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法修学不同于世间法


   日期:2009/1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法修学跟世间法的观念不一样,胡适之所提倡的为学要像金字塔,先要博,慢慢的精,这是世间的。佛法求学的方法,把金字塔颠倒,先专后博,是这个学法。最初都是一门深入,为什么?你的心才能清净。多的时候,必定起分别,心得不到清净。自古以来,中国这些祖师大德,诸位看看《高僧传》、《居士传》,就晓得所有成就的人一生都学一样东西,一门深入,入进去之后才求博。

  《华严经》就有很好的例子,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博学多闻。他一开始学,是不是这样子?不是的,一开始学跟一个老师,老师是文殊菩萨,他专攻、专修,修一样。一样修成功了,在禅家讲就是开悟,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教下叫大开圆解,念佛人是得一心不乱,要修到这个境界;到这个境界就毕业了,告一段落,从此以后可以博学多闻。佛法修学就像树一样,它先有一个干,然后慢慢有枝叶、花果,不是像金字塔。

  但是我们今天许多学佛同修弄颠倒了,用金字塔的方式,一开头博学多闻,到处听、到处看,搞得头脑乱七八糟,理都理不出头绪。问他是样样都懂,这是不错,是个大佛学家!烦恼有没有断?没有。是非人我、贪瞋痴慢一点都不能断,不能得定,不能开慧。他学那么多,叫世智辩聪,那是记问之学,看得多、听得多、记得多!不是从自己心性里面流露出来的,这一点希望同修们要注意。

  我这么多年来,在讲席当中建议同修学一家之言,你会有成绩。今天找不到老师,是真找不到老师,你所遇到的老师,大概也跟你差不多,也都是博学多闻的老师,也都是记问之学的老师。记问之学连儒家都不要,《学记》里面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我们找不到老师怎么办?找古人。我们今天要学《弥陀经》找不到老师,找莲池大师,这个批注是莲池大师的,我们依莲池大师这个批注就行了。

  你也许说,莲池大师这个批注看不懂,实在讲这不是难事情。我今天把我自己读这个批注的心得跟诸位报告,我不讲解,你们念这个批注也一样,只要诚心诚意从头到尾去念,不要着急,这个事情急不得的。古德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能把《疏钞》从头到尾念一千遍,你就会开悟。为什么开悟?你不着急,慢慢的念,念上一千遍,你得定,你已经一心不乱了,一心不乱就是大彻大悟,成功了,这有道理!

(文摘--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八十六集)1984/12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1-03-08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一门深入       专修)(五明学佛网:一门深入       专修)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仁清法师:如何正确理解“一门深入” 

 圣严法师:我们如何才能做到“一门深入” 

 仁焕法师:弥陀本愿专修仪规 

 仁焕法师:定位极乐 一门深入 

 仁焕法师:舍命全交 一门深入 

 其它法师:一门深入 勇猛精进(海山老和尚)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明心生极乐、专修净土乃大孝、持咒显 

 正净法师:专修净土不谤其它法门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 

 慧律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