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眼宗开山祖师:文益禅师《宗门十规论》


   日期:2014/5/24 16: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宗门十规论自叙

文益幼脱繁笼,长闻法要,历参知识,垂三十年,而况祖派瀚漫,南方最盛,于焉达者,罕得其人。然虽理在顿明,事须渐证。门庭建化固有多方,接物利生其归一揆。苟或未经教论,难破识情。驱正见于邪途,汨异端于大义,误斯后进,枉入轮回。

文益中测颇深,力排匪逮,拒辙之心徒壮,鼹河之智无堪,于无言中强显其言,向无法中强存其法。宗门指病,简辩十条,用诠诸妄之言,以救一时之弊,谨叙。

自己心地未明妄为人师第一

论曰:心地法门者,参学之根本也。心地者何耶?如来大觉性也。由无始来,一念颠倒,认物为己,贪欲炽盛,流浪生死,觉照昏蒙,无明盖覆,业轮推转,不得自由。一失人身,长劫难返。

所以诸佛出世,方便门多,滞句寻言,还落断常。祖师哀悯,心印单传。俾不历阶级,顿超凡圣,只令自悟,永断疑根。

近代之人,多所慢易,丛林虽入,懒慕参求,纵成留心,不择宗匠,邪师过谬,同失指归,未了根尘,辄有邪解,入他魔界,全丧正因,但知急务住持,滥称知识,且贵虚名在世,宁论袭恶于身,不惟聋瞽后人,抑亦凋弊风教,登法王高广之坐,宁卧铁床,受纯陀最后之馐,乍饮铜汁。大须战栗,无宜自安,谤大乘愆,非小罪报。

党护门风不通议论第二

论曰:祖师西来,非为有法可传,以至于此,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岂有门风可尚者哉。然后代宗师建化有殊,遂相沿革,且如能、秀二师,元同一祖,见解差别,故世谓之南宗、北宗。能既往矣,故有思、让二师绍化。思出迁师,让出马祖,复有江西、石头之号。从二枝下,各分派列,皆镇一方,源流滥觞,不可弹纪。逮其德山、临济、沩仰、曹洞、雪峰、云门等,各有门庭施设,高下品提,至于相继子孙,护宗党祖,不原真际,竟出多岐,矛盾相攻,缁白不辨。

呜呼!殊不知大道无方,法流同味。向虚空而布彩,于铁石以投针,角争斗为神通,骋唇舌作三昧,是非锋起,人我山高。忿怒即是修罗,见解终成外道。倘不遇于良友,难可拔于迷津。虽是善因,而招恶果。

举令提纲不知血脉第三

论曰:夫欲举唱宗乘,提纲法要,若不知于血脉,皆是妄称异端。其间有先唱后提,抑扬教法,顿挫机锋。祖令当施,生杀在手。或壁立千仞,水泄不通;或暂许放行,随波逐浪。如王按剑,贵得自由。作用在于临时,纵夺犹于管带。波腾岳立,电转风驰,大象王游,真师子吼。多见不量己力,剩窃人言,但知放而不知收,虽有生而且无杀。奴郎不辨,真伪不分,玷渎古人,埋没宗旨。人人向意根下卜度,个个于阴界里推求。既懵于触目菩提,只成得相似般若。于无住本,建立法幢,代佛宣扬,岂同容易?不见云门大师道:尽大唐国内,觅一个举话人也难得!又不见黄檗和尚道:马大师出八十余员善知识,问着个个阿碌碌地,惟有庐山和尚较些子。是知当此位次,若会举令提纲,便是十成宗匠。何以知之?不见古人道:从苗辨地,因话识人。直饶瞬目扬眉,早是一时验了。况为模范,得不慎欤?

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第四

论曰:凡为宗师,先辨邪正。邪正既辨,更要时节分明,又须语带宗眼,机锋酬对,各不相辜。然虽句里无私,亦假言中辨的。曹洞则敲唱为用,临济则互换为机,韶阳则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如谷应韵,似关合符。虽差别于规仪,且无碍于融会。近代宗师失据,学者无稽。用人我以争锋,取生灭为所得。接物之心安在,破邪之智蔑闻!棒喝乱施,自云曾参德峤、临济,圆相互出,惟言深达沩山、仰山。对答既不辨纲宗,作用又焉知要眼?诳谑群小,欺昧圣贤。诚取笑于傍观,兼招尤于现报。所以一宿觉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似此之辈,不可弹论,但脱师承,都乏己见。无本可据,业识茫茫。惟可哀怜,难以为报!

理事相违不分触净第五

论曰:大凡祖佛之宗,具理具事。事依理立,理假(假借)事明。理事相资,还同目足。若有事而无理,则滞泥不通;若有理而无事,则汗漫无归。欲其不二,贵在圆融。且如曹洞家风,则有偏有正,有明有暗;临济有主有宾,有体有用。然建化之不类,且血脉而相通,无一不该,举动皆集。又如法界观,具谈理事,断自色空。海性无边,摄在一毫之上,须弥至大,藏归一芥之中。故非圣量使然,真猷(道,法则)合尔;又非神通变现,诞(荒诞)生推(思索)称。不着它求,尽由心造。佛及众生,具平等故。苟或不知其旨,妄有谈论,致令触(垢)净不分,譊(争辩)讹不辨,偏正滞于回互,体用混于自然,谓之一法不明,纤尘翳目。自病未能剿绝,他疾安可医治?大须审详,固非小事。

不经淘汰臆断古今言句第六

论曰:夫为参学之人,既入丛林,须择善知识,次亲朋友。知识要其指路,朋友贵其切磋。只欲自了其身,则何以启进后学振扬宗教、接物利生,其意安在?看他先德,梯航山海,不避死生,为一两转之因缘,有纤瑕之疑事,须凭抉择,贵要分明。作亲伪之箴规,为人天之眼目。然后高提宗印,大播真风,徵引先代是非,鞭挞未了公案。如不经淘汰,臆断古今,则何异未学剑而强舞太阿,不习坎而妄凭深涉,得无伤手陷足之患耶?夫善取有,如鹅王择乳;不善取者,若灵龟矫踪。况其间有逆顺之机,回互之语;出其生而却就死地,将其生而翻寄偏门,非可肆其狂心,辄使测他圣意,况一字法门之要,有万端建化之方,得不慎诸以防来者。

记持露布临时不解妙用第七

论曰:学般若人,不无师法。既得师法,要在大用现前,方有少分亲切。若但专守师门,记持露布,皆非颖悟,尽属见知。所以古人道: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超于师,方扬师教。六祖又谓明上座云:吾与汝言,皆非密事,密在汝边!又岩头谓雪峰云:一一从自己胸中流出。是知言语棒喝,非假师承;妙用纵横,岂求他合?贬之则珠金丧彩,赏之则瓦砾增辉,可行即行,理事俱修,当用即用,毫厘不差。真丈夫材,非儿女事。切忌承言滞句,便当宗风,鼓吻摇唇,以为妙解。况此不假筌蹄得入、思虑能知。智出于广漠之乡,神会于不测之境。龙象蹴踏,非驴所堪。

不通教典乱有引证第八

论曰:凡欲举扬宗乘,援引教法,须是先明佛意,次契祖心。然后可举而行,较量疏密。倘或不识义理,只当专守门风,如辄妄有引证,自取讥诮。且如修多秘藏,尽是指踪;圆顿上乘,悉同标目。假使解得百千三昧、沙数法门,只益自劳,非干他事!况复会权归实,摄裔还源,于其净界中,不受一尘。况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不免据情结款,就体解纷,与我祖宗,全无交涉。

颇有横经大士,博古真流,夸舌辩如利锋,骋学富如囷(qūn)积。到此须教寂默,语路难伸。从来记忆言辞,尽是数他珍宝。始信此门奇特,乃是教外别传。后进之徒,莫自埋没,遭他哂笑,有辱宗风。勿谓不假熏修,便乃得少为足,末既不晓,本何明哉?

不关声律不达理道好作歌颂第九

论曰:宗门歌颂,格式多般,或短或长,或今或古。假声色而显用,或托事以伸机,或顺理以谈真,或逆事而矫俗。虽则趋向有异,其奈发兴有殊。总扬一大事之因缘,共赞诸佛之三昧。激昂后学,讽刺先贤,皆主意在文,焉可妄述?

稍睹诸方宗匠、参学上流,以歌颂为等闲,将制作为末事。任情直吐,多类于野谈;率意便成,绝肖于俗语。自谓不拘粗犷,匪择秽孱;拟他出俗之辞,标归第一之义。识者览之嗤笑,愚者信之流传。使名理而浸消,累教门之愈薄。不见华严万偈、祖颂千篇,俱烂漫而有文,悉精纯而靡杂,岂同猥俗兼糅戏谐!在后世以作经,在群口而为实,亦须稽古,乃要合宜。苟或乏于天资,当自甘于木讷。胡必强攀英俊,希慕贤明;呈丑拙以乱风,织弊讹而贻戚,无惑妄诞,以滋后羞!

护己之短好争胜负第十

论曰:且如天下丛林至盛,禅社极多,聚众不下半千,无法况无一二!其间或有抱道之士,洁行之人,肯暂徇于众情,勉力绍于祖席,会十方之兄弟,建一处之道场。朝请暮参,匪惮劳苦。且欲续佛慧命,引道初机,非为治激声名、贪婪利养。如钟待扣,遇病与医。澍法雨则大小无偏,振法雷则远近咸应。其荣枯自异,动蛰差乖。固非选择之情,行取舍之法。盖有望风承嗣,窃位住持,便为我已得最上乘、超世间法。护己之短,毁人之长;诳惑于廛蚕,咀嚼于屠贩。声张事势,矜托辩才。以讦露为慈悲,以佚滥为德行。破佛禁戒,弃僧威仪;返凌铄于二乘,倒排斥于三学。况不捡于大节,自许是其达人。

然当像季之时,魔强法弱,假如来之法服,盗国王之恩威。口谈解脱之因,心弄鬼神之事。既无愧耻,宁避罪愆?今乃历叙此徒,须警来者。遇般若之缘非小,择师资之道尤难。能自保任,终成大器。强施瞑眩,甘受谤嫌。同道之人,幸宜助发。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文益禅师       宗门十规论)(五明学佛网:文益禅师       宗门十规论)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