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听经就是修行,听经也就是念佛


   日期:2014/6/8 10: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宗的善根是什么?就是念佛。古大德有个比喻,念佛功夫要念到什么程度?比喻当中说,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你就成就了。我们现在一般人,熟是什么?杂念,不知不觉一天到晚会杂念起来,熟了;佛号,佛号生疏,老是忘掉,提不起来。佛号生,妄念熟,现在把它调转一下,怎样把佛念搞熟,把自己习气搞生疏,这样一调转功夫就成就。这个说法说得很好,熟处转成生处,生处转成熟处,给它来个改变。这改变首先欲望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欲望,你才能转得过来;如果对这个世间有欲望,对欲望有贪恋,那就太难太难了。怨恨还要报复,记仇在心,这个很难转;这个世间恩恩怨怨要一笔勾消,统统放下。对於这些亲怨用一个心,感恩的心,清净平等感恩的心来对待。在娑婆世界,我们纠缠了不知道多少生多少劫,现在我觉悟,不干了,感谢大家,我走了。要有这种态度,要有这种心情,真放下了,这样的心情你去念佛,佛就能转生为熟。

所以总得多想想办法。经教听,好,为什么?帮助我们觉悟,听经就是修行,听经也就是念佛。大势至菩萨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佛念佛是因,必定见佛是果。忆佛,读经是忆佛,我们常常想到极乐世界的庄严,常常想到阿弥陀佛的恩德,这是忆佛。念佛就是称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不要间断。为什么?间断,杂念就进来。用这个方法把杂念放下,因为杂念太熟,不念佛它就起来,所以用念佛这个方法把杂念念掉。不念它又来了,那就总得要念,念熟了,什么叫熟?没有杂念叫熟了,没有杂念只有佛念。这就像《大悲经》里所说的,「一称佛名」,这个一称就是一向专念,「以是善根入涅盘界」,生到极乐世界就是入涅盘界,生到极乐世界的殊胜说不尽!到那个地方,就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在西方极乐世界生活待遇,我们讲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活待遇跟法身菩萨平等,比欲界的六层天超过了,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不能比,与四禅天也不能比。这些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享受,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

阿弥陀佛福德从哪来的?这经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无量劫的修学功德,过去生中无量劫的功行,他成为世饶王,这世间的大国王,做国王遇见自在王佛,听经闻法觉悟,把国王舍弃,出家叫法藏比丘。无量劫的那个善根、那个亲因,发起他的四十八愿,发四十八愿之后,又用五劫的时间认真修行,勇猛精进,将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成就了。四十八愿成就的功德,感应得西方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愿力、行力,修行的功德成就的。它不是人工设计的,它也不是像我们这个地方施工建造成的,它不是,它是自然感应得的。这个自然感应得,我们有证据,我们明了,对这个不怀疑,为什么?欲界天,他化自在天、化乐天都是感应的,那是什么?是自己行善功德所成就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它自然感应的。你造作罪业,罪业造成的感应是地狱,地狱也是化生的,也没有人设计,也没有人去建造。这个故事,我们早年听朱镜宙老居士讲,他的老岳丈章太炎先生,这民国初年大家都知道他,他做东岳大帝的判官。有一天觉得炮烙的刑罚太残酷,不合人道,请求东岳大帝把这个刑罚废除。东岳大帝很聪明,派两个小鬼带他去看,你去看,现场去看,到现场,小鬼说到了,他看不见,才恍然觉悟,是自己不善业力变现的,不是人造的。如果是东岳大帝造的,他可以废除,不是他造的,是你自己感应的,那有什么办法?才完全明了,业力感应不可思议。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0集)  2011/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90jump

……

所以别人欺骗我,我不欺骗他,我用真诚心对待他;别人陷害我,我用慈悲心对待他。为什么?他是六道轮回的人,我是极乐世界的人,极乐世界的人怎么可以跟这个世界人一样?

你把这些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你就回心转意,这个世间用什么心态对我都无所谓,为什么?我们在这个世间,这一生叫最后身,下次不来了,最后身。来生到极乐世界去了,不在娑婆,跟娑婆告别,这是对的;你对这个还有留恋,还跟这个世间人结缘,可麻烦了。我们跟世间人只结法缘,将来我成佛之后我回来度你们,这个对的,法缘。没有善恶果报这个缘,这个统统一笔勾消,那我们现前就得清净自在。所以一定要懂得,心是阿弥陀佛,心是真诚、清净、平等、觉,对待别人一味慈悲,平等慈悲、清净慈悲,这就对了。一向专念,这个非常重要,这是属於行门,发菩提心是愿,有愿有行,用行来践愿,实践我的愿望,这一向专念。所以一定要学,在一天当中睡觉不算,从你起床到晚上睡觉这一天,佛念多於杂念,这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我们的比例,能够做到佛念十分之八,杂念十分之二,你就决定得生。不但决定得生,你想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就能走,想多住几年也不碍事,你念佛功夫成就了。如果我的杂念跟佛念是一半跟一半,百分之五十跟百分之五十相比,一半一半,往生未必有把握,那要靠临终的缘分。如果我们的功夫是六比四,我每天的佛号百分之六十,杂念百分之四十,应该可以往生;再提升,佛念百分之八十,妄念百分之二十,你就自在往生。这个事情要干,这个事情是真的,其他这个世间事全是假的。能舍要舍,该舍要舍,不再干糊涂事,一心一意只求往生,除往生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就是成就菩提亲因,亲因就是种子,成就菩提果的种子,叫善根。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0集)  2011/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90jump

……

四弘誓愿是非常非常重要,是佛门弘愿的总纲领,学佛人天天都念它,「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个四愿要是详细的来说,真正讲起来愿只有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一愿,后面三条成就这一愿。你后头没有三条,你这愿是假的,你凭什么度众生?为了要度众生,才断烦恼、才学法门、才成佛道。可见得断烦恼、学法门、成佛道都不是为自己,这个意思深!要为自己,为自己这四弘誓愿全都没有了,你决定求不到。为什么?为自己,你是烦恼领先,你怎么会有成就?人家那个成就是以众生为先,众生无边誓愿度,是为他的,不是为自己的,为自己可以懒惰懈怠没关系,为别人就不可以。我早一天成就,众生就少受一天罪;我晚一天成就,众生就多受一天罪,你看看这是多么大的力量在推动你。

世间法动力是什么?名利,有名有利就干,拼命去干。没有名利谁干?没人干。佛法名利都不要了,他还那么样起劲去干,那是什么力量推动?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力量可大了!这是佛菩萨为什么能够修成佛道,就是这个力量。许多人不知道,你们学佛的人到底干些什么,又不要名、又不要利,又不要好吃的,什么粗茶淡饭勉强都过去了,还那么欢喜在干,你到底是为什么?这头脑有问题。所以他不知道,佛法里头有个四弘誓愿在督促他,四弘誓愿就是一愿,后头三个要完成它。你要去度别人,头一个你要有德行,德行是什么?德行就把烦恼放下,烦恼无边誓愿断,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统统要放下,成就德行。成就德行之后才学法门,这对的,修学法门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上。如果法门无量誓愿学,没有前面的德行,法门成就之后,很容易就堕到名闻利养去了,到最后自己不但不能度别人,恐怕就堕落掉了。道德的根基太重要!在初学我们也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不也在学法门吗?对,这个学法门实际上它是打根基的,因为是一个法门容易得定,定就能开智慧。所以不是像我们一般人讲广学多闻,不是的。一门深入是成就你德行,成就你定慧,定慧现前你才能广学多闻,广学多闻不费力气,因为你这根本智得到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根本智,根本智就是寂静心,就是清净平等觉,那是根本智,它起作用就是开智慧。所以你必须要按照这个顺序去做,你不能把它搞颠倒了。现在人学佛不能像古人那样的成就,什么原因?颠倒了。为什么?断烦恼他不要,他只讲学法门、成佛道、度众生,最后众生也没度得了,自己也堕落了。

由此可知,断烦恼在佛法修学它是关键,成功、失败的关键。自行的成功、失败,度他的成功、失败,关键都是在断烦恼。可偏偏现在人把这个最关键的问题给舍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0集)  2011/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90jump

……

「精勤求法,广为人说,悉无厌倦」,年轻的同学发心效法菩萨,精勤求学,学到之后为别人讲解。自己一个人独修,不如大家在一起共修,共修则依众靠众,不至於懈怠、懒散。学了以后就讲,好事情,如果自己不能讲,我们现在有光碟可以带回去,家庭就是道场,家庭一家人可以一起学,邻居朋友也可以一起来学。不能天天做,大家工作繁忙,一个星期找一天定期聚会,听《无量寿经》,听完这一片之后大家分享,那个很殊胜。你学的时候,你可以来主持分享,看每个人听了他的感受、他的心得,给大家做报告,主持人来做总结,这样修学进步很大。完了之后再一起念佛,解行并重,一个星期一次,在今天这个社会做得到。如果在这个里面得法喜,你其他这些娱乐自然会放下,不要再看电视了,你这个心才能够专一,一心正直。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九0集)  2011/7/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490jump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听经       念佛)(五明学佛网:听经       念佛)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壹、念佛法义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心地功夫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