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由业报谈净化心灵


   日期:2014/12/26 8: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何谓业报:
  业是一种造作、行为,是由人的意志力来推动的。亦即业包括一切语言、行为以及心念。言语、行为以及心念,简言之,就是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累积形成业力,业力成熟,及招感苦乐的果报。例如水忏的缘起-悟达国师的故事。悟达国师在过去世当袁盎时,与晁错同朝为官,因谏言害晁错在东市受腰斩之刑,而与晁错结怨,晁错含恨了十世,等了十世,一心一意就是要向袁盎报仇。佛经云:“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又云:“人死后,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水忏中亦说:“非空非海中,非入山市间,无有地方所,脱之不受报。”由上可知,有业必有报,业是因,报是果。作好事,种好因,得好果报,因果是不昧的。
  二、业报何时受报?有三种情形:
  1.现报:现在作善作恶,现身受报。例如:常微笑迎人,自然人见欢喜;平常与人广结好缘,遇到困境时,大家都会主动帮你。
  2.生报:此生作恶作善,来生受报。例如:受持八关斋戒,即有来世尊贵的果报(十二种好处之一)。
  3.后报:过去无量生中作恶、作善,此生受报或未来无量生中受,亦即现在或未来要承受过去世所造的因。例如:悟达国师故事。
  古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就是“后报”;“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就是“生报”的最好写照。所以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可是我们作善事,往往没有耐心持续等到善的业力成熟,加上眼光也看不够远,真是可悲!
  三、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业报可转变
  由以上二点我们已经知道有业必有报,那已经造恶业了怎么办?是不是从此坐等静候业报来临呢?现已在承受业报的人,是不是要认命的永远苦下去呢?不是的,业报是可以转的,并非宿命论,因为今生的努力造善业可以改变来生的果报。已造恶的,可藉由行善转业报,因非一切业悉有定果。现受报的,亦可藉由行善转业,成为定业中的不定业。业如不能转,修行就无意义,也无解脱可言。涅盘经卷29师子吼品第23云:“一切圣人,所以修道,为坏定业,得轻报故,不定之业无果报故。”又云“一切众生凡有二种,一智人,二愚人,有智之人,以智慧力能令地狱极重之业现世轻受,愚痴之人,现世轻业,地狱重受。”又云:“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由此可知,有业必有报,但报果非定果,是可转变的。
  明莲池大师所作“戒杀放生文”中讲到一则护生行善的故事—有一沙弥,师事一僧,其师已证果,知沙弥七日当死,乃令还家看望其母亲,七日后再回来。七日后,沙弥回来,其师觉得奇怪,于是入定勘察,发现沙弥回家时,路遇群蚁,为水所漂,即以竹渡之,皆得活。沙弥以救群蚁之善行而得高寿,改变了原只能再活七日的(业报命运。)
  佛法真是圆融,让造恶业的人有机会转坏果报成重罪轻受或不定受报,所以曾经为恶、做错事的人,或现在贫穷困苦、顽疾缠身的人,请不要当愚人放弃自己,要当有智慧之人,好好行善,未来人生一定会更新、更好,得到善果,因为非一定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业报是可以转变的。
  四、业报与净化心灵关系
  1.业报之根来自于意念
  我们做的事、说的话,一切造作皆是由我们的意志来推动。譬如我们的相貌、个性、习气(正报)以及在世间所依靠的环境,包括家庭、国家和工作读书环境等(依报),皆是由心念推动而造作的善恶言语行为累积形成业力所感报的,所以转变业报要由心下手。
  2.净化心灵得好业报
  要得好业报,就要起善念作善事,要起善念作善事就要从净化心灵下手。故八大人觉经云:“心是恶源,行为罪薮。”又佛经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由此可知,净化心灵直接影响我们是否有好的业报。
  五、净化心灵
  1.内修(省)—观照
  A.对自我,于四正勤勤下工夫;忏悔改过。
  B.对众生,培养四无量心之悲愿。
  四正勤:
  a.已生恶令断灭。
  b.未生恶令不生。
  c.未生善令生起。
  d.已生善令增长
  四无量心
  a.慈无量心:愿给无量的众生得快乐。
  愿给众生得无量的快乐,
  b.悲无量心:愿拔除无量众生的苦恼。
  愿拔众生无量的苦恼。
  c.喜无量心:见无量众生离苦得乐,
  心生欢喜
  愿给众生离苦得乐,心生欢喜。
  d.舍无量心:能舍掉对一切的分别执著。
  本具佛性,恢复本性。
  起任何念头,做任何事,以四正勤、四无量心关照、督促自己断恶生善,提醒自己对众生之悲愿,使菩提心愈来愈广阔。
  2.外修—实践
  A.依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141愿而行
  此乃文殊师利菩萨教导在日常生活中,
  如何时时照顾自己之心念,如何时时起善念、
  发善愿。例:
  具佛像好当愿众生皆如普贤端正严好。
  见丑陋人当愿众生于不善事不生乐著。
  见无铠仗当愿众生永离一切不善之业。
  得粗涩食当愿众生心无染著绝世贪爱。
  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
  B.确实行善,日日不懈,不要一曝十寒。
  鼓励自己天天日行一善,或设定目标,
  一年行十善,并不以善小而不为。可依
  “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教袁了凡居
  士将每日所行,不论善的恶的都记在功
  过格里头,而且要统计反省,务必使得
  每日的善越来越多,恶越来越少。
  六、总结
  以四正勤、四无量心时时观照内心,净行品141愿应用于日常生活,功过格督促日日行善,注意不再造恶,久而久之,心灵自然净化,心灵净化即不再有恶念、造业,且念念是善念,更造善业、发善愿,业报自然转变成好的业报。
  最后,提醒大家,一定要信心坚固,深信自己有相当的能耐净化心灵改变自己的业报、改善生活品质、圆满人生,进而成就人间净土,更要坚持行之,不要一曝十寒。
  我们大家一起来努力,净化心灵,转变业报吧!阿弥陀佛!
  三宝弟子证梵
  九十一年五月十九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