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依照这个模式把自己塑造得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


   日期:2014/9/10 11: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个法门的修学,「信」、「愿」是目标、是方向,「持名」是正修。换句话说,前面也跟诸位说得很清楚,念佛这个念从心,不是口念;心里真有佛,这个叫念佛。有口无心不叫念佛;有心无口,口里不念,还是念佛。「念」是今心,现在的心,现在心上真有佛。有佛了,当然就没有妄念,就没有妄想,这是一定的道理。你有妄想、有杂念,佛就没有了。所以要懂得怎样念法,这个才是真修。

  所以我教同修初下手,我们念佛的时候从读经下手,读《无量寿经》。为什么选择《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我们净土第一经,也就是净宗概论。《观无量寿经》是《无量寿经》的补充说明。《阿弥陀经》是世尊特别劝勉我们求生净土,这个里面四番劝告,到底下我会跟诸位指出来。四番劝告我们,真的是苦口婆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所以最重要的是《无量寿经》,我们要读诵,要读得很熟,把佛的教训都能够记住,这样我们在平常用功的时候,这个用功就是念佛。用功的时候,我们的心跟阿弥陀佛的心一样,我们的愿跟阿弥陀佛的愿也一样,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也跟阿弥陀佛一样,我们种种作法说法也跟阿弥陀佛一样,这叫学佛。学得很像佛,很像阿弥陀佛。

  所以,我们修净土法门,供养阿弥陀佛的像,就是供养一个标本、供养一个模式。我要依照这个模式来塑造自己,把自己造得跟阿弥陀佛一模一样。诸位想想,你还能不往生吗?这就叫「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怎么相应?「心、愿、解、行」完全跟佛相应。那阿弥陀佛在哪里?《无量寿经》上所讲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的解、阿弥陀佛的行。你那个经不熟,你怎么会相应?读经的目的在此地。所以第一个要熟,第二个要圆解,不但要理解,要解得很圆满。第三步就是修行了。修行就是讲相应,我念佛相应,一念相应一念佛。

  所以,现在念佛人很多,相应的人不多。为什么不相应?阿弥陀佛的心愿是什么不知道,阿弥陀佛的解行也不知道,这个念法没有用处,这个只是念佛口善而已。口里没有骂人,念阿弥陀佛口善而已,那个心行不相应。所以这个力量薄弱,不能够伏断烦恼,就是你念佛的功夫不够。如果「心、愿、解、行」都相应了,这个念佛功夫就深了。

  所以大势至菩萨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现在,当来是什么?是往生的时候佛来接引,到西方极乐世界天天跟佛在一起,天天都不离开阿弥陀佛。世尊在《无量寿经》上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在《阿弥陀经》末后六方佛的赞叹,可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阿弥陀佛的。我们今天很幸运,以阿弥陀佛作老师,我们是阿弥陀佛的学生、弟子,这是无上的光荣。多少菩萨想求都求不到,我们今天得到了,你说这是多么的幸运!

弥陀要解演义  (第三集)  1995/1  台湾高雄元亨寺  档名:01-015-0003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模式       塑造)(五明学佛网:模式       塑造)  

 陈兵教授:塑造理想人格之道 

 赖永海教授:试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 

 董群教授: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 

 李向平教授:中国佛教的和谐理性模式——从“心”开始的功德 

 李向平教授:中国当代佛教的社会建设功能——佛教信仰及其认 

 李向平教授:禅宗信仰及其实践模式——以民间禅宗为对象 

 陈坚教授:无畏布施:“人间佛教”的虚云模式 

 李尚全教授:汉传佛教慈事业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模式 

 圣凯法师: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惠敏法师:安宁疗护的佛教用语与模式 

 月悟法师:佛教反对偶像崇拜,为何又说塑造、礼敬佛像功德甚 

 找到正确的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