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为什么有些人得到利益时我却高兴不起来?


   日期:2014/9/17 1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众生得到利乐作为发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来说应该高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对于不喜欢的人或者恶人得到利益时,我怎么也没有高兴的感觉。我试着调整心态,但效果不大。怎么办?  
  2014年9月9日大圆满法网络共修UC讲堂【结缘班】房间交流实录
  贡秋给扎:上师达真堪布开示说过,我们在做随喜的时候确实看到有些恶人造恶业却得到利益了,我们会认为很不公平,其实这些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有些恶人得到善果,其实这些因果报应就像种庄稼似得,是有季节性的,不是马上就成熟的,有时间差。善恶都会报,但不一定马上报。有些恶人得到善报,这是他往昔种善因的果报,我们应该高兴,随喜。不管任何人得到善果,我们都应该以平等的心来随喜他们。不应该认为他是恶人不应该得到好报,这就不是真正的随喜了。他今生造业是迟早要报的。你看他现在挺好,那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会越来越亏的。
  垛门:众生得到安乐我们就应该随喜,随喜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上师在开示里说,我们发菩提心、发慈悲心,要平等,不是看贫困潦倒的人发慈悲心,看到富商我们也要发慈悲心。发菩提心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真正发出平等的菩提心,也就到了佛菩萨的境界了。 我们凡夫看问题总是带有偏见。总认为好人应该有好报,好人得到好报我们就高兴。但对于恶人得到好报,我们就高兴不起来。所以我们的菩提心还没有真正发出来。如果无违的菩提心发出来了,就不会有这种心态了,这才是作为大乘修行人应该有的心态。把真实无违的菩提心发出来,那么我们的心态就调整好了,还是发心不到位。
  南卓:这说明你的菩提心没有发到位,心态没有调整好。如果有慈悲心的话就没有敌人。恶人得到利益了也是前世种的善因,今生得到了善果。但是继续作恶的话,福报也会慢慢消尽。他今生做的恶很快就会得到恶报。
  巴玛达瓦:对造恶业的人得到利益时,我们的确很难生起欢喜心,其实这还是没有明白诸法的实相,还是自己的分别心在造作,是自己的心态问题。上师开示过,大乘佛子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基础是四无量心。首先是舍无量心,就是要舍掉对亲人的贪恋和对仇人的怨恨心。如果在遇到具体事上还是有亲人和仇人的分别的话,这还没做到平等,有分别就有执着,平等心没有修出来。众生是平等的,都是我们发菩提心的对象,生生世世都做过我们的亲人和敌人,应该都平等对待,都是我们要发心救度的。这个道理要明白,然后慢慢调整心态。让众生快乐就是行善,我们修行就是为了众生解脱烦恼得到快乐的。这是菩萨应该做的,现在我们没有做,众生自己就得到快乐了,难道我们不应该高兴吗?我们的菩提心如果是真的,那我们就应该高兴。另外,见闻别人的福报,福德我们都应该随喜,这是我们积累福慧资粮的殊胜方法。
  有一次,遍知师在房间交流时,就说过,人家有福报你不随喜,傻呀。反过来,别人造恶业了,我们要忏悔自己,不忏悔也不对,这也是自己造过的恶业。这是自己造业的增上果,否则也不能见闻到这些,所以都要忏悔。我们随喜的是他们的福报,幸福,快乐。不是他们的业。他们得到利益的同时造业了,我们应该可怜他们应该悲悯他们,应该给他们发心,替他们忏悔,但这不耽误我们随喜他们。是两回事,要分开安立。不要总盯着他们的恶业不放,要随喜他们获得利乐的善因、善果。 
  法贤:这道题涉及到发菩提心的前提,就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蒋阳师在为大家做辅导的时候特别强调怎样观修,这对我们改变相续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想利益众生才发菩提心,但是我们在具体做的时候,往往看到不喜欢的人或者认为恶人得到一些好的事情,然后心里就生不起随喜心、欢喜心。这一点自己也想改变,也是我们上座观修时要修的。蒋阳师在辅导时特别强调发菩提心的前提——四无量心。其中的喜无量心,就是看到众生得到快乐的时候,没有利己心,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我们发菩提心是要给予一切众生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拔出众生所有的痛苦。如果我们没有出力,看到众生自己得到了快乐,我们应该由衷地开心快乐,应该随喜他们,应该比自己得到功德还快乐。我们生不起这样的心,因为在我们的心里有分别。
  四无量心要先修舍无量心,就是要舍弃对亲朋好友贪爱之心,舍弃对怨敌仇人憎恨之心。蒋阳师辅导我们共修时让我们观想把挚爱的人观在左边,然后把我认为的怨敌观在右边,这样的天枰是不平衡的。那怎么让它平衡呢?我们就不能用这一世来看,要往前世观。这一世作为我们的亲人,应该是上一世我们利益过他们,他们来报恩,但也许上两世、三世他们还伤害过我们,做过我们的怨敌仇人。这样观的话,砝码就平衡了。同样再去观右边我们的仇人,肯定是前世我们伤害过他,所以今生他们才成为我们的怨敌仇人来报复我们,再观过去世,他们也肯定做过我们的亲朋好友,利益过我们。
  明理后,我们就会去掉分别执着,放下对伤害过我们的人的仇恨,认识到这都是报恩和还债,修行就是了缘了债。所以,我们认为的亲人和仇人都是我们分别念分别出来的,其实是根本不存在的。蒋阳师这样要求我们上座观修,慢慢的才能做到平等。所以要真正发出舍无量心,才能修后面的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我们观现世母亲的时候应该明白,她不止这一世做过我们的母亲,她在过去世,生生世世无数世做过我们的母亲,过去世和现世一样,给予我们关爱和帮助。这样从现世母亲观到现世的父亲,在观到喜爱的人,然后在慢慢扩大到一切众生。最后明白所有的众生都不止一世地做过我们的母亲,我们要知母、念恩、报恩,然后生起对一切众生感恩报恩的心,这样我们无违的慈悲心才能生起来。
  蒋阳师要求我们这样观修,否则光明白些道理不能消除我们心里的错误的观念,比如嫉妒心,嗔恨心等。这样观修慢慢地建立正确的观念,平等心、慈悲心生起来后,把以前错误的想法,俱生我执和贪嗔痴慢疑挤走。四无量心先修舍无量心,然后慢慢修慈无量心和悲无量心,最后才能生起没有分别的喜无量心。最后看到众生得到快乐才能由衷地,没有条件地随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利益       高兴)(五明学佛网:利益       高兴)  

 如本法师:出家功德与利益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万行法师:佛法只为利益众生而来 

 开愿法师:学佛的最初利益 

 张秉全居士: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如瑞法师:出家的利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利益存亡品第七 

 刘先和居士:为甚么要学佛 学佛有甚么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