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持戒


   日期:2014/11/28 18: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人想成就,就要守住两点:一个是戒律,一个是誓言,这是获得成就的基础。

戒、定、慧三学,戒是基础。戒律的特征是断烦恼。当我们能够记住这一点时,就会知道什么样的起心动念与法相应,什么样的起心动念与法不相应。

学佛必定要守持清净的戒学,戒学是基础,定、慧的功德都由此而生。只有持戒,身、口、意三门才能守护得住,才能趣入善法。

只有深入了解及确定相信业果的道理,才能守持得住戒学。

人们多注重培福报,却忽视守持戒律。来世获得人天善果的因是守持五戒十善,同时持戒是产生定力、获得智慧的基础,是消除烦恼的良药!

做一个优秀的人是成佛的一个基本条件,做为一个优秀的人自然会守规矩,而戒律就是把这种规矩变成一种习惯性的令人向善的动力。

佛陀当年教导弟子应以戒为师,出家比丘守的几百条戒律是证果的一个前提。我们每个人都蕴藏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样就可以说我们的本性中自然就蕴含着这些大大小小的戒律、规矩,如果我们违背了这些就是违背了自己的心性,必然会愈加沉沦,感受恶道苦果。

想到戒律的时候,我们总认为是一种束缚和负担。如果我们能真正明白戒律的意义,就会非常欢喜受持。因为正是戒律的存在才保护了我们,免得自己在一时的烦恼心下造罪业、受恶果。

戒律能够调服自己的内心,戒律的特征就是断烦恼。可惜我们开始学佛的时候,内心粗猛、烦恼深重,很难认识。

在家居士一定要持五戒。戒律如大树,五戒是根,如果犯了五戒中的一条,就如同树根坏了,树自然就死了,不能复活,戒也是同样。

学密的弟子三昧耶戒要清净,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珠一样珍惜戒律,宁可舍生命,不可舍三昧耶戒!

对业果道理领悟的越细致,越会小心翼翼严守戒律,防护放逸行为。

真正的般若是定智,由禅而生,而真正进入禅定必持戒。故持戒、禅定、智慧是成佛的关键。

小乘就是大乘,三乘皆是一乘,主要在发心上。我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小乘的戒律,他也就不能持大乘戒律,因为菩萨比罗汉难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仁波切       持戒)(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仁波切       持戒)  

 净界法师:怎样才叫作持戒清净? 

 持戒四关 

 仁清法师:受戒持戒的关系 

 如瑞法师:持戒与用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大安法师:持戒修福 

 界诠法师:持戒与持斋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撇脱怡悦、深潜不露是名持戒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一章 认识路头与持戒因果的重 

 宽运法师:持戒功德 

 宽运法师:一切如来说 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