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定弘法师:万般將不去,唯有业隨身


   日期:2015/1/12 21: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经文上讲『心劳身苦,如是至竟』,就是讲终身劳苦,直至寿命终尽。现在真的看到太多的人都是这样,一天到晚身心都不安乐,心也累、身也苦,拼命地去赚钱,然后拼命地去享受,享受也是苦。就好像人吸毒一样,吸一些了还想吸,一下不吸,他苦得受不了。这个欲望就是这样无止境的,愈追求欲望愈浓,逼迫身心,直至寿命终尽,完全成为了一个欲望的奴隶。追求財、色、名、食、睡这五欲,自己没办法控制自己,像疯狂的野马一直在飞奔、在追求,甚至明知前面是深渊了,牠也不能停住脚步,最后坠入无底的深渊。他得到了財富,其实自己並没有真正享受到。在追求过程中,他所得到的只有苦、只有累、只有烦恼,他从来没有享受过什么是真正的快乐,这种人好可怜!

《嘉祥疏》里头,这是吉藏大师他对《无量寿经》的註疏,讲「无一隨者,神识孤游戏,財留在自界」,这就是「万般將不去,唯有业隨身」。真正要死了之后,身体都带不走,只有自己的神识非常孤单,自己走,在这三界六道里面游歷,隨业受报。造作善业、恶业,到善道、恶道去消受,如果他不肯施与,爱保贪重,那决定是墮三恶道。自己追求来的財產,房產也好、金银珠宝也好,家里的妻妾儿女这些统统得留下,一个都带不走,伴隨你去的就是你的业。「生平所作善恶之业,及所感祸福之果,则不相捨离」,善恶业感得福和祸的果报,这叫「追命所生」,『善恶祸福,追命所生』。

所以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要有智慧,带得走的,我们要努力的积累;带不走的,要赶紧放下。你看你这些財產,身体都带不走,那你不放下怎么行?你不放下,你为它要造业,你带得走的是你的业,那何苦来?

所以既然说带得走的是业,唯有业隨身,那我们要造什么业?要造善业、要造净业。善业和净业有什么不同?善业是做利益社会、利益眾生的事情心里有执著,认为我在做善事。他没有做到三轮体空,心不清净,留印象了,这就成为善业。善业的果报將来在人天,在人天是消你的善业的,在三恶道消你的恶业的,反正总离不开六道轮迴。要离开六道轮迴,我们要修净业。净业是讲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不仅恶业不造,我善业都不造。这个不造,不是说我什么事都不做了,还是要做,对社会、对眾生有益的事情要努力的去做。但是做了不执著,不放在心上,做了好像没做一样,这叫「作而不作,无作而作」。不求未来的果报,更不求眼前的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只求什么?这一生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只求这一桩事情。

恭录自『净宗根本戒』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三集)  2012/5/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68-001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弘法师       业隨身)(五明学佛网:定弘法师       业隨身)  

 定弘法师:如何降伏YIN欲 

 定弘法师:虽YIN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 

 定弘法师:YIN欲伤身 

 定弘法师:想求生净土,要伏YIN欲 

 定弘法师:表哥患脑血管瘤,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定弘法师:佛制不饮酒这条戒,是防止我们犯前面四条根本重 

 定弘法师:酒​有十过 

 定弘法师:深信因果,​求生净土 

 定弘法师:遇到重大问题,念观世音菩​萨是否比 

 定弘法师:用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他们就得到​ 

 定弘法师:最重​要是心出家 

 定弘法师:早晨一小时念佛、拜佛、想佛,是用念佛机代念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