都可以忘啊,你就一件事不能忘,你知道什么事吗?「阿弥陀佛」,他告诉我。我说你忘没忘?「没忘」。我说你现在用什么方法念?「老方法,双保险」,他跟我学,「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我说你用这种方法念习惯,那你就用这种方法念。你说,一样的事情,如果搁三四年前,我肯定非常苦恼,哎呀,这可怎么办?我怎么能照顾他呀?三四年后的今天,我是另外一种心态,真是很快乐,我没有把我老伴当作一点点我的包袱、我的负担。

每天早晨我起来,他就起来了。我每天两点钟开始听老和尚的光碟,我放的时候我不招唿他,说你也得听,他听就听,不听就不听,但是我觉得他肯定不可能是一点不听吧。所以他每天在念佛,他这个没忘,我不担心他。我老伴儿跟我说几次,说老伴儿你别担心我,我知道你关心我,你上哪儿去,我上哪儿去,你别觉得你去好地方了,我去不了。你去那个地方我肯定能去!他说你知道吗?我就不告诉你。这个海贤老和尚光碟,他听没听?你要没听他这话怎么能说出来?他说海贤老和尚不说嘛,他啥都知道,但是啥都不说,我也知道我也不说。我当时想,你赶上海贤老和尚了,你也知道,你也不说。我说,不说对,那你就不说。他说我不告诉你。我说你不告诉我就不告诉我。你说两个人生活得很有趣,原来的苦现在变成了乐了。那因为什么?全是阿弥陀佛,真是佛力的加持。

如果我遇到任何情况,比这还严重的事还大的事,我都能够做到如如不动了,那个定就应该是我理想中的定了。但是从现在开始,我需要继续努力。现在可以那样说吧,一般的境转不了我心,我不会动的。但是遇到大事了,是不是还能够定得住?那必须得经过事儿,不经过事儿谁也不能打保票。不经过事儿,没事儿的时候觉得挺好啊,我外面的环境干扰不了我了。但是遇到事儿了,可能你那个心没有大动,大概也有小动。到什么时候你连小动都没有了,那就是大定了。那种定可真是纯粹的定,到那种定可能你就大彻大悟了,现在咱们只能先体会到那种一点小定的那点甜头,大定的甜头咱还没享受到呢,慢慢来。

所以说,身定了,心定了,智慧它就生了。

那不是,先是守戒嘛,然后得定嘛,得定以后开慧嘛,这三位一体呀。那现在如果是,你身也定了,你心也定了,那你后面那部分自然智慧就开了。

智慧开了,是一种什么感觉?就是自在,用这两个字是最贴切的,就是自在。怎么个自在法?无忧无虑。

你说一个人,如果活得成天忧虑这个、忧虑那个,痛不痛苦?累不累?如果一个人到了无忧无虑的那种境界了,是不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我们同样都生活在这个世界,为什么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自在,有人活得痛苦,有的人活得那么累?境界不一样。

所以,学佛应该是注重灵性的提高,不是灵魂。

灵魂是迷惑颠倒的你,灵性是那个真你。所以我们学佛,心定到什么程度?你灵性提高,有利於你这个智慧的现前。我们的智慧都是一样的,不是张三有智慧,李四没有智慧。不是的。

因为智慧从哪里来?从自性里来,它是自性本具的。

你不多,我也不少,真是这样的。到你到那个境界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原来你有宝,我也有宝,我那宝一点不比你少。实实在在的话。我现在的感受不是太深,稍微接触那么一点,沾了一点边,体会到了那么一点点的快乐,我已经觉得我真是幸福,我真是快乐。如果真的那种大彻大悟了,你那种快乐,那用语言没法形容。但是我现在真的告诉大家,那种境界只有你达到了那种境界,你亲身体悟到了,你才能够坚定不移地说,真是的,我为什么原来不知道,我为什么原来不那么相信。你体悟到了之后,别人让你不信那都不可以了,是不是这个道理?

所以今天我给大家说的这个题,「见异思迁事无成,身定心定智慧生」。

那你智慧生了,你办啥事都成,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嘛。大道至简。

一点不復杂,一点不麻烦。就看我们怎么学的,路是怎么走的,佛是怎么学的。学对了,路走对了,这些我体悟到的,你能体悟到,我没体悟到的,你照样也能体悟到。我们大家都是学佛之人,所以把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有助於我们今生能够了生死、出轮迴,去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儿,有时間再接着聊。谢谢各位!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刘素云       心定智慧生)(五明学佛网:刘素云       心定智慧生)  

 刘素云:真正的修行人,一定是少言寡语 

 刘素云老师:知道自己的过失、习气就是开悟 

 刘素云:对任何人都要谦虚恭敬,不得傲慢无礼 

 刘素云:我们念佛了吗?没念佛呀! 

 刘素云:一个人一生最快乐的是没有冤家,没有对头,没有对立 

 刘素云:佛教讲的“八风”是什么? 

 刘素云:愿力要是超过业力,业力就不起作用 

 刘素云:有些同修在日常生活中面对境界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刘素云:老实念佛,念佛成佛 

 刘素云:八风吹不动智慧在心中 

 刘素云: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下) 

 刘素云:佛法要会用 当下就受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