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菩提大道的障碍


   日期:2015/1/16 18: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道禁」,就是戒律,「望西云:为佛道故,制禁诸恶,谓之道禁。故勿犯道禁,即六度中之戒度也」,持戒波罗蜜。为佛道,为了我们这一生要想成佛,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成佛之道。成佛之道,这里头有许多障碍,必须要认识。所以佛给我们制定很多戒条,这些戒条都是菩提大道的障碍,你认识它,你别去惹它,你就顺利通过了。

这些戒条里面的根本戒就是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一切戒律的大根大本。十善里面讲身口意,五戒里头也是讲身口意。前面第三十六品,我们学过的,「浊世恶苦第三十五」、「重重诲勉第三十六」,这两品讲得很详细,经文上是说的五戒。祖师大德给我们的注解分析得很清楚,五戒里面的饮酒戒,里面的内容包括了意业的贪瞋痴。所以这部经上讲的五戒是圆满的十善,因为酒醉犯贪瞋痴。

所以,我们选择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段经文,做为我们的晚课必须读诵的经典,这有道理,每天提醒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时时刻刻提醒我们广植德本。广植德本,专念阿弥陀佛,就是广植德本,这一点认识的人不多,认识真干的人很少。这是什么原因?章嘉大师说的,只要没有落实,你对于经文这句话就没有透彻理解;如果透彻理解,哪有不干的道理!

要知道人的寿命很短,纵然活到一百岁,也是一弹指之间,所以每分钟、每秒钟都非常非常可贵。应该把时间拿来干什么?念佛,不要有任何的念头,任何的念头都是妄想、都是杂念。念度众生也错了,也是个杂念,为什么?度众生是个缘分,有缘一定要做,没有缘不要去攀缘。为什么不去攀缘?我们自己没有成就。什么时候可以攀缘?我们到极乐世界成就之后,可以制造机会、创造机会。

现在自己还没有成就,自己没有成就,把度自己摆在第一位,这是正确的;自己已经有成就了,是把度众生摆在第一位。凡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包括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菩萨,都是把度众生摆在第一位。为什么?因为他们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同居下下品也是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是普通人。在极乐世界,同居土、方便土没有真正得到,但是得到老师的加持。老师的威德、老师的光环,今天讲老师的磁场,你就跟明心见性的菩萨智慧、神通、道力平等,所以你可以广度众生,没有妨碍。

这就是一切法门,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念佛法门,一切诸佛剎土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极乐世界,道理就在此地。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空的,佛号是真的,极乐世界是真的,我们要求真的,要把假的放下,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心量要扩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量大福大。世出世间谁的福报最大?佛最大,为什么?佛的心量大。我们要发佛的心量,要什么都能包容,福就大了,福大智慧就大。中国古谚语有所谓「福至心灵」,福报现前,人忽然聪明了,有智慧了,这就是福跟慧有连带的关系。智慧大了福报也大,福报大了,智慧也现前。

修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的人,福报最大,智慧最大,得肯念。一天二十四个小时,我念几个小时?黄念祖老居士往生前给我们做榜样,给我们表演,这是他告诉我的,往生前六个月,每天念阿弥陀佛十四万声。他是追顶念佛,念四个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接着念,一天十四万声佛号,念了半年,他往生了。这叫什么?分秒必争,绝不含糊,往生的时候,瑞相、境界都稀有。

「忍辱者,忍度」,非常重要,修净土,求往生,什么都能忍。世间人为什么不能忍?他没放下。真正肯放下,忍辱就圆满了。不肯放下就是不能忍,为什么不能忍?没看破,以为这个世间法是真的,放不下。如果知道万法皆空,《金刚经》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真话,这不是假话,我们一定要把它记住。所以,放不下的时候是没看破,真看破了没有不会放下的,放得愈多你愈自在。统统放下了,就是过佛菩萨的生活,那就是方老师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不犯道禁,世间法里面,《梵网菩萨戒经》教导我们两条重戒,过去李老师常说的,时时刻刻提醒我们,「不做国贼,不谤国主」,这个重要。如果要犯了,对不起释迦牟尼佛,决定要遵守。另外两句是《优婆塞戒经》,在家居士受的菩萨戒经,「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国制是国家的法律,决定不能够违犯。这是佛弟子必须要遵守的基本的大戒。个人修身、积德,那就是不犯十恶,勤修十善,五戒、十善、六和、六度。净宗是普贤法门,我们这第二品品题「德遵普贤」,所以知道净土是普贤法门。净宗的修行人都是普贤菩萨,那得要落实普贤十愿。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八三集)2012/8/22 档名:02-037-048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       障碍)(五明学佛网:菩提       障碍)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大慈大悲愍众生,成就无上菩提道(2004年观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成道是成的菩提大道(2006年释迦佛成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