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六字果号,救度两种人


   日期:2014/3/21 11: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因此诸佛所赞叹之名号中,具有救信者与救称念者二意。】

十方诸佛所赞叹的六字果号,具有救度两种人,第一信者,第二称念者。所以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阿弥陀佛你用名号救度我,我就念佛随你救度,任凭你的救度,前往西方极乐世界。不相信的人,当然不想往生西方,不信的人,当然不想念佛啊。十方的众生之中,确实有烦恼很重、根性羸劣的众生,听到净土的教法不相信,听到六字洪名不称念,甚至有的不但不相信、不称念,还要诽谤、破坏:“哪有西方极乐世界?哪有可能?什么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快乐,无有生死,怎么有可能?那是乌托邦、那是理想国,那不是真的,那是世尊方便说的。”不相信,不相信怎么会想要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可能念佛就能往生?哪有那么简单?”不相信,所以当然就不会想要念佛。不想念佛,没有修因便不能感果,就不可能往生西方。

诸位四众佛子!我们冷静思惟:在无始劫的生死轮回,一直到此生今世,我们遇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如果不称念、不求生西方,我们是要凭什么解脱生死啊?我们是要凭什么成就佛道?自己修行的功夫,断得了烦恼、妄想、执着吗?再冷静思惟:我们进入佛门,一直到现在,不论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一般的三宝佛弟子,都是杂修杂行,诵很多经、念很多佛、拜很多忏、朝很多山、持很多咒、守很多戒,我们将烦恼、妄想、执着降伏了吗?断除了吗?如果没有,不仰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绝对救度,要如何超越生死?要如何跳出苦海?要如何成就佛道?生死业力,是我们自己做不了主的。六道轮回,不是说我们想要下一辈子再来当人,就有办法当人。业力的主宰,使我们生不欲生、死不欲死,自己做不了主啊。

所以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从佛号之中了解法藏菩萨的本愿,是要救度信者与称念者,我们当然内心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口业称念六字果号南无阿弥陀佛啊。

【又,听闻第十七愿诸佛赞叹名号之理,在行者之机,领受之相,就是第十八愿之三信十念。】

听到第十七愿十方诸佛赞叹六字洪名的道理,在念佛的行者心中领受之相,就是第十八愿的三心——至心、信乐、欲生。讲白话一点,就是听到诸佛宣扬六字果号的道理,知道自己念佛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心中接受阿弥陀佛慈悲本愿的救度,这就是信受。信受就是信心领受,领受阿弥陀佛本愿的救度,这样就是信心。再讲简略一点,阿弥陀佛叫我念佛,我就念佛;阿弥陀佛叫我西方极乐世界,我就去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现在现前接引,我就现在随阿弥陀佛前往西方,就是如此。

可是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很多人不一定肯接受领纳啊。对世间五欲非常的执着,对南无阿弥陀佛的救度无关紧要。说到要赚钱哦,心是非常的炽盛,说到念佛是可有可无、无关紧要啊。心是相应娑婆或是相应极乐?问问自己,便可以了知。

下面,

【即名号欲救信者之佛意,显现于行者,就是至心、信乐、欲生之三信;】

名号想要救度信者的佛心,显现在念佛的行者,就是至心、信乐、欲生的三信。

【又,名号对欲救称念者之佛意,显现于行者,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名。二者皆是佛力回向。】

名号要救度称念者的佛心,若显现在行者,就是乃至十念的称念。

这两句话用白话来形容,就是信受阿弥陀佛本愿的行者,必然念佛;念佛要任凭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就是对阿弥陀佛的本愿信受,就是这样的意思。所以信心、念佛,一体不二。无论是信心或是念佛,都是佛力回向。

【信与行有重重的关系,相虽有二,体则是一,故行不离信,信不离行。】

相有两种,就是信心与念佛,但是本体是一,无论说阿弥陀佛的本愿,或者说阿弥陀佛的名号,都有信与行的两种存在内涵。因为不信的人,很有可能没有行;或是有行的人,那个信心,也有可能很薄弱。但是不论是信与行,如果缺其中之一,便是不圆满,因为信不离行,行不离信。信心的行者,一生绝对老实念佛,照世尊在《无量寿经》的开示“一向专称无量寿佛”,而一生实践。

念佛的人如果在心中,没有真实信心的内涵,便很容易遇到挫折考验而退失念佛的道心,所以信心与念佛,一定要同时注重。

下面引用法然上人一段非常精妙的开示。

【法人上人言:“以一念十念亦得往生故,而疏于念佛者,即是信妨碍行也;以念念不舍故,而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即是行妨碍信也。信者信一念亦生,行者勤一形称念。】

法人上人这段开示,很值得净业行者的依教奉行,因为法人上人这段开示,是我们念佛的人应该要有的正确心态。

“以一念十念亦往生故,而疏于念佛者,即是信妨碍行也;”信妨碍行是不对的、是缺失的。“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解读为:“乃至十念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我念一念、念十念就好了,我何必那么精进用功念佛呢?”这样不对,这样是以信妨碍行,执着信而疏忽行,这样就是对十八愿只有注重三心,不注重十念,这样是不对的。

下面,“以念念不舍故,而思一念往生不定者,即是行妨碍信。”以念念不舍,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精进用功称念,一天称念三万、五万,甚至八万、十万,而心中认为:“一念十念而已,不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哪有这么简单?”这样是以行妨碍信,这样也不对。这样是注重“乃至十念”,不注重三心。

所以以信妨碍行,只有修到第十八愿法门的一半,以行妨碍信也是同样,只有修到第十八愿法门的一半。所以信与行要同时兼顾,不能以信妨碍行,也不能以行妨碍信。

正确的心态应该要怎样呢?就是下面所说的两句话:

【信者信一念亦生,行者勤一形称念。】

信要建立在信我一念、十念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行要建立在我一生认真用功称念。法人上人的开示实在太好啦,要给法人上人鼓掌赞叹。

如果在我们的心中,信一念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一生精进用功的称念,这样修学净土法门,就究竟圆满了。我们本愿山的道风就是如此,信愿长年累月对本愿山的信众,乃至有缘的众生,宣扬阿弥陀佛的本愿,叫大家在心中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然后鼓励大家在念佛精进用功,甚至信愿要求我们本愿山弥陀助念团的莲友,将每一个月念佛的功课登记起来,到了月底将念佛的功课表,交到我这边来。念佛一个月念超过一百万的,信愿就以一面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金牌鼓励他。我们本愿山弥陀讲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念佛,早上念一支香,晚上念一支香,只要有时间的人,便可以就近来念佛共修,而且每一个月打一期的佛七,让大家专心一致,摈弃杂缘,在讲堂之内用功念佛,早晚佛号不断。所以在信心与称名这两方面,信愿鼓励大家同时用心。念佛的人不能以信妨碍行,也不能以行妨碍信,“信者信一念亦生,行者勤一形称念”。

所以不注重信心的人,只会一天到晚拼命念佛,这样修学净土不圆满;强调信心的人懈怠念佛,这样修净土也不圆满。正确的态度,要依法人上人的开示:

信者信一念亦生,

行者勤一形称念。

下面,

【又在《黑谷传》中言:“虽闻名号,若不信则如不闻,譬如虽信,若不念则如不信。”】

强调信心,不念佛,这样是错误的,这样不是真实的信心。离开念佛,也没有真实的信心可言,离开信心,也没有真实的念佛可言。

最后引用良忠法师的开示。

【良忠法师言:“若无安心,非本愿,念佛何生报土?】

内心如果没有对阿弥陀佛信受的内涵,安心决定,这样不是本愿的念佛,所以要如何往生阿弥陀佛的真实报土呢?

报土是真土。要求生报土,当然要修真因,真因就是信心念佛,也就是本愿念佛,也就是他力念佛。

【故知:缺三心或十念,皆非本愿。】

缺三心的信心内涵,缺十念的称名内涵,都不是第十八愿。

了解到第十八愿的内涵,我们就在信心与念佛同时注重,这样修学第十八愿法门,就究竟圆满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信愿法师       念佛)  

 智谕法师:性缘问题之申论 三、与念佛的关系 

 法宣法师:念佛三昧宝王论白话浅译 

 法宣法师:宝王三昧念佛直指白话浅译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随净土机施念佛号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人生为何要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