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大安法师:离开五欲才能保持正念


   日期:2015/1/6 20: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安法师讲解:

    法藏菩萨表示,他要在完成大愿的过程当中首先要离欲,离开五欲。大的方面来说,欲就是代表五欲;狭义地说欲,就是YIN欲。你不能带着欲望去谈大愿能不能满足的问题,一定要离欲,这是起码的前提。那一切欲望当中,这个YIN欲是最大的一个烦恼。

    有一部经是《释迦文佛本初发心经》,是谈释迦牟尼佛他最初怎么发心,发菩提心的,跟这个有关系。是在无佛的时代,有一位国王,叫光明王,其他的小国王就为他进贡了一只小白象。一般象里面以白象作尊贵。那这个国王就让象师,驯象师来驯服。经过几年的驯服,这个这只白象非常柔顺了,非常听话了,供国王坐乘不会有危险了,所以就让国王春游的时候乘着白象去踏青。就在这个过程当中出问题了,这只白象就闻到了母象的香气,就发情了,发情就猛跑,就朝着母象的那个方向跑。那国王坐在上面这一下就有点惊呆了,因为它都是穿森林。森林里有那么多的树木,它就那么猛跑,那这个国王的生命就有危险了,怎么也控制不住。控制不住,还算这个国王急中生智,看到都有一棵大树,树干横起来,比较粗,他一跃就抓住了那个树干,离开了那只白象。离开白象,大臣一看他吊在树上还蛮高的,赶紧来救他,好不容易把他救下来,那只白象也跑得无影无踪了。

    国王这么一惊吓,一回朝廷把大臣召集起来:出现这个事情该结何罪啊?大臣说:出现这个事情那要斩首啊。那就要把象师抓过来。象师就说自己冤枉,他说我没有欺君之罪,象确实被我驯服了。正好那只象可能在外面转了一圈,想想还又回来了。象师就告诉国王,你看我有没有驯服它。象师就烧了一块炽热的铁丸,烧得高温通红,就把这个铁丸就放在这只象前面,说:把它吞下去,不吞下去就用本法来治你。白象一听,它琢磨一下,吞铁丸子下去死还干脆利落一点,用本法来治可能更痛苦一点,所以这只象就把这个炽热的铁丸吞下去,一吞下去五脏六腑就焦烂,马上倒地死亡。

       这个行持一出来,这个国王就觉得这位象师还真的是驯好了这只象,但是就不理解为什么还会出这个情况。那个象师就回答:是这只象“心有YIN欲重病”。这个YIN欲的势,一发作起来,我也没有办法预料,谁也控制不了。而且不仅是象,一切众生都有这个YIN欲重病。那一切外道他修苦行,或者说就是离开这个YIN欲,他没有办法解决。修苦行的仙人,他可能一听女人的歌声,他都心里就醉动,就飘动。或者有的人就采取纵欲的方式看看能不能离开,或者再用出家的方法来,想免这个YIN欲的大患,都拔掉不了这个YIN毒树的根。这个象师说了这一番话。

      这个国王一闻就很恐怖啊,说难道就没有一个能够讲法,能够把YIN欲这个毒根拔除的人吗?这个象师就说,传闻有大圣人佛陀,得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金色身。这佛能了知YIN欲生灭之道,慈愍众生故,而为说之。报告了这桩事情。这个国王一听,马上下床,右膝着地,合掌发愿,希望自己用如法治理国家,以所有的福德回向,以后当得成佛,治一切众生YIN欲重病。所以众生最重的烦恼就是YIN欲,三界轮回的根本也是YIN欲,所以一个具有大的志向的菩萨首先要离欲。

      这个欲,除了色欲,还有声,色声香味,这个五欲,有的人也会执著这个歌声的美妙。五百仙人在雪山打坐,听到一个歌女沐浴的时候唱歌就失去禅定了。

      还有这个鼻子闻香啊,它也是一个欲。说有一个莲华池长了很多的莲华,香气芬郁。这莲华也有一个池神。有一个比丘在那儿经行,经行一闻到那个莲华,觉得这个莲华很好,莲香很好闻,就生起贪著之心。这个池神就马上出来呵斥他,说:你怎么在这里偷我的香啊?这个比丘说,我就在这里经行一下,我没有,我怎么偷你的香啊。正在说的时候,另外一个人过来了,一到这个莲池里面,就采了很多的莲华、莲叶,把那个莲池搞得一片狼藉就走了。这个池神也没有出来干预,那个人就走了。这个比丘就发话了,说我在这里就是经行一下,你就呵斥我偷香,刚刚那个人把你的东西全都拔掉了,你怎么一声不吭哪?这个池神说,你是一个修道人,就好像一件干净的衣服,沾那么一点污点都非常醒目。刚才那个人他本身就是不修行的人,业障深重的人,就类似于一件肮脏的衣服。肮脏的衣服再沾点污点也看不出来,你跟他计较什么呢?就让他拔了就走吧,但是你不行哪。所以贪嗅这个香也不行。

      这个味,五欲,这个舌头对这个味觉的这种贪恋。现在不是有《舌尖上的中国》吗?这个舌追求这个味,也是与生俱来的烦恼。我们佛门常常讲个公案,有个沙弥就是爱那个奶酪,爱奶酪之后,以后死了以后就到奶酪里面做虫了,他就离不开这个奶酪了。有一天,大众僧正在吃奶酪的时候,有一个证果阿罗汉就告诉他,注意里面那条虫是一个沙弥,你不要吃下去。

      再就是触,接触身体。上次讲的那个独角仙人,可不就是在那个美女帮他沐浴就YIN欲心发起来了?

      所以这些五欲,尤其是YIN欲,一定要离开,也就意味着法藏菩萨发愿我要生生世世出家,持比丘戒,持戒精严,离开五欲。离开五欲才能“深正念”,这就是你有戒,离欲之戒你才能得禅定,你在禅定状态当中才能保持正念。

     正念如果从小乘法来说就是三法印了,四念处了,这个苦、空、无常、无我。不要执著现象界的缘起法为真实,一定要观照它的苦、空、无常、无我。在大乘法的正念就是契入到诸法的实相。这些有连带关系,如果内心有欲望,五欲很炽盛,你一定没有正念,一定会带动我们多生多劫的烦恼、业力的种子。五阴炽盛,那通身都是烦恼,通身都是业力,还能有一念的正念吗?所以我们看内心还有很多的欲望的这个机,这个种子,所以我们里面是妄想杂念纷飞,很多的念头都不清净。所以要使自己的念头是正念、净念,就一定要有离欲的功夫。离欲就一定要持戒。

      好,有这个戒定的功夫,你才能够生起净慧。这个净慧,就是般若智慧,清净的智慧,这就是“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这就属于戒定慧三无漏学。法藏菩萨圆成大愿,也离不开圣道门,也得要修戒定慧三无漏学。那有般若的空慧,身口意三业随智慧行,这就在修梵行,一切清净,趋向涅槃。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大安法师       五欲)(五明学佛网:大安法师       五欲)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七觉悟 五欲过患觉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四部分 结语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三部分 修行中需要注意的十二条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二部分 略述信愿行 

 大安法师:一函遍复讲记 第一部分 背景资料的介绍 

 黄国达居士:大乘佛法对五欲的态度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要有真诚心 

 大安法师: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方法念佛 

 大安法师:简单才美 

 大安法师:凡有愿者 终必能满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对国学推广志愿者的开示 

 大安法师:通途与净宗菩提心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