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净上人:念佛七天肿瘤消失


   日期:2014/9/26 13: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的寺院道场不一定每天都念佛,甚至有的道场平日是修持其他法门,可是往往到了弥陀诞期间,就会举办念佛活动,总共七天,这就是所谓的「打佛七」,让信眾利用这段时间加功用行、专一精进地念佛。

我们这个道场从早到晚天天都在念佛,也未必弥陀诞时才特别打佛七,只是在弥陀诞期间,平常没有时间来的同修,这个时候也会特别拨空前来跟大家一起念佛。

我们这里念佛是很自在的。因為是从早到晚天天念佛,而且是坐在椅子上,也没有特别强调要穿海青或者披縵衣袈裟,也就是把念佛落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念佛,使念佛生活化,使生活念佛化。这其实也是阿弥陀佛所盼望我们的,同时也是念佛人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因為我们的生活就是為了念佛。

我们在这里念佛,也没有什麼高低、长短的调子要求,因為如果音调过高、过低,就会念不上去或者念不下来;音韵过长,气短的人也念不来。而且有高低长短音韵的话,念一整天也会很费气力。所以我们这里的念佛是「无调之调」,就是用闽南语「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句一句地念。一句六字分四拍,一拍大概一秒多一点,所以一句念下来大概是五秒左右。

我们这样的念法是採用河洛音,也就是古时候河南洛阳那一带的语言。这种语言是汉民族在隋唐时代的传统语言。我们都知道佛教的黄金时代就是隋唐时代,所以在隋唐时代长安、洛阳那一带所翻译的经典也都是以现在的闽南语来翻译的,也就是臺湾现在的台语。简而言之,台语源自于闽南,闽南语的根源就是隋唐时代河南洛阳那一带的语言。

我出家已三十五年,在出家之前,早晚也都打坐念佛,对於那些有韵调的佛号都很喜欢,不管是六字一音、六字二音,还是六字五音、六字七音,还是四字四音、五音、七音的,听到的所有念佛的调子我都去学习,甚至将它录音下来。但是时间久了,就感觉这些韵律虽然好听,但未必能够适合任何人、任何时候乃至任何心情。尤其是道场跟道场之间念佛的调子往往不一致,所以我就在想:有什麼样的调子能够统一各地道场的念佛?最后就是以平常我所念的作為统一调子,也就是现在我们在念的调子。

我常说早晨有三静(净):一、心灵寧静;二、环境安静;三、空气清净。一早醒来,心是很寂静的,所以最好不要一起床就忙著起心动念,规划要怎麼煮早餐、一天要怎麼生活、要到哪裡办什麼事,也不须唱赞诵经,这个时候最好先专一念佛。因為这个时候念佛的心境是寂静的。而寂静的念佛,是一句一句的,不可能会是韵律高低的唱诵。

有韵律就类似歌曲,而音乐、歌曲其实是凡夫七情六欲所產生的。老子说:「五音令人耳聋。」当我们心里平静、平和、安详,没有妄想杂念,没有情绪浮动,心就是寂静的。那时候,任何高低长短的音韵跟寂静的心都是不相应的,只是一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平日走路,或睡觉的时候,这些时空下念佛也不太可能有高低长短的音韵;尤其是老人家,甚至卧床的病人,更不可能採取长短高低的音韵来念佛。所以,最后我就确定一句一句地念是最平静祥和、最安详寂静,而且是最能遍一切时空人事的,也以此方式引导有缘大眾这样念佛,结果大家都能够相应,而且觉得很喜欢。不管老参或者初学,这个调子一念就会,专一念下去更加感觉相应,所以念佛会这里的念佛调子就是这样一句一句的。

这种调子真的有好处吗?有什麼证据呢?在今天佛三的开始,我先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位莲友,女眾,六十几岁,住在臺北木栅,她的法号叫净好,今天也在现场。我问净好,将她念佛的感应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好吗,她说:「自信教人信的事,当然是好。」所以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她的故事,以下是她的记录:

念佛七天肿瘤消失

——兼谈慧净法师的念佛调

我的法号叫净好。去年十一月九日晚上洗澡时,无意间发现左下腹有颗约橄欖大小的肿块,一时犹如晴天霹靂,整个人都呆住了。因事出太突然,在恐惧与焦虑中,整夜胡思乱想,翻来覆去难以成眠。次日迫不及待赶往医院看诊,经过一番检查,确定是肿瘤。医生建议,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要先开刀切除,再经化验后才能确定肿瘤性质。一听到要开刀整个人就吓到了,我问医生:「可以不开刀吗?」医生说:「你要让它继续长大吗?」我再问:「会继续长大吗?会长得很快吗?」医生回答:「会再长,长得快慢不知道,因為这一颗已长多久了也不知道,总之,还是早一点开刀比较妥当。」在百般不愿下,我无奈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所有必须事先签约的档当时也都一一签好,预约一星期后开刀。

面对突来的衝击,我的心情慌乱无绪。回到家立刻长跪在佛前,合掌虔诚地向阿弥陀佛稟告一切,诉说心中的榜徨与无助,希望一切交由阿弥陀佛安排,祈求阿弥陀佛加持。接著开始採用师父——慧净法师倡导的念佛调子,也就是六字四拍,无调之调的音调,以闽南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其实,几年来我一直很不喜欢、很排斥师父提倡的这个念佛调子。一般念佛的调子都有高低长短的韵律节奏,听起来感觉轻快愉悦。而师父的念佛调子,总觉得太单调乏味,有点俗气,所以很少这样念。平常為了从速完成自订的日课,总是随口滑念地赶完二万声佛号。但今天情形不同了,一想到一星期后就要开刀手术,大难临头,情势紧迫,心情极度恐慌,想再用平日那种快速念佛方式,或者有韵律节奏的调子,一点也使不上力,不论怎麼念都是不对劲,也就是不相应。面临这困境,烦上加烦,浮躁不安的心情始终无法平复下来,挫折感重重地打在我身上。

就在不知所措的情境下,我尝试改用师父的念佛调子,以恭敬、至诚、恳切的心,一句一句地从心到口到耳,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裡听得明明白白,一句一句地念著,剎那间体会到从未有过的摄心、平和与寂静,心情也渐渐平稳下来,感觉很踏实,很安心。

在念佛方式改变之后,原本慌乱的心情渐趋安寧,也在不徐不急的念著佛号时手不由自主的去抚摸肿瘤,当摸著它时,心想一星期后它将被拿掉,好可怜哟,它将何去何从?它也是个生命呀,我為它而哭了。於是我真诚、难过、心疼地告诉肿瘤菩萨说:「菩萨,你今天依附在我身上,我们是有缘的,是一体的,是生命共同体。现在我祈求你能跟我一起念佛,接受阿弥陀佛的佛光摄取与救度,跟我一样完全交由阿弥陀佛安排,因為我也不知道该怎麼办,七天后医生将把你切除。来,乖乖哟,我们一起念佛吧!谢谢你啦!」

念佛时,我观想它也跟我一起念佛,每过一天就会殷重地向肿瘤菩萨说:「剩下六天了……剩下五天了……剩下四天了……。」就这样肿瘤一天比一天小了,到了第六天已缩小到如一粒花生豆般大,到了第七天则再怎麼摸也摸不到了。真是奇蹟!真是不可思议!由於阿弥陀佛的愿力加持,它真的走了,它完全消失了!

我很惊讶!也很安慰,非常感激肿瘤菩萨的善解配合,更感恩慧净师父倡导了这样殊胜念佛的调子,所有因缘一时聚会,终结我以前错误的固执与偏见,同时也成就我对念佛功德及弥陀慈悲安排等等,有著更深一层的认知与体悟

这个亲自经歷,活生生地说明瞭「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因為我既没有开刀,也没有吃药,可是本来如橄欖果那麼大的肿瘤,却变成花生豆那麼小,接著第七天连豆大的肿瘤也完全消失了,因此我也就没再去医院接受治疗。

以前我对师父教导的念佛调子常在心裡滴咕著:「什麼调子不好选,偏选这个『俗搁有力』(台湾俚语,意思是很俗气,不高尚)的调子,实在太平常、太平淡,又没变化,没有配乐,死死板板的,毫无生气,但现在感觉不一样了,反而觉得这个调子「雅中有定,柔中带劲」,很微妙,很独特。虽简单,但原始不造作;虽平凡,却质朴又脱俗;虽没变化又没配乐,却能震撼开啟我心灵深处的乐章,抚平我的一切恐惧,信心坚定而大安。也因為单调纯朴,所以摄心。

这个调子更奇特的是,它可以鏗鏘有力,可轻柔如流水。每当我心情低落时,我会念出柔弱的音调声,就会有如向阿弥陀佛诉说我对现况的无力感而泪流满面,透过这种无奈祈求的心声,即时彷彿获得慈母低声温暖呵护著说:「孩子,别怕,有妈在,一切没事」。或许是心境表现在音波上,所以摄受且相应,而又再度的拾回信心,一切阴暗又转回光明。

当心境由逆转顺时,我所念的音调声就像跳跃的音符,变得鏗鏘有力。尤其念到「佛」字,自然换气,呼与吸之间舒适顺畅,不费力气又不用造作,气自然到达丹田,口裡自然生津,不会口乾舌燥。除此之外,节奏平稳有力,深沉中隐约显露出和谐与庄严,在如此安详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妄想杂念变少了,心也较能安住於佛号上,专一持续念下去,更感觉相应,这让我初次感受到微妙的念佛功能——我入佛心,佛入我心。

回想过去三年虽然很精进念佛,一天念二万声,可是為了把二万声佛号赶完,所以念的速度就很快,而且要利用各种时间,譬如出外、上下楼梯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因為要念快才能赶完每日的数目,因而所念之佛,往往随口滑念,含糊不清,切实而论,心根本不在佛号上,觉得很不实在、不踏实,而且也因為念快赶数目,常常因此气比较喘,心臟也跳得快。现在由於没再要求一定要念几句了,只是这样一句一句的念,平平稳稳、清清楚楚的念下去,有多少时间念多少佛,不再赶数目,反而觉得心心在佛,念念安稳而轻鬆踏实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一年多以来,我每天都以师父教导的调子念佛,过著有目标的生活——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眾生。

最后写下我最喜欢诵念的师父法语:

凡夫称佛名,与佛成一体;
朝夕同起卧,出入共相随。
常忆佛念佛,三业不离佛;
现生得安稳,临终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净好 记录
二○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弥陀诞

因為这个因缘,净好现在很喜欢我们这种无调之调的念佛,念得很习惯,也觉得很踏实。

或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她以前日念二万声难道不算念佛吗?為什麼反而会长肿瘤?现在没念那麼多数目,反而会消除?

其实主要差别是出自内心的虔诚、恭敬以及摄心专注,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而不是赶数目,含糊不清,随口滑读,心不在佛号上。

有的莲友规定自己一天念多少佛号,这个很精进,很好,但是不要念太快、太急,否则就是在赶数目,心不在佛号上,对身体也不好。

也就是说,一天能清楚、踏实地念多少佛号,就这样来為自己订功课,不要跟人家比,也不要贪快贪多,以致随口滑读,含糊不清。总之,以至诚、恳切、摄心、清楚為原则。若妄想杂念还很多、很重,就用印光大师「十念记数法」。

印光大师说:

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
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
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諦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於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為难,或分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

又说:

念佛要心中念得清楚,口中念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
从朝至暮念,从朝至暮听。比贪多贪快而含糊不清,功效悬殊也。
若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於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
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
多有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為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如子忆母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餘之境,皆非己心中事,故能感应道交。

所以,大家念佛也应该这样,至诚、摄心、諦听、记数,全心专注在这句佛号上,每一字、每一句都清清楚楚,这样妄想杂念就会减少,而感觉很安详,很寂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肿瘤消失)(五明学佛网:念佛       肿瘤消失)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壹、念佛法义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心地功夫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