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真的正己了自然就能感化身边的人


   日期:2014/8/30 8:0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这几天的课程,最重要的,认识自己,相信自己,把握好自己。面对很多的欲望、诱惑,要懂得去克服,懂得去格除物欲,进一步能够成就自己,而唯有成就自己才能够帮助别人,利益他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先后顺序。我们今天懂得自爱才能爱人,懂得自助才能助人,不然就像俗话讲的,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所以我们一直在强调,人生要有智慧,在知所先后当中可以彰显出我们到底有没有这种智慧的认知。所以真正治理天下之人,管理众人之人,他最重视的还是自我的修为、自我的管理。《大学》当中最关键的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天子”,现在又没有皇帝了,这样去理解传统文化,很难得到实质的利益,我们要体会的是背后的义理。天子以前是皇帝,在现代,他可能是总理,他可能是总统,他可能是一个单位的领导者。其实这一句话就是各行各业的人,要在家庭、要在事业当中有所成就,都必须以个人的修身、修养为根本。我们听懂这句话,那个心境就不一样了,都是先从自己修身,就不会去要求他人。

《中庸》当中又有一句话,“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正己化人”,这是《太上感应篇》中的一句教诲。我们看到这些经典都把“正己”摆在前面,这个心态非常地重要。一位长者看过《如何开创幸福人生》四十集的讲稿,他的书都已经翻了好多遍,看起来都已经很旧了,很感人,这么用心在学习。他还对我们说,我这一本书还下了眉批,每一段都有。愈听愈感佩。当他把书打开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每一段道理最后的眉批是什么?儿子要看。下一段,太太要看。再下一段,可能是弟弟要看。所以整本书看下来,所有的人都得看,所有的人都得学,只有一个人不用学,是谁?自己不用学。

我们来感受一下,假如你是他的家人,你服不服气?铁定不服气。自己都还没学,还没做,就要求别人,一定会有怨。你自己不做好去要求人,他可能因为你现在有权力,他敢怒不敢言,边听边说“好、好、好”,但是心里面想,“五十步还笑我百步,你又好不到哪里去。”所以先要求别人铁定有反效果。那我们很冷静地来看,我们的人生态度是先要求自己还是要求别人?假如这个先后顺序倒过来了,很多事都会不如意,因为没有道法自然。今天真的正己了,自然就能感化身边的人,为什么?“人之初,性本善。”

有一个小孩学得很认真,他在自己的小区开始主动捡起地下的纸屑,结果别的小朋友都笑他,但是他的心很正,他的母亲教导他也是循循善诱,所以他觉得应该做的事,也不怕人家笑,后来居然变成小区的很多小朋友都跟着他一起捡。还有,大学联考期间,考场外有一些警官,大热天在那里维持秩序,这个孩子看了很感动,也体恤这些警官们的辛劳,就跟他的母亲讲:“母亲,我们去买一些矿泉水,来一一送给这些叔叔。”他真的就拿着矿泉水一个一个去送。当这些警官接到这个水的时候,内心都是非常地感动,一个才七岁的孩子,都能够体恤他人。而且他们的小学,就因为这个孩子,全校推展《弟子规》。他每一天都很早到学校,所以学校的校工都认识他,而且他到了学校,都是把自己的教室先打扫干净,这些长辈看在眼里都觉得很汗颜。所以正己确实可以化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感化       正己)(五明学佛网:感化       正己)  

 仁焕法师:念佛人如何感化人 

 蔡礼旭老师:唯正己可以化人 

 宽运法师:慈心感化 万物有灵──老鼠得道往生的故事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四十二)~G 1151经至1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O 1077经:本 

 《感应篇直讲》:正己化人 

 广钦老和尚:都是因为我不好,没有德行,所以才不能感化他 

 达真堪布:感化众生要靠慈悲和智慧 

 大安法师:如何感化家人学佛? 

 达真堪布:有坚定的信念,就有感化家人的能力 

 宣化上人:感化妇人孝公婆 

 信愿法师:蚂蚁搬家感化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