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故事

 印光大师讲故事(8)


   日期:2014/6/11 8: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胡了常居士往生纪实

优婆夷了常,安徽无为县了圆居士陈锡周的续配夫人,姓胡,心地仁慈,笃信佛法。陈锡周最初不懂佛法,大儿子十四岁夭折,他怨天尤人道:“我又没干缺德事,怎么会落得如此下场!什么因果报应、生死轮回,都是假的!”夫人见他听不进去,只好默默修持。不久,夫人怀孕,将要临盆时,忽然得了重病,一连二十九天不能开口,水米不进,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身体滚烫如火,骨瘦如柴,医生都说只有等死了。

一天晚上,夫人梦见一位老妇,手持一枝莲花,来到床前,对她说:“你由于过去世造作的恶业,现在患上这个重病,幸亏你有善根,我特地从南海来救治你。”说着,用手中的莲花在她身上从头到脚拂拭,边拂边说:“拂去你的业障,就可以生下一个好孩子了。”夫人顿感身心清凉,一下子从床上起来,病好了,第二天就生下一个健康的胖儿子,和常人所生的没有两样,取名天民。陈锡周这才体会到佛恩慈悲,相信三世因果的道理,从此夫妇俩吃素念佛,努力修持,广修布施供养。

锡周归依印光法师,法名了圆;夫人也来信请求归依,法名了常。之后,全家在北京法源寺受菩萨戒。夫人想到普陀山拜见印光法师,却因兵荒马乱没能成行,抱憾心中。大师劝慰她说:“你至心念佛,每天都能和阿弥陀佛及诸圣众在一起,何必因为不能见到我这个粥饭庸僧而遗憾呢。”夫人由于一路饱受惊吓,身体很久不能复原。陈锡周请求大师开示,大师要她退一步想,当作自己已经死了,这样一放下,她的病居然就好了。

这一年春天,夫人病体复发,不思饮食。一天,她正在念佛的时候,看见两个童子举着长旛,上面写着“西方接引”四个字。夫人对锡周说:“这对我是好事,对你却是不幸,我一旦归西,你就没有人陪伴了,但是我们念佛人,不得贪生怕死。”于是陈锡周请来四位出家师父,诵经礼忏念佛廿八天,为夫人祈求,如果寿命未尽早日痊愈,寿命到了就快生西方。从此夫人身心轻快,不再有病苦。

四月初,她的身体再度不适,知道西归的日子近了,就一心念佛,只求快快往生。初五,全家人为她念佛,又请来僧人轮班助念,昼夜佛号声不断,夫人跟着默念。初六上午,夫人沐浴更衣,来到佛堂礼拜,向佛供奉香花。回房后调过床头,向西侧卧,自此专心念佛,生离死别的话,绝口不提。到了夜晚,她见到佛来迎接,要起身礼拜。家人扶她起来坐好,夫人低头合掌,说还有三千声佛号,念完就走。全家人连同僧俗三十多人,同口大声念佛,夫人则在高声念佛中安然而逝,面带笑容,室内异香扑鼻。大家都没有哭泣,又为她念佛二小时才安置。第二天中午入殓,头顶还有温度,四肢柔软,香气犹存。

印光大师得知后,赞叹嘉许道:可敬可贺!了常夫人善根深厚,今生遇到善缘,能够不被世间的情爱破坏正念;又靠着大家的念佛成就了清净信心,得以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终于离开这个苦难的地方,往生极乐世界,真是何等幸运!

大师同时评论说:临终一关,最为要紧。世间多少愚痴人,当父母眷属临终的时候,只顾悲痛哭泣,还要赶紧洗身换衣,只知道给活人好看,不晓得耽误了死去的人。平时不念佛的人,也就不提了;就连那一心求往生的念佛人,临终遇到这样的家人,也难免会被破坏正念,难以出离轮回。临终助念,好比一个气力不足的人登山,幸好有人前拉后推,左搀右扶,终于能够登峰造极。

而那些临终正念昭彰,却被亲人的情爱牵绊,乃至搬动身体、破坏正念的人,正如同勇士登山,本来体力充足,不料亲戚朋友一个个要他背负行囊,最终这人因为负担过重,筋疲力尽,只能远远地望着山顶兴叹,再也爬不上去。其中的得失看上去是被别人耽误,其实是自己在过去生中,成全别人或破坏别人,所造下的善恶业力,导致了今天的结果。因此,凡是修净业的人,应当成全他人的正念,并且预先为自己的眷属讲清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要讲求世间的情面好看,关键是临终者的心念落在哪里,这样才不至耽误生死大事。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宋朝人杨杰,号无为子,早年追随天衣义怀禅师参禅,大彻大悟。后来母亲去世,杨杰辞官回乡,遍阅《大藏经》,由此深知净土法门的殊胜,从而自行化他,勤修坚持,他在智者大师《净土十疑论》的序文里面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杨杰画了一幅阿弥陀佛像,随身携带,观想忆念。临终时,杨公说偈:“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死在真性中,犹如空花,可是由于凡夫没能证得真性,就必须求生西方,见佛闻法,获证真性。“将错就错”的意思是说,假如彻底证得真性(不假叫做真,不变叫做性,此不妄不变的真性就是每个人本具的清净心体),自然不必再求生西方,所谓求生仍是一个错;然而还没有证得,就不能不求生西方,所以说“将错就错,西方极乐。”莲池大师编撰的《往生集》在《杨公传》一文后题赞道:“我希望天下的聪明人都能够成就这一个错。”这才是不被聪明所误的真正大聪明。

苏东坡自误往生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前身是宋代初年五祖寺的住持师戒禅师(也就是前文《杨岐灯盏、宝寿生姜》中,自己掏钱买生姜红糖的师戒禅师,称“五祖戒”),戒禅师曾经名震一时,晚年在僧堂前拄着拐杖谈笑而化,自在从容。苏东坡则由于前世修行所得的智慧,才华横溢,但还时常召妓,可见过去的戒禅师并不曾证得果位。苏东坡也不忘随身带上一卷阿弥陀佛像,并且常说:“这是我日后生西方的依据。”

等到他临终时,径山寺惟琳长老在一旁提醒他,不要忘记求生西方,苏东坡却辩解道:“我承认西方是有的,可这是不能着相用求的啊。”门人钱世雄也劝他:“这可是先生你平素一贯的修持,怎么说不可以着力求生呢!”苏东坡只顾强调:“你说着力,可就差了哇。”说完就断了气,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铁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师       故事8)(五明学佛网:印光大师       故事8)  

 净界法师:净界法师:印光大师说佛号的功能 

 楼宇烈教授:略论印光大师的念佛法门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正如法师: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 

 陈星桥居士:印光大师与佛教自身建设--纪念印光大师圆寂六 

 张秉全居士: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六 

 张秉全居士:发大菩提,生真信愿。竭诚尽敬,唯佛是念——印 

 张秉全居士:八句名言,往生津梁——印光大师殊胜开示之三 

 张秉全居士: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张秉全居士:印光大师殊胜开示的句解之一 

 大安法师:印光大师由儒入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