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周叔迦:学佛不只为求知更应注重实际行持


   日期:2014/7/19 15:1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编者按:学佛与研究佛学(佛教)不一样,后者往往不能兼顾实修,只是将佛法或佛学当成研究对象。但是学佛却不一样,不仅仅是了解、增进知识,更应注重行持,否则就称不上学佛。如果只将佛法看成知识,即便学得再多,也不过是一个移动书库,有何意义?

好事应当学着去做,坏事应当学着去断。(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普通人研究佛教,多偏重求知,忽略了力行,这也是众生根机陋劣的原故,才力薄弱,知行不能兼顾,往往越是聪明颖悟、知识充实的人,行为越是不检,处处流露着放荡不羁的神气。这种偏重知识、不谨细行的畸形病态,根源在最初读书的时候,只有求知的心,却没有照书中所说去力行的心,所以越是尽量的读书,越是尽量的放任自己的行为,结果言行不相应,以至身败名裂,反沾污了圣道,叫人对于圣教发生疑谤。所以这种病态,我们应当极力革除。革除的方法便是每逢求知的时候,总要思想我求知是预备力行的,决不是但求知便了的事,这种知行合一、双方平衡的心念,一定要时时鼓舞起来。

普通人在读书求学的时候,往往对于小事以为太浅近、不值得做,对于深理又以为太玄奥、不能做,如此高不成低不就,一次放任过去,便次次放任过去,读书越多,知而不能力行也越多,结果便根本无求行的心念了。譬如《弥陀经》谈念佛,有知识的人便以为是愚夫愚妇的事,不值一行。《金刚经》谈实相,有知识的人便以为这是如来菩萨的境界,不能去行。殊不知实相也不是另有何实相的境界,只是在念佛时扫除一切妄想计著,深深的照了诸相非相,便能逐渐证会。持名念佛也不是易事,观照实相也不是难事,只要力行,便能进入。

凡是为学的人,应当先有力行的心,因为力行无有标准,所以才到经本上去找榜样。凡是经上所说布施、持戒、忍辱等好事,应当学着去做;所说烦恼、染污等坏事,应当学着去断。若不如此存心,学多少也是没用。

力行是要随时随地去作,不可迁延。《论语》说:“子路有闻,未之能行,惟恐又闻。”就是怕听的好事太多了,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做起,消阻勇气。

一次因循不做,以后便事事因循。所以我们应当积极的把经上的道理,用实践的精神表现在现实生活上。在力行中,改过比迁善更当急切。我们不必好高骛远、标新立异,最要紧就是修改我们的小毛病。古语说:“小行不修,终累大德。”譬如作汤,如果锅里存有残剩的臭汤在里面,就有如何奇妙的技术和资料,也决作不出鲜美的汤来。换句话说就是,学问如何高深,如果品行不端,决不能成为伟人。

大凡人不能改过,缘因有二:一是因循,不肯仔细反省,检束身心,以为我现在是学的时候、不是行的时候。我学好了,将来便能作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至于那六度万行更不是我凡夫能做的,将来我若是菩萨便能作。殊不知,若不在学时便训练力行,事事认真,将来学成仍是不能行;若不在凡夫位上力行六度的事,便永远不会成为菩萨。二是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毫无过错,从容中道,不失规矩。这心理,我们尤要引为深戒。还有一种最颠倒卑鄙的根性,就是虚荣心太盛。自己过错,不许旁人指摘。不但不改,反以为是,以过为荣,更因执己见不加改悔。我们要知道,古圣先贤那样伟大,就是因他能从善如流、勇于改过。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前例显然,我们应当奉为圭臬。总期望有人提醒自己、指摘自己,欢喜乐受、痛惩前非才对。不可知过不改,溺于积习,自趋歧路。譬如有病,旁人劝他吃药,他偏不吃,岂不是自寻死亡吗?

在佛世时,有个孩子,溺于父母慈爱,懒惰懈怠,不专心致力学工学商,以致技术不精,营业破产。他的身世既如此落魄,同时邻居还有许多诽议,他在这极度悲愤之余,便寻佛苦求出家,而佛摈斥不收,佛对他说:“你如能回家力改前非,勤苦作业,中兴家道,我一定收你作弟子。”我们知道,佛是大慈悲人,可是对于颓靡不振、不肯力行的人也不收留,后来这人遵从佛教,回家勤俭,力行孝友,名誉好了,自念这都是佛的恩惠,便又去求佛出家,得度以后证了阿罗汉。

所以我们要遵圣训,要力行去求知,知了便去实行,随时随处都作道场,不可丝毫苟且。认真去改过迁善,使我们的道业成就、声名郁烈,久而弥盛才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周叔迦       学佛)(五明学佛网:周叔迦       学佛)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教理篇 青年学佛次第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