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嘎玛仁波切:外在形象如小乘


   日期:2014/9/13 12: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小乘,并非是自私自利只度自己,而是先度自己,净化自身的缺点和我执,再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当藏区的所有喇嘛师父和小乘的出家人一样身披黄色袈裟时,就是在用这身法衣约束自己,提醒自己严守戒律,清净修行。通过一个人较之因果的细致程度,就可以判断他修得好不好。

平常我们经常听到佛教里有小乘、大乘、金刚乘的说法。“乘”,是梵文yana(音读“衍那”)的意译,指运载工具,比喻佛法普度众生,象舟,车能载人由此达彼一样。

西方有句俗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其实不管是佛教的何乘何宗何派,殊路同归,按照佛陀传授的修行次第都能到达彼岸。  

小乘,并非是自私自利只度自己,而是先度自己,先把自己身上的缺点毛病和我执净化,然后尽其所能去帮助别人。所以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初创佛教,追随佛陀修行的弟子们很多都成就了罗汉。所有的佛教宗派必须以小乘为基础,所以,小乘的另一个名字叫做共同乘。

一个没有受皈依戒的人,绝对不可能是修行人,闻思修需要基础,就好比没有锅碗等容器,想要盛水是不可能的一样。藐视基础,一切只是空中楼阁。

很多人讲:“我不需要皈依,我足够聪明,有慧根,可以自学自修《金刚经》、《地藏经》等等。”要知道,会念经的,不全是修行人。

无皈依者,谈何受戒?无受戒者,谈何修行?皈依了,就有皈依戒,以不杀人为基础。小乘佛教很多出家人都是吃荤的,居士们也经常供养荤的食物,杀了其它动物,虽然犯了杀生戒,但不至于完全破戒。但如果故意去杀人伤害别人,就连佛教徒都不是了,当然这样在世间上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莲花生大士讲过:外在形象如小乘。告诉我们一定要谨慎对待因果,对自身戒律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所以当佛陀涅槃的时候,特别强调:以戒为师。

不管你是出家,还是在家;不管你是大师,还是凡夫,如果口谈经律论三藏,身口意不检点,你就不是真正合格的佛教徒。通过一个人较之因果的细致程度,可以判断他修得好不好。

外在形象如小乘,我们要谨慎再谨慎。衣食住行、言谈举止都要谨慎,比如戒律中对吃食物的器皿,轻声问安的方式等都有良好的规范教育。为什么佛陀讲了那么多“律”?就是告诉我们实修身口意的规范。

外在形象如小乘,内在思想当然是大乘慈悲度化众生,发菩提心。密法中还强调要有清净见,知道自他具备成佛的条件。

规范有时候看似会有冲突,比如有疯子要杀人,你该怎么办?两者衡量,取其轻。作为佛教徒,不能杀人,但作为大乘佛教徒你对他没有任何恶意和嗔恨心,为了慈悲挽救别人的生命,如果不能降服他,只能杀了他救人。

佛陀在小乘的戒律里,没有刻意强调这一点,但佛陀做了一个比喻,犹如清甜的甘蔗需要粪便来滋润一样,尽管你觉得粪便肮脏,它却是甘蔗清甜之源。所以你认为的肮脏丑恶,并不是一无是处。

如果是密法如何看待呢?不管是疯子还是你要救的人,他们都具备佛性,两者皆是未来佛,只是现在无明将他们的佛性遮蔽,你不得已要把被无明遮得更严实,已经快因他的恶业堕落到地狱受苦的这尊未来佛杀了,制止他继续造业,这就是清净见的看法。

讲到小乘佛教,你们不要老想着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藏区各寺院和佛学院在法会时,当所有喇嘛师父们穿起黄色的袈裟,其实就是和小乘佛教出家人们一样的角色,时时提醒自己,安守清净的戒律,有助于他们清净修行。这件僧袍在约束他,就像警察穿着警服,军人穿着军装不敢在外面招摇撞骗一样。衣服的约束,是戒律约束的表现方式之一。

2500多年前从佛陀流传下的穿衣规范,我们至今在遵守。印度天气太热,穿着裙子,披上披肩,很方便修行,现在东南亚印度全部都穿这样的僧服。

我们在藏区这么冷的地方,也要沿袭这种穿法,到了冬天虽然冻得很辛苦,但不能把佛陀传下来的法衣袈裟丢掉,一旦换下僧袍,很多时候无法约束自己,这是一种传承,有巨大的加持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嘎玛仁波切       修行)(五明学佛网:嘎玛仁波切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