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达真堪布:应该强迫孩子和自己一起学佛修行吗?


   日期:2014/8/26 22: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中,做任何事情都是,保持适度就行。不能太过分,也不能太迁就。你想度化、帮助孩子或者周围的人,必须要有善巧方便。要求太过分了,对方肯定接受不了。根据众生的根基,看他的因缘、意乐在哪儿,然后通过适合他的一些非常祥和的方法来调伏他,让他一下子就能接受。如果没有适当的方法,直接就去做,肯定不行。有时候需要硬的方法,有时候需要软的方法。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这是智慧。度自己也好,度他人也好,智慧和方便都要具足。有智慧才有方便,有方便才不会有障碍。如果有障碍了,说明你还是没有方便;没有方便,说明你还是智慧不够。其实一切都要恒顺众生,要随缘,但需要有智慧才能做得到。

随缘不是随便。已经开悟、证悟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随缘,有大智慧的人才能真正做到随缘。放下和放弃不一样。我们现在一说放下,就都放弃了,难就难在这里。《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些道理都是一样的。要放下不要放弃,要认真不要执着,要随缘不要随便。要把握这些很难。要保持适度,没有智慧是无法分辨的,没有修行不可能保持适度。差一点点就错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学佛       孩子)(五明学佛网:学佛       孩子)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 

 杨云唐居士:学佛十字路口—择法觉支 

 果煜法师:从指月的比喻,看学佛的旨趣 

 沈家桢居士:学佛缘由 

 沈家桢居士:沈家桢自述学佛经过 

 陈兵教授:论出家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