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幸福的感受


   日期:2014/11/29 10:0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今,有一种让人担忧的情况,这就是我们的幸福观正呈现出一种僵化和单一的趋势,比如我们认为财富、地位是幸福与否的重要标准。
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和文明一般是同步的,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就越有教养。然而在当今,文化和文明出现了脱节,教育和教养出现了脱节。我们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越来越提高,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没有相应的提高。一个没有文明和没有教养的人,以及由这些人组成的群体,是难以拥有真正的幸福的。

我想举两位老人家的例子。一位是季羡林先生,另一位是钱学森先生。

他们两人都曾历经苦难,都有过吃不饱的经历。但是我觉得他们的人生都是幸福的。为什么他们的人生会那么幸福,我们难以想象。

比如季先生讲,在那段疯狂的岁月里,不对他批斗了,就把他安排在女生宿舍门口打铃接电话。后来季先生告诉我,他那段时间居然感觉幸福。为什么?因为他终于可以每天偷偷地从家里抄两大张纸的梵文——古代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把它带到门口的值班室里,边喊电话的时候,他就边琢磨着怎么把它翻译出来。我们知道,《罗摩衍那》的汉译版是季先生独立完成的。

钱学森的幸福充满文化的快乐,跟季先生一样,他们完全没有物质上的那么多选择性,他们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人生。钱先生的写字台是老式的,写字台的对面有一把非常小的椅子,钱先生的儿子钱永刚说这是母亲蒋英的。原来钱学森先生每天做完非常高精尖的绝密研究之后,就会坐到这个桌子前剪报,蒋英就坐在那把小椅子上陪着丈夫,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一天蒋英对钱永刚说:“你去陪陪你爸爸”。他说:“他是搞导弹的,又不好跟我谈。”蒋英说:“你爸爸会高兴的,陪他不一定要说话,你坐在那里就可以了。”钱永刚先生说:“我这才知道,快乐是可以很安静的,幸福是可以很宁静的,陪伴是可以不需要说话的。”

当一种生活真的有了幸福感以后,一件最普通的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感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幸福的感受       钱学森)(五明学佛网:幸福的感受       钱学森)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