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刘余莉:怎么样视民如伤、爱民如子


   日期:2014/10/16 10: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刘余莉教授主讲 2014年10月13日 讲于 澳大利亚

  在《群书治要·贾子》上有这样一段话:“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矣。”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民虽然他的地位很低下,但是你不能对他有所简慢;虽然他不够聪慧,甚至很愚钝,但是你也不能够去欺辱他,从历史上看,自古自今和人民为仇的人迟早会被人民所战胜。所以历代的统治者,特别是那些开明的统治者,对于百姓的态度都是非常的恭敬,对人民百姓都是非常的重视。

  比如在《群书治要·六韬》中,周文王来向姜太公请教:怎么样才能都把国家治理好?姜太公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善为国者,御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慈弟。”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他对待百姓的态度就如同父母慈爱儿女,就如同是兄长关爱弟弟一样。

  那我们知道父母是怎么关爱儿女的呢?在家境贫寒的时候,父母宁愿自己挨饿也要让儿女吃饱,自己宁愿挨冻也要让儿女穿暖,他是这样一种爱儿女的心,一个好的领导者对于人民百姓的态度,就应该是这样一种态度。

  “见之饥寒,则为之哀;见之劳苦,则为之悲。”看到百姓饥寒交迫,就为他能感觉到哀声;看到百姓劳苦奔波,也为他们发自内心的悲愁,想方设法的帮他们解决困难,这样才是一个正确领导者的态度,这样才能够深得民心,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

  同样在《春秋·左氏传》中也总结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说了这样一句话:“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一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兴盛,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把人民视为自己的伤病。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在生病的时候是在想方设法的四处求医,谁要是能把他的病治好,对人家是感恩戴德。那么领导者对于百姓的态度就应该是视为自己的伤病,加以体恤、加以关爱,这才是一个国家的福祉所在。

  而一个国家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把人民视为泥土和小草一样的低贱,不值钱,可以随意的践踏,这也是一个国家灾祸所产生的原因。

  那么我们看了这些论述,可能会觉得和我们一般所理解的传统文化不一样。很多人都说传统文化是愚民政策,实际上说这些话的人都没有真正深入经典,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打开“四书”、“五经”,其实里面很少有几句话是对老百姓的要求,大部分全都是对领导者、统治者的要求,告诉他们怎么样视民如伤、爱民如子。所以说到最高明的管理不要去西方去求,最高明的管理在中国,因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效果,那么他说达到的境界是“不忍欺”的管理境界。

  在《史记》上记载,西门豹在治邺县的时候,他做邺县的地方官,他把法律设计的非常的严苛,结果老百姓被吓得战战兢兢没有人敢欺骗他,他达到的是不敢欺的境界。

  郑国的子产,做郑国的宰相,他把法律监督机制、激励机制设计的很严密、很合理,结果怎么样呢?老百姓想欺骗他都做不到,一想欺骗他马上被发现,所以他达到了不能欺的境界。

  但是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贱在治理单父的时候,他把“仁、爱、忠、恕”的理念全都落实在管理之中,最后达到的是不忍欺的境界,那就是老百姓不忍心欺骗他们的长官。

  那么请问究竟哪一种管理是最高层次的管理呢?而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又在追求哪一个层次?子贱的一个同学叫巫马七,他非常想知道,子贱治理单父到底有多好,于是他就是趁着夜色去微服私访,结果来到单父看到一个人正在捕鱼,但是很奇怪的事,他捕上很多鱼看了一看又把它们给放回到河里去了,子贱这个同学他就很奇怪,他就走上去问,他说,我看你捕鱼为什么捕上来很多鱼,但是你看了一看又把它们给放回到河里去了呢?结果这个人怎么说?他说,我们的长官子贱提醒我们,不要去捕杀那些还在生长中的小鱼,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非常重视生态保护,所以这个鱼还不到一定尺寸,还是在生长过程中都不允许捕杀,而我刚才所捕上的鱼恰恰是还在生长中的小鱼,所以我又把他们放回到河里去了,巫马七听了之后非常的感叹,回来之后向孔子禀告,说子贱治理单父能够达到即使没有人看管,他是在夜色下捕鱼,但是怎么样呢?就如同是有严刑峻法就在身边一样,不知道他是靠什么方法达到了这种境界,孔老夫子说,我听子贱曾经说过,一个人对自己身边的人事物有至诚恭敬之心,这种影响自自然然就会波及到远方,我想子贱就是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治理之中,你看这个老人家虽然可能没有见过他们的长官子贱,但是子贱那种爱民如子,视民如伤的心能够为他所理解和体会,他们长官做的每一个举措、发的每一个命令都是从老百姓的利益着眼的,所以他们也愿意去配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视民如伤       爱民如子)(五明学佛网:视民如伤       爱民如子)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