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已经受了五戒,但是为了工作上的利益,往往会犯妄语戒,欺骗老板与同事,内心感到不安,如何是好?


   日期:2014/12/20 1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戒学最重要的是要掌握纲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是戒;「自净其意」是定慧。你能将这两句话做到,持戒就圆满。恶的范围很大,不仅五戒里的杀生、偷盗、邪YIN、妄语、饮酒是恶,在大乘教法里,起心动念为自己也是恶。你为了自己工作上的利益破戒、犯戒,可见起心动念是为自己的利益。严格的讲,这种思想、观念、行为,是把戒的根都破坏了。大乘法中佛教我们,念念为众生,念念为社会,而众生的范围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佛为什么这样教人?因为自私自利的意念,是六道轮回的根源。破我执,六道轮回就没有了;破法执,十法界也没有了。

轮回的现象本来没有,是我执、法执变现出来的。如果这两种执著都有,就陷在六道里,苦海无边,永远不能出离。要想脱离六道轮回,把「我」舍弃,「我的利益」舍弃,没有我的利益,只有众生的利益,只有社会大众的利益,有这个思想,戒就有根。如果你处处自私自利,还有我执,纵使能持五戒十善,只是人天法,再向上没分。念佛往生虽然不需要断烦恼,但是要有能力伏烦恼。烦恼是什么?自私自利是根本烦恼,你要有能力伏住这个念头,使之不起现行,一心称念六字洪名,一心向往极乐世界,才能带业往生。如果控制不住自私自利的念头,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因此,要常为众生的利益、社会的利益着想,不要想自己的利益。一味只想自己的利益,你就脱不了轮回的果报。

《大乘无量寿经》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就是讲「五戒十善」。所以,我特别选这段经文做为晚课,用意是让自己每天反省有没有做到,这是持戒最低的标准,也是断恶修善最低的水平。如果没有做到,纵然发愿也不能往生。念佛同修有志在这一生亲近阿弥陀佛,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