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刘余莉:克制怒气的几个层次


   日期:2014/5/31 2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要克制怒气就要忍,这个“忍”,上面是一个刀刃的“刃”,下面是一个“心”字,看到这个字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才谈得上忍?就是说当刀刃割在你的心上的时候,才谈得上忍。平时你对我好,我对你好,大家都是彼此称赞,这个时候谈不上忍;只有你遇到不可思议的人,遇到了不该发生的事,这个时候能够忍,能够克制住不发脾气,才体现了一个人真正的修养。所以这个忍也有不同的层次。第一就是“力忍”,也就是说我今天学会了,我们听了老师讲,发怒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从此以后,我一定要克制住自己不去发脾气;别人对我不好,我也克制住自己不去报复,这是第一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叫“忘忍”,也就是宰相肚子能撑船,别人对我的不好,我转头即忘,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就像我们《弟子规》上所说的“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涌泉相报”。但是别人对我们有怨、有恨,我们不要把它记在心上,总是忘不掉。所以有人把我们的心也比作一个垃圾筒,说我们的心本来是纯净纯善的,就像这个垃圾筒一样,它从商店里买回来的时候,也是很纯净的,为什么变成不净了?就是因为我们经常把垃圾往里面扔,久而久之,这个垃圾筒也变得肮脏不堪了。所以我们的心都是纯净纯善的,我们经常记载别人的过失、别人的不善、别人的过恶,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心变成了承载别人过失的垃圾筒,首先受害的是我们自己。

  第三要“反忍”,也就是说,这个人他对谁都很好,他也在学习传统文化,为什么他偏偏对我不好?那肯定是我有对不起他的地方,或者是我有做得不到的地方,所以要“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弘扬传统文化的人,他学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心法,就是说这个事做得不满意,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们应该马上回过头来反省自己。讲到这里我也想到了我们庐江文化中心的一位张晓冬老师,他在海南监狱讲课的时候,下边两个服刑人员就吵起来了,张老师就对这个服刑人员鞠了一躬,他说:“对不起!都是我讲得不好,大家没有听进去。”他这样反求诸己的态度,感动了在座的服刑人员,大家就不好意思再吵架,还都纷纷的给他鼓掌。

  第四就是“观忍”。《金刚经》上有句话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其实我们昨天发生的事,不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已经过去了;又像肥皂泡一样,是虚幻不实的;又像闪电一样,是短暂的、瞬间的事情。既然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就应该让它过去,不要再把这些恩恩怨怨记载在自己的心里,然后每想起一遍就惩罚了一遍自己,让自己很不开心,别人可能还不知道。

  第五叫“喜忍”,也就是说别人对我不好,对我无理取闹,甚至来指著鼻子骂我,我还很高兴,为什么?太好了,又锻炼我忍辱的机会了。所以对於学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都是提升自己境界的机会。“境缘无好丑,好丑在於心”,我们遇到一件看似不好的事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它就是不好的事,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之分。这个好坏之分在哪?在於你的心,你如何把在一般人看起来不好的境缘转变成好的境缘,这需要真正的智慧。

  第六叫“慈忍”,也就是说对於别人做的恶事,我们不仅没有打击报复,反而提起了自己帮助他、成就他、提升他的这种信心。像我在看蔡老师的《弟子规》的时候,看他讲了一个故事,说有的年轻人还没有走上社会,就做出了很多悖逆社会的行为,譬如说看到很多富贵人家的车子停在那,他上去给它画个两道,或者给它泼上点油,甚至把它烧掉。如果我们是这车子的主人,可能就会很生气,觉得这样的孩子真是太没有教养了,做出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的确这些孩子真的是没有教养,这也不是他们的错。我们想一想,这个孩子可能是早年父母离异,没有接受良好的教导,更没有人教导他《弟子规》。那我们对自己的孩子是什么样的?看到好的教育,马上就不惜花重金让他去学习;知道《弟子规》好,就不远万里赶来学习。我们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儿女的照顾是无微不至,我们再想一想这些孩子,从小就没有人照顾他,他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感受不到这个社会的温暖,他一到社会就给人一种冷漠的感觉、对立的感觉、想报复的感觉。所以我们说一切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当你能够看到这一点,你不仅不想去报复他,而且还提起一种仁慈的心去帮助他、去提升他。

  这几个忍是我们克制怒气的几个层次,一个层次比一个层次高,需要我们在生活中慢慢的去体会。这也正如有一位大德,在“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中”所写到的,他说“要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你应自立;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能力;感激斥责你的人,因为他助长了你的定慧”。我们平时觉得自己修养很好,你看我从来不发火,见到人都是一团和气、笑脸迎人。那是因为什么?那是因为你没有遇到那些不可思议的人和事。当有一天突然有一个人,走到你的面前指著鼻子骂你,对你无理取闹的时候,你还能够对他保持微笑、保持耐心,这才体现了一个人真正的修养。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刘余莉       克制)(五明学佛网:刘余莉       克制)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如何净化心灵,克制物欲私欲,排解各类 

 儿子往生了半个月...如何克制失去亲人的痛苦?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克制情欲 

 修心就是每一天一点一滴地反省与克制自己的业障 

 刘余莉:行有不行反求诸己 

 刘余莉:童年要惜福,中年时造福,老年才会有福 

 刘余莉:为什么必须重视女德 

 宏海法师: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刘余莉:第七讲贪色为YIN,YIN为大罚 

 黄念祖:怎样克制自己不发脾气? 

 刘余莉:快乐很简单,烦恼要很多 

 刘余莉:朋友圈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