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鉴——做人的秘诀


   日期:2014/12/1 20: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忠、孝、悌、节、信、廉、俭、谦、抑、诚、改过、容过
 
忠:凡处事接物,能够尽心尽职的,都叫做忠。忠、在从前君主时代,是臣对君言,现在民主时代,是民对国言。今日我们说尽忠,即是爱国 。人能对爱国之道,尽心无欺,则举心动念,全不为自己身家起见。古来伟人能够造成大人品,大概都是从万死一生中来的。平日不避豪强, 不惜名位,或委曲济事而非阿附,或执法不回而非矫激,他们早已把此身献给了国家,所以凡所作为,都是忠的表现。

孝:孝是良心之本,人格之基。如果一个人对于父母不能尽孝,就可以断定这个人对于社会国家也不会有伟大的建树。因为忘本之人,天良已 丧,那个来的公忠之心,廉洁之德?所以世间不患无才干,而患无真性情,不患不能为人父师,而患不能为佳子弟。古人说得好“求忠臣必于 孝子之门。”这一片孝心,端的是在一家则一家平,在一国则一国平。所有一切服务社会公忠体国的公德,务要彻底的从孝道建立起来。

悌:骨肉、手足、是中国向来用以形容兄弟间亲切的名词,这实在是最适当也没有的形容。能够把这两个名词表示得恰好的,无过于法昭禅师 的诗:“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父母生来,本同一体,手病连足也痛,足病连手也痛,端 的是个同气连枝!人伦之中,朋友间的会聚是没有一定的;即父之生子,妻之配夫,极早也要在二十几岁光景。只有兄弟在数岁之内,相继出 世,自竹马游戏,一直到鲐背鹤发,相与周旋,有多至七八十年之久的。所以在骨肉之间,只该讲情,不该讲理;执了理便伤情,伤情便不是 理。耐些冲撞,让些财帛,旁言弗听,宿怨弗留,彼此恩意和洽,猜忌不生,天伦间的乐趣,实有非言语笔墨所能形容的!

节:节是夫妇之间共同需要的一种操守,是以调和感情为目的,节制性欲为方法的。影响所及,对于全社会的气节和风纪,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性欲,不仅饮食男女之欲,那骄慢、逸乐、残忍、忌妒等都是性欲里面的成分,凡放纵饮食男女之欲的,其他不良的欲自然会连带地发生 ;所以真正能够节制性欲的人,必定就是真正能够保全和发展个性的人。细寻历史,凡一社会多贞操妇女,同时必多重义轻利的男子,否则风 俗必习于欺诈。近时新说流行,情欲既求解放,令人遗憾,一面事事要仗法律制裁,一面各以巧伪破坏法律,世风日下。尽管听见礼教吃人之 论,却眼见不少妇女为今人所吃。人与人既难相处,国与国何能相安?须知女子所恃,不过十几年的颜色,半途被弃,怎易别嫁?从前男子固 多纳妾,但公然弃妻的还不多见;女子固多守贞,而男子为妻守义的亦不乏人。自古,从不主张青年孀妇守节自古法制亦没有对此加以强制的 。足见节原是男女间自发的道义。所望今后将从前片面的节,扩充而为男女双方都该遵守的。有了强毅贞固的父母,才有身心健全的儿女,一 再传而后,才有伟大人格的国民,来收拾这破碎腐烂的时局吧!

信:信即诚实无欺。和朋友相交,无论说一句话,共一件事,总要诚信相孚,才免凶终隙末。近年要在社会上办一件事,是不大容易了,手续 很麻烦!大一点的事情后面还要跟着一大批保证人、介绍人、律师、会计师之类;文件一大堆,又要添上些指模、签字、印章之类。这种科学 化,是不足傲的,也许是可耻的!人与人在办事上如此处处隔膜,与路路难通的苦处,都是人心陷溺,不讲信义的必然结果。要知道没有了这 个信字,不论世出世法,都行不通。佛经上说,“信如手,入宝山自在能取;无信,不能取。”这个信字,岂同等闲?一个人跑到社会上来, 倒要拿出谋事不忠、面誉背毁、缓急不周、负人财物等一套手段来对待朋友,看他伏戈矛于谈笑之中,设陷井于交好之际,自己以为是巧算, 只怕终归失算罢了!

廉:自古圣贤教人,无甚高远,只是要人不坏心术。人心都有个所安,安的是义理,不安的是私欲。古人千言万语,无非要我们在这自心欺瞒 不得处提醒作主。如果自私自得便要以不安为安,一到这个地步,廉耻顾不得,人禽的界限就分不清了。这一百年来,世风剧变,开始大家还 知道辨别是非,晓得点“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的道理。后来因为欧风东渐的结果,不知不觉地以新旧作标准,世人虽厌旧喜新,对于是非之 间,似乎心中还觉得有个痛痒。最近连新旧的界限也模糊起来,是非索性不要讲了,人心麻木到极点,于是廉耻扫地以尽!刘战山说,“世人 无日不在禽兽中生活,但以市井人观市井人,彼此不觉耳。”这就是眼前的生活写照!曾国藩说,“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哭,独举目斯 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获得,斯其可为浩叹者也!”当时情事,大类今日。世人不依本分,只道营求有益;不知非但 无益,倒把本分上该有的消损了。忠廉自守者,那本有的财,必会从他途正路中得到。一正一邪,在那安危之间却大有分别。何况行一件好事 、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当下便是个天堂地狱呢!

俭:治生之道,只须守一俭字。一切动用,朴素些,简单些安静快活,有什么不好?须知世间罪恶都从多欲中来。不俭则奢,奢则多欲,做官 的必贪,居乡的必盗,非至胡为速祸,败家丧身不止!奢用惯了,在物诱势迫之下,即使心想廉洁,也难自主,因此古人说,“俭是养廉之法 。”平日不取非分之财,不为外物所役,衾影无惭,泰然自得,再加上一勤字,非但可以丰家远罪,并且可以直道而行。古时雪峰和钦山同在 溪边洗脚,钦山见有菜叶,喜道,“此山必有高僧,可沿流寻访。”雪峰不高兴地说,“你智眼太浊,他日如何辨别人?他这样不惜福,为什么 要居山!”入山,果无名僧。可见不论在山出山,皆不可不俭。近代人与人的关系,几乎分不开了。一个人吃的穿的、住的,对于大众都会发 生影响。无奈人类欲望促进了物质的畸形发展,物质的畸形发展再促进人欲横流,这种循环式高速度推进,自作自受,人类是有得苦了!

谦:谦非止外貌卑逊,须是心存恭敬;常见自己不足,真能虚以受人。小人所短,只是见得自己许多是,所以刻刻怨天尤人。足见今人病痛, 大段是傲。古时象不仁,丹朱不消,都只为犯一傲字,便结果了一生。广义地说,凡是善行,都因义务心重、权利心轻;凡是恶行,不过权利 心重、而无义务心。所谓义务心,就是自己觉得还有个义务当尽,所以众善都含有谦德的意义在里面。由谦发动,对父母兄弟就是孝悌,对社 会就是忠信。尚书说,“潢招损,谦受益。”易经也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的一 卦,六爻皆吉。天道很简单,就是过分的要受制裁,吃亏的要受补益;世人对于谦德善行都知恭敬欢喜,对于骄满恶行都觉仇怒陷恨。则祸福 难说是天道,实是人情。虽说是天降、实由自作。可知讨了人事的便宜,必吃天道的亏。

抑:抑是屈而不伸。世事本来逆多顺少,败易成难。人要在世上磨练,美玉不治不晶莹,顽铁不炼不成钢,松柏不寒不挺秀,孤臣孽子不厉而 不达。孟子说,天降大任,必先劳苦拂乱,令他动心忍性。世上颠沛患难,正是磨炼英雄汉子的一大熔炉,能受的,便如松柏压霜雪而愈坚; 受不了的,便似夏草春花般的颓废了。凡大人物,都不是什么粥饭习气、软暖形态所能养成的。前贤说,“自胜之谓强。”人要自强,如不惯 劳苦的要强之勤劳不倦,总要令有一种强毅之气存乎其间。如当病境,便应消尽妄想,观破此身虚幻。现前极逆恶事,也许正是明师良友呢!

诚:古今学术的发明,都有一段真挚的精神在内,这种精神,就是个诚字。即使一言一动,凡传之后世的,无不仗有至诚,方能建立;稍涉及 名利心,便是虚假。大学说,“小人闲居为不善。”闲居有怎不善?只是一种懒散精神,漫无着落,便是万恶的源泉。那种种的灵异,都是些 很自然的现象;感应道交,有什么奇怪?

改过:救他人是善,救自己岂非更善?人能改过,就像溺水得援,这一线生机全靠自己肯救救自己!古人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 焉!”圣贤没 什么别的长处,只是见得自己有许多不是,所以孜孜改过向善,而为圣贤。而有些人不能乐于改过,而乐为不善,于是良心死了 ---能压人的自夸有智,能害人的自夸能手,行奸卖俏的自命风流,迎逢哄骗的自称伶俐,反笑别人为过时的废物,入世的弃材,简直是没有一 点羞耻之心,便如犯了绝症一样,完全不可救药!反过来看,遇坏念将起的时候,只要觉得可耻,便有转机。孔子说,“知耻近乎勇。”平日 要认清哪样事情是我不该做的,凡身过、口过、意过、查到毫厘,绝不自恕。一旦发觉过失,自会奋然振作,不肯因循退缩,如毒蛇咬指、急 与斩除,如芒剌在肉、急要剔出,没有一点担搁;春冰遇日,何患不消?改过的人,如天气新晴一样,自家固自丽然,人见之亦分外可喜,鬼 钦神敬,吉庆渐来。故过不论久近,以改过贵!

容过:过、是偶然的错,或是无心之失,贤者都不能免,何况凡夫?一件横逆的事,只要稍宁想片刻,便到顺境。杜牧诗说,“忍过事堪喜, ”便是这种境界。譬如在草莽中走路,荆棘在衣,只须慢步缓解,切莫焦燥!即使人家有错,也须看他是何等样的人:如他是比我贤的,我当 顺受,待他自悟;如他是和我一般的,大则以理遣,小则以情恕;如他是比我不如的,便不足计较了。要常见凡过,便常向吉祥中行,可以得 福;自认不是,人家不好再开口,可以免祸。尚书说,“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曾文正公也说,“世事让三分,天空地阔;心 田培一点,子种孙收。”所以君子对于自己,常于无过中求有过;对于他人,常于有过中求无过,正直律已,和惠待人,不肯说人理亏,也不 原自表理直。他人有过,只有曲为掩护,劝导改悔,望他做个好人而已。如果能做到受恶骂如饮甘露,遭横逆如逢至宝的时候,那就大家都要 向你恭喜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鉴       做人)(五明学佛网:人鉴       做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就是学做人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做人应在自己身上下功夫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学佛容易做人难 

 陈兵教授:年轻人如何处理学佛与做人的关系?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下篇知恩图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下篇知恩图报.《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 

 慧净法师:做人的佛法 上篇做人的佛法.《善生经》讲记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