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何处青山不道场


   日期:2014/12/8 7: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洪丕谟

“道场”,就是佛的所在地,佛的说法场所。我国佛教向有“四大名山”的说法。四大名山就是四大道场: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

当年,从谂和尚要去五台山求佛,这时有个高僧,意味深长地对从谂说:“天底下哪一处青山不是修道的道场?你又何必一定要策杖去清凉山(即五台山)朝拜呢?纵使你在五台山的云端看到文殊菩萨骑着金狮子现形,可是若用正眼来看却并非就此获得吉祥啊。”说完,那高僧随口吟诗一首赠送从谂道:

何处青山不道场?何须策杖礼清凉?
云中纵有金毛现,正眼观时非吉祥。

天下之大,处处青山,哪一处青山不是修道悟道的场所?哪一处青山没有文殊菩萨?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性自心,普及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在,即使是一屋之中,一榻之上,只要心安心清,就是道场,何必咬住一处不放,非要认为是只有到了五台山,才能够找到文殊菩萨呢?
佛在心中,太执著了心就不活,有失空灵,就和禅的超越自在,背道而弛。要是太执著了,思想就会胶结不化,纵使你来到五台山,看见了金毛狮子,文殊菩萨,那也并非就是好事吉祥了,因为这恰恰会窒塞了你的眼界,局限了你的意趣。

佛性无处不在,禅味无处不有。悟心是禅,真心是佛,佛和禅不在外界,而在心里;外界是五台山,现象是骑着金毛狮子的文殊菩萨显现。在外界现象和内心本体之间,本体禅佛是第一位的;若是把外界道场、菩萨看成为是第一位,那就本未倒置而离佛离禅,看来是近,却反而更远了。

所以说,随便是什么人,只要心里安着落空灵的禅趣,那末任你行云流水,走到什么地方逛到什么地方,青山处处,无非道场;否则即使天天拜佛,心里执著,万般挂碍,又与佛与禅,有何关系?

这真是,“何处青山不道场”,关键还是在一念之转,顿开茅塞。到了那时,你就获得人生的大自在、大逍遥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青山       道场)(五明学佛网:青山       道场)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一讲 无处青山不道场 

 圣轮法师:直心是道场 当下即是禅─ 浅释「禅」的真义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十四章 道场圆加行 三观齐妙功 

 楞严悲华法师:楞严禅师、慈宗及其道场简介 

 宋智明居士:《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道场尊像念佛正观第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梦参法师:庄严道场——释《华严经世主妙严品第一之一》节录 

 如瑞法师:道场宗旨 

 冯学成居士:漫谈《信心铭》 第三讲、建立人生的根本道场 

 妙祥法师:直心是道场——为僧众开示坐禅 

 宋元居士名家文集: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十(王子成) 

 宋元居士名家文集:礼念弥陀道场忏法卷第九(王子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