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生命是无限的延伸


   日期:2014/12/21 19: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280期明觉 文:周小玲

  在俗世的眼中,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爱是无限的。

  因为爱,我们孕育了生命。生命就是爱的结晶,生命就是爱的延续。

  生命一代一代地繁衍下去,爱亦随着生命绵延不断。所以,爱是无限的。

  如果说,子女是父母的延续。那么;个体生命虽然有燃尽的一天,但爱的结晶∶「生命」却是生生不息 。

  因此;从另一角度来看,生命也是无限的。难怪传统的中国习俗很重视传宗接代。此外,传统的中华民族还很重视人格的塑造与承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

  我们知道,当人接收太多不良的资讯,这些资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态,而心态会直接影响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以,古代有所谓「孟母三迁」的故事,暗喻要选择良好的环境去培育下一代。

  中国的传统智慧与佛家的修行方法颇有吻合之处。

  在修行的方法上,佛家很重视种子灌溉的理论。种子指人的品性,分良好的种子及不良的种子。良好的种子例如:慈、悲、喜、舍、坚忍等。不良的种子有如贪心、妒忌、瞋恨等。修行的人要每天浇灌良好的种子,培育良好的种子;让未生起的鼓励它生起,给已生起的创造有利条件让它继续不断成长茁壮。对付不良的种子,要创造不良条件让未生起的不良种子永不生起;对已生起的不良种子要终止或削弱它的生存条件,让它不能继续生长。因此,佛家很重视观察自我的思想(念头)、情绪、行为等,佛陀有关「四念处」的教导就是一套很有系统的修行方法。2

  话说回来,当我们知道生命是无限地伸延下去,生命的素质亦会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无论是透过基因遗传,抑或透过文化传播。我们相信,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恰恰反映了这个群体的文化教育与修养。

  至於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如何影响国民的生活,则是不言而喻了。

  而佛家所讲的「共业」,且看今天一些发达国家面对的社会经济等问题,确实值得世人深刻地反思。

--------------
1. 引自孔子《论语》。
2. 出自佛教《四念处经》。巴利文翻译组学报,第二期第三页。二零零六年。香港:志莲净苑文化部出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