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安隐”到哪里求


   日期:2014/4/9 21: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

  【或名有安隐。】

  这句意思也很明显,但是确实也很深。‘安隐’,特别是我们现前社会,几乎每个人都在祈求,那就是在我们现前的这个世纪,动荡不安。我们对于这个社会状况深深感到厌烦,无不是在祈求安定和平,唯有安定和平才有繁荣、才有兴旺、才有幸福。所以,“安隐”是我们当前迫切的需要。

  “安隐”到哪里求?这就是最近这些年来,我们常常提到的宗教教育。我们知道六道凡夫无量劫来熏习的烦恼习气,真的是无量无边,习气的严重我们没有法子能够想象。这些东西与生俱来,生下来就带着烦恼习气。好在人投胎到这个世间来,确确实实有隔阴之迷,就象人害一场大病,这是我们曾经见到过的。一场大病好了之后,记忆力丧失掉了,本来记忆力很好,聪明伶俐,一场大病病了之后,记忆力严重的伤害,以前那种聪明伶俐没有了。一场病都能产生这样的现象,生死之苦的痛苦比病苦要严重得多,所以这一个生死,他把前世的事情统统都忘掉,这是一桩好事。如果家里头有明白人,这是很好机会,从头教起,过去那些恶的习气不让它起现行,要想方法防止它;教他不善的念头不能起,不善的话不可以说,不好的事情不可以做,从小约束他、规范他,帮他断恶;善的念头、善的言语、善的行为,帮助他兴起。这就叫什么?这是教育,教育在这个时候就起很大作用。所以古圣先贤无不重视童蒙的教育,童蒙养正。如果童蒙你要是不教他,慢慢怎么样?慢慢他旧的毛病习气,又会恢复,这个道理不可以不懂。

  我们自己懂得这个道理了,就知道自己怎样修行?我要不依圣贤教诲,不天天读经,不天天在这里忏悔、断恶修善(中国古人讲的“改过迁善”,是一个意思),我们的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肯定会现行,它慢慢恢复了。这一恢复,又接受新的染污,让我们烦恼习气生生世世都在增长。你要问,现在不善的念头这么多,不善的言论、不善的行为充满了这个社会、充满了世间,这是什么原因?就是刚才讲的,他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做这个防范的工作,防非止恶,没有做这个工作。童年一出生,有隔阴之迷,前世虽然有恶业,突然经过这么一次转变,把前世的事情忘掉了,现在给他新的、正确的观念,正确的修行方法,好!古大德讲,“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要养成好习惯,这个机会不能错过,错过之后,麻烦就大了!

  可是非常不幸,在我们现在最近这一个世纪,疏忽了。多少人家错过了这个机会,就是童年的时候丧失了养正的教育。现在更是糟糕,现在是完全没有了,彻底的没有了。小孩生下来,过几天眼睛张开了,张开他就在接受教育。接受什么教育?电视。电视里头形形色色他开始在看,他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他会看。等他会说话、会走路的时候,他过去生中那些毛病习气慢慢就又恢复起来了。所以现在小孩很小都不听话了,什么原因?我们要明了!然后你才晓得童蒙养正是多么重要,关于一个人一生邪正善恶,这一生当中富贵穷通,又关系到来生、下一生的善恶果报,关系实在太大太大了。做父母的人在这上面疏忽,怎么能对得起儿女?儿女将来长大了不孝,其来有自,不能怪他,他没有过失。过失要反省反省,过失在自己疏忽了养正的教育。

  今天社会,唯恐你不贪,唯恐你不瞋,唯恐你不痴,唯恐你不傲慢,社会怎么会安定!世界怎么会和平!我们要多想想。我们学佛的同学生在这个社会,不幸当中的大幸,我们同学当中有几多人童年接受过养正的教育?恐怕十之八九都没有!真正是过去生中的修行善根、福德、因缘,我们靠这一点基础,不是养正的基础。如果养正的基础接着我们善根的基础,这个人这一生当中他就成就了。我们今天缺少了一半,养正的基础没有,还有善根基础。善根基础要靠什么?要靠长时熏修。古人所谓“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这个道理就是三天没有接受圣贤教诲的熏习,你的烦恼习气就现行了,这个意思就是你退转了。“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小心、要谨慎,要勇猛精进,你就会有成就。

  勇猛精进,每天不能离经教,每天不能离修行,修行就是依照经教里面的道理、方法修正我们自己的过失。我对于宇宙人生,一切人事物,想法的错误、看法的错误、说法的错误、做法的错误,经典是标准,经典是佛知佛见,佛言佛行,依照这个标准来修正我们的过失,这叫修行。修行的功夫一天都不能放弃,一天不读佛经,一天不修行,毛病出来了,又犯过失了,这是当然之理,一点都不奇怪。为什么?毛病习气无量劫熏修成的。我们要把功行密集,日夜不间断,让烦恼习气没有机缘冒出来,这个功夫才行。稍稍松懈,它就出来了,不知不觉,我们常讲有意无意,他就又犯过了。一犯过失,哪来的安稳?恶因感恶果,善因则得善报,这是真理,这是宇宙自然的现象。

  所以,只有认真学习圣教,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安稳。在现前这个社会,我也说过,唯有契入佛菩萨的境界,你真的得大安稳!得大安稳,就不在这一段,在前面灭谛,得大安稳是灭谛;有大安稳是因,得大安稳是果。有大安稳,还是要把宇宙人生的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依照这些理论方法来学习,“学而时习之”,你就“有安隐”了。有安稳,换句话说,就是你有把握得安稳,你有把握得自在,你有把握超越三界六道,你有把握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在现在的社会里头修行,也大非易事!为什么?一个人总要明了,无量劫来造作的恶业很多很多,与一切众生结的些恩怨无量无边,菩提道上遇到了,就产生障碍。恩、怨都会造成障碍,有恩的,所谓知恩报恩,会造成贪恋的障碍,生起贪心、生起留恋,这个问题严重,你就不能往生;是怨家债主就起瞋恨,瞋恨也是障碍。换句话说,这些境界会引发你阿赖耶识里头的烦恼习气、贪瞋痴慢,他把你这个东西勾引出来,让你天天生在烦恼当中,天天在闹情绪,你的道业不能成就。纵然是你的福德也天天在打折扣、在折损,这是今天社会现象,普遍的现象,严重的现象。

  真正修道人要有慧眼,要能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怎么样把宿世的怨亲把他化解,这是智慧、这是功夫。能不能化解?能!用什么?般若智慧,真诚、慈悲就能化解。中国古人常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怕的是你真诚心不够,你没有办法化解,你已经努力在做了,做得还不够,为什么?冤亲债主他对你的怨恨还没有化解掉,你做得不够!真的功夫做到家,他自然就化解了。这一生不够,来生再来,生生世世不能间断,冤家宜解不宜结。但是真修行人懂得这个道理,无论是顺境、逆境统统能把自己境界提升。顺境不生贪爱,这境界上升;逆境里面不生瞋恚,这个境界大幅度上升。

  菩萨修行,有没有人害他?有!大家读《涅槃经》的人不多,读《金刚经》的人很多,你们在《金刚经》里看到,世尊引用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故事,来讲忍辱波罗蜜。这段故事很详细的说明在《涅槃经》,《金刚经》上只是带这么一句,故事的原委在《大涅槃经》里头。这是菩萨,修六度的菩萨,什么人?释迦牟尼佛前生,没有成佛之前修六度、修菩萨行的时候,遇到这么一桩事情。叫歌利王,歌利是梵语,翻成中国就叫暴君,歌利是不善,恶!歌利王就是恶王,我们中国人讲暴君。这是无缘无故,没有正当理由就把这个修行人杀了。杀了,还不是叫他好好的死,凌迟处死。这个刑罚很恐怖,用刀把你身上肉一片一片的割,把你割死,不是很痛快的杀了你就好了,这样处死。这个修行人一丝毫瞋恚心都没有,没有瞋恚、没有报复的心,这样子他忍辱波罗蜜圆满了。

  歌利王干这个事情有没有罪?给诸位说,他干这个事情,他有罪,他也有功。罪是什么?罪是他的恶念,害死一个人,这是他的罪。功是什么?功是无意的使这个修忍辱波罗蜜的人道圆满了,好象他来考试。所以歌利王遇到这么一个人,这奇怪,干这一桩事情,一半是罪,一半是功。如果这个忍辱仙人对他有瞋恨、有报复,那他的麻烦大了,那歌利王肯定堕阿鼻地狱,将来地狱罪报出来之后,还要受报应。为什么?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怎么样害人,人家将来怎么样对付你,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他碰到是一个真正修行人,碰到是一个菩萨!要不要堕地狱?当然要堕,但是很快就出来了。为什么很快出来?忍辱仙人说了,将来他成佛头一个度他。忍辱仙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歌利王就是憍陈如尊者,鹿野苑说法度五比丘,第一个证果的是憍陈如。忍辱仙人说的这个话算话,他将来成佛头一个度他,为什么?报他的恩。什么恩?因为他帮他提升忍辱波罗蜜圆满。

  所以,你遇到一个好人,干什么都是好事,把他杀死还是好事。这些事情,世间人想不通,世间人不晓得三世因果,他只看一面,他没有面面看到;面面看到,不是坏事。所以蕅益大师讲的那个话,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几分的意思,他说“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境,物质环境,缘,人事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里头没有善恶、没有好坏,善恶好坏在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好,顺、逆环境都好;自己的心好,善人、恶人都好,统统帮助你、成就你。所以自己心好,你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你修行修的不错,许多人冤枉你、毁谤你,造你的谣言陷害你,这些人是不是好人?好人!要没有这些人,你无始劫以来的罪障怎么消?你的那些业障统统要到三恶道去消。现在你遇到这些人来糟蹋你,就报了!这就是佛法里头常讲重罪轻报,本来你的果报是在三途地狱的,现在有这么一帮人毁谤你、侮辱你、陷害你,把你的罪统统报掉了,业障消掉了。业障消掉了,你的智慧天天增长,你的境界不断提升,谁帮你的?那些人帮你。所以你会跟忍辱仙人一样,感恩戴德。对于这些人,这些人世间人说是恶人,在你心目当中是恩人;他不是恶人,他是恩人,他帮我消业障。

  韩馆长往生第二年,我们在华藏图书馆给她做周年,往生周年纪念。我们离开了台湾,接受李木源居士的邀请,我到新加坡,写了六条“生活在感恩的世界”。这些年来有挫折,最大的挫折是一般人反对《无量寿经》会集本。他们不知道利害,我知道!反对会集本是对我来的,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怎么知道?李老师生前的时候告诉过我。我要能招架得住!能招架得住,境界就提升;招架不了,我就全盘毁灭了。我能招架得了,那些造作一切不善的人都有功德;我要招架不了,他们都有罪过。“境缘无好丑,好丑在于心”,你懂得吗?所以我们用一个纯净纯善之心,宇宙之间所有一切人都是纯净纯善之人。他们每一个都是在帮助我,帮助我消业障,帮助我提升境界,我当然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这个道理你要不参透,你就不可能落实;你不参透,你不会有安隐。参透之后,你才晓得真正安隐。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139卷)【或名有安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安隐       华严)(五明学佛网:安隐       华严)  

 会性法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 

 普献法师:读华严经的方法 

 惟觉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三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二讲 

 梦参法师:华严经梵行品新讲 第一讲 

 魏道儒教授:宗教融合与教化功能──以宋代两种华严净土信仰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十玄门》解析佛学中国化 

 魏道儒教授:从华严经学到华严宗学 

 魏道儒教授:《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 

 赖永海教授: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二宗佛性思想比较研究 

 徐文明教授:僧珍与华严宗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