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念佛人的主心骨


   日期:2015/1/5 19: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杂志  文/空慧

念佛人很多,却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活得心满意足、欢喜快乐。为什么天天念佛,却不能知足、欢喜地生活在世间,做一个弥陀的孩子——“欢喜菩萨”呢?

如果一个念佛人,生活没有“极乐主心骨”,不知道一个念佛人生活的重心放在何处?究竟应该关注些什么?又该释怀些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样的念佛人,虽然也念佛,却很难得到念佛的回报法喜充满。

如果您是一个念佛人,每天也念佛,却不能够活得知足、欢喜、自在,还是和普通不学佛、不念佛的人一样,生活处处都很烦恼、很矛盾的话,就要好好检讨自己:我想要的,我所期望的,究竟是什么?

作为一个念佛人,生活的“主心骨”有以下几点:

1.尽人事,听天命

每天都该关注的是自己有没有尽到为人子女、为人夫妇、为人父母、为人下属、为人上司所应尽的职责?念佛人的欢喜,应该来自于——“我有没有尽责”?如果自己已经尽责,那就没有遗憾,理当欢喜;如果没有尽责,那就要好好地检讨、反省、忏悔己过。

如果能把心用在“我有没有尽责”这个问题的检讨、忏悔上,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计较自己的“得失”,去计算自以为的“回报率”,去考量值得或不值得了。一个念佛人,但求尽责,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及回报率,那他怎么可能有烦恼呢?

2.求现在事事顺意?还是求临命终自在往生?

阿弥陀佛要帮助一个念佛人自在往生极乐世界,也不可能打破因果规律,把不属于这个念佛人的福德凭空“度”给他。所以阿弥陀佛的加持,肯定是帮助一个人念佛消除罪障、保留福德。

作为一个念佛人,如果不能深信因果,不愿接受自己本应有的恶报,妄想转恶报皆为善报的话,岂不是与阿弥陀佛的初衷与加持背道而驰了吗?你愿意现在消耗福德、为临命终保留罪障?还是愿意现在消耗罪障、为临命终保留福德呢?

如果念佛人能体解佛心,一心求往生的话,罪障现前,他怎么可能还会生烦恼?他怎么还会一心求逆转顺?他怎么可能不愿消罪障,而愿消福德,把罪障积累起来在临命终起障碍呢?

真念佛人,求的果真是往生,一定不会排斥罪障现前。反过来,排斥罪障,一心求现世安乐的,就是心口不一的念佛人。

3.谁都比我有资格拥有更多

普通人看到别人得一点好处,总是心里嫉妒,觉得别人不该得,觉得该得的是自己,为自己不平。所以普通人的生活,处处是烦恼、是不平。心不平,怎么能活得欢喜、自在呢?

念佛人,与此正好相反。因为懂得忏悔己过,所以明白自己罪孽深重,所以谁比我好,那都是应该。所以看到别人好,不会嫉妒,不会心生不平,反而很随喜,更加忏悔自己的罪业。

因为念佛人心里没有不平,不会嫉妒别人的好,不会觉得自己就该事事都强于人,所以活得轻松、快活、知足。

4.不算计

念佛人有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聪明。

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表现出来的“小聪明”是处处会算计。算计我得多少,你得多少,他得多少?算计货品是便宜还是贵,是物有所值,还是物超所值?算计付一样的钱,我得挑好的!算计我能占多少便宜,我占了多少便宜?算房子、票子、车子;算我的父母、我的先生太太、我的儿子女儿应该要怎样、不要怎样;算计工资多少、银行存款的数字多少……所以普通人活得又累又不痛快!

念佛人应当与此截然相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是“大智若愚”,不懂算计,不会算计。别人算计“得”多少,念佛人算计“付出”多少;物品是便宜是贵,念佛人心里没概念;物品好坏,念佛人没想过要挑;哪里有促销、减价,念佛人不关心,所以一概不知道;房子、票子、车子,有无皆不执著;我的父母、我的先生太太、我的儿子女儿种种“应该”、“不应该”,都在生死大事前化为乌有,念佛人没空去思虑、去算计、去打算、去安排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工资多也知足,工资少也知足,多少都没概念;银行存款多少,从来不记得……

念佛人,因为不懂算计、不会算计,因为一切不记挂,反而自在。

5.只求往生,不求“人往高处”走

普通人都喜欢农村进城市,中国去海外,念佛人因为心满意足,所以安身立命,哪里都是极乐。普通人喜欢做领导,不愿做下属,喜欢拿高薪,少了不开心。念佛人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拿得多还是拿得少,皆无所谓,唯一计较的是——我尽责了吗?

尽责了,做底层、拿低薪,很好!没尽责,做高层,拿高薪,更要忏悔己过!

6.了的是自己的生死,旁人一切与我无关

自个生死自个了,念佛人只知道了自己的生死,不知道去管别人闲事。别人是善、是恶、是是、是非、是好、是坏,在念佛人的心里,都是佛菩萨示现来度化自己的,关键是——我能不能从中学到什么,改正什么,因此能了我自己的生死?

人人都关心、挂碍自己的家亲眷属,身陷家庭一堆是是非非、亲亲爱爱中不能自拔。念佛人知道这是最大的障碍,“了生死”就从此处着手。只问我自己对家亲眷属应尽的责任是否尽到?其余一切与我无关。

该怎么生死,还怎么生死,谁能管得了谁?念佛人以自己的“生死大事”为最重,以“尽责”为次重。因为不控制,所以自在;因为不挂碍,所以潇洒。

7.听从阿弥陀佛的安排做“老实人”,没有“选择”,从不做“选择题”

念佛人基于顺利往生净土所发的意愿,必定与一个贪生怕死、贪婪善报、不愿受恶报的生死凡夫所发的意愿有大不同。没有智慧,怎么知道何为最好的安排?所以念佛人很老实,一切听从阿弥陀佛的安排,没有自己的喜好。怎么样安排,都好,都是为了让我尽快往生极乐。这样,人生路就简单多了!

普通人总是面对一大堆的“选择”,很喜欢做“选择题”,可选择完了注定的结局是反悔。而念佛人则不然,任由阿弥陀佛安排,因为不善于衡量利弊、得失、多少,所以从来没觉得自己有面临选择,往往在眼前的都只是一条道直通下去。无所谓做什么选择,也就无所谓有得失、有利弊,也就从不反悔、后悔,所以活得义无反顾,所以活得踏实!

经常面临选择的人,肯定不老实、不安分!真正老实、安分的念佛人,从来没有遇见过“选择题”!为什么普通人活得不知足、烦恼、矛盾、不自在,而念佛人却能活得知足、欢喜、自在?很简单:反一反,就对了!

念佛,却活得不知足、不欢喜、不自在的念佛人,以上七点,自我反省:我的生活,像一个念佛人吗?常欢喜,常自在吗?唯有找到自己的不足,积极面对,认真改过,才能得到念佛本该有的种种“好处”,才能真正当下就体验到极乐世界的快乐无有极。

人家碰面就诉苦、就埋怨、就指责他人,天天分享生活中的不满足、生活中的烦恼、生活中的不平、生活中的矛盾。而诸上善人聚在一处所做的分享,只有生活中的知足、生活中的欢喜、生活中的自在、生活中的忏悔、生活中的感恩。区别就在此处。

有句话说得好:平日修持好伪装,生死面前难掩饰。

其实又何必要等到临命终、生死面前,才知道一个念佛人信愿心是否真切。日常生活里头,一个念佛人,是活得烦恼,还是活得欢喜?是活得憋屈,还是活得心满意足?是活得处处束缚、挂碍,还是活得自由自在?这些哪里是能伪装得了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念佛人)(五明学佛网:念佛       念佛人)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人生为何要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