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到底自己发了菩提心没有?怎么来判断?


   日期:2014/8/28 9: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二必须发菩提心』,在净戒的基础上还不够,你光有净戒能往生吗?不能。还有第二个条件,发菩提心。如果光持净戒,不发菩提心,你只能得人天福报,将来你保得住做人,或者生天,没能出三界。要出三界,至少得发菩提心,菩提是觉悟,叫正觉之心。这正觉,小乘人来讲,正觉目标是出三界。所以你要严持净戒,小乘人要出三界,你要发正觉之心,你要断烦恼。但是往生净土,小乘也不行,你只发一个出三界的心还不够,要发大乘菩提心,那叫无上正等正觉之心,梵语叫做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什么,觉悟什么?觉悟最根本的一个理念大家要有,就是一切众生跟我一体,这叫觉悟。如果还有人我的对立,没觉悟。真正觉悟的人他有这样的信念,一切外面的境界、人事物,全是我这个念头一念变现的,所以外面的境界没有好丑,好丑在於心。你心里头有一块是不好的,所以变现的境界也有一块是不好的,肯定是这样的。境随心转,境由心造,要有这个理念。虽然你没入这个境界,但是你有这个信念,这个信念就非常非常重要。

所以在境界现前的时候,你要提起这个信念。这个人怎么这么坏,这是第一念;第二念想到,我这个念头不对,他是我变现的,你这第二念起来就叫觉。所以古德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你这个第一念是什么?习气,看到人我是非了,这是习气。习气起来不怕,就怕你念念相续,你不能回头、不能觉悟,那就坏事。所以第二念起来就是正念,我要把这个念头放下,我不能看他的人我是非,我要自己反求诸己,我要想我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为什么我把佛号给忘了,我看到别人人我是非上去了。你有这个念头一起来,这叫菩提。所以古德讲转烦恼为菩提,这就是转烦恼为菩提,在哪儿转?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转。不是说找一个世外桃源,我那儿不生烦恼,那儿没有人烟,什么境界都没有,所以我就不生烦恼了。我告诉你,你在那个境界里面你堕到无明当中了。为什么?你没有烦恼你怎么转菩提?菩提从哪来?菩提是你就在烦恼境界里面你提起一念智慧,提起一念觉悟,把那个念头放下,生起菩提,生起人我一体的这个念头。

《华严》,你看讲究的是一个自性清净圆明体,这个是正念。你生起这个念头,你还会抱怨外面的境界吗?说这个境界不适合我修学,我要再找个好境界,你这叫迷,没有觉。真正觉悟的人他不会拣择境界,他就安住在当下,我只管好我自己的念头,我哪有闲功夫去找什么好境界?外面境界没有好丑,真的就在你这念头。有的人觉得,这类人真的是我不适合跟他们在一起修学。你看,你这个念头你说是觉还是迷?你把外面的境缘都分成好丑两类,这分别执著。所以发菩提心就是发正觉心,知道人我一体,众生跟我一体,所以你发这个大心,要普度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要发这个心。所以绝对不会舍弃众生,绝对不会嫌弃人,「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讨厌,不适合我修行,不配合我」,绝对没有这个念头。一切众生都要度,没有说我要度这个,这类众生我喜欢度,那类众生,我看算了,佛不度无缘之人。错了,没有这些念头。只要来到我身边,就是我的有缘人,我就能度他;度不了他,我自己德行不够,我功夫不够,我不能感化他而已。这个大慈大悲的心就生出来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这个念头真生起来,叫发菩提心。

我现在要求生净土,为什么要求生净土?不是说极乐世界真好,你看七宝池、八功德水,吃饭的时候念头一动,百味饮食自然现前,这么好,吃完了也不用洗碗,自然化去,这儿洗碗好辛苦,做饭好辛苦。你要是为了贪图享受去极乐世界,告诉你,你生不了。为什么?你没发菩提心,你还是为自我打算。所以去极乐世界不是为了贪图享受;是去了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你就具足神通,你就具足智慧能力,你能广度众生,满你的菩提大愿,为了这个事我去极乐世界。就像普贤菩萨,他要是为了享受,他待在一真法界,待在华藏世界就好,何必还要求生净土?人家是为了现前成就此大愿,为了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去的。你没这个愿心,你跟阿弥陀佛心就不能相应。所以修净土法门难,难在发心,不是难在一向专念,难在发菩提心。这个心没发,怎么念,念到最后,只是跟阿弥陀佛结个缘而已,往生还是没指望。

所以净土法门跟其他大乘宗派没有两样,最根本的还是发菩提心。你菩提心不发,跟大乘就不相应。菩提心我发了没有,你问问自己,到底我自己发了没有?怎么来判断?看看你对众生还有没有舍弃的心,还有没有令众生不安、令众生烦恼的心,对於一切众生是不是真诚慈悲爱护。你要这个心真发出来,你的行为一定是什么?只要有缘,我一定帮助他们,哪怕是我自己受到很大的伤害,哪怕是我自己修行功夫受到影响,有这个缘分能帮助众生,我们肯定先尽心尽力帮助他们。除非是没有这个缘,没有这样的一个能力,没有这样的机会,那我只好先成就自己的定慧,就是在经教上去下功夫,在念佛上去努力的提升境界。所以发菩提心,这是第二条。第三是『必须具真信愿』。

 

净土指要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一集)  2011/2/9  晚晴轩  档名:57-047-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判断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判断       菩提心)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菩提心的邪行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100~104)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90~9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70~7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60~6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50~5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40~4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30~39) 

 傅味琴居士:初发菩提心修行观法(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