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人可效法的活法与死法


   日期:2014/3/19 14: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可效法的活法与死法

生死词

尽责壮烈死,责尽悄然逝。

责任大天地,生死皆为此。

从古至今,人们对人的活法多有阐述,但对人的死法却很少涉及。可我偶尔看到、想到一些动物的活法与死法,启发我的一些深思与探索,觉得有些动物的活法与死法着实很值得人们去效法。

如我童年在老家,见一只老鹰在低空盘旋。鸡、鸭、鹅哏嘎乱叫,麻雀、喜鹊等鸟惊恐万状地钻进密林。唯有一只母鸡没躲没藏,咯咯咯……,疾呼鸡雏,将鸡雏藏护于翼下,抖开颈毛,毫无畏惧地冲着雄鹰仰天长啸,摆出欲与雄鹰拼个你死我活的架势。还有中国新闻网报道,2007年2月7日在台中市一座农场,一只老鹰俯冲下来,张开利爪欲捉鸡雏,母鸡和公鸡与老鹰展开搏斗,为保全8只雏鸡被老鹰活活啄死。另外,齐鲁晚报报道,2013年7月16日在马鞍山路15号附近的一棵杨树下,两只灰喜鹊为保护夜间被暴风雨摇落在地的一只雏鸟,在凌晨20分钟里,相继啄伤5人。还有一个更感人的故事:1988年美国黄石公园发生特大森林火灾。大火扑灭后,护林员清理现场时,在废墟中发现一只鸟的尸体。奇怪的是它像雕塑一样直挺挺地站在一棵大树根部。护林员用小棍推倒此鸟,3只雏鸟从它死去母亲的翅膀下安然无恙地钻了出来。护林员被这一景象惊呆了。这是什么精神?世上唯有父母之爱如此神圣、纯洁、舍生忘死,如此毫无功利之心——雏鸟羽翼丰满,飞出老巢,老鸟尽到了责任,也就任子鸟去了,从来不求任何回报。世界万物正因为有了这种天赋责任感,才得以传承与发展。

鸟拼死哺育呵护雏鸟,是为尽上帝赋予的传宗接代的责任,人活着也是为了尽职尽责。如一个年轻人为了孝敬父母、娶妻生子的责任,才有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动力;一个中年人有了为培育子女、撑起家庭的责任,才有可能拼命工作,甘于牺牲自己。一个衰老或患绝症的人,似乎没了“责任”二字,如他能为个人不受罪,为家人不受累,为家国不破费而像自然界的动物一样悄然而逝,也算是为家人为世人尽了最后的责任,并践行了道法自然的真理。

人应靠独立自主,自强不息而活出尊严,活得自由自在。人应该效法麻雀的骨气,而不应该像猪留下的故事:很久以前,一群野猪崽病倒在地,无法寻食,奄奄一息。有人勃发同情心,便丢些食物给这些猪崽。猪崽的病好了,觉得这里有吃有喝,就不愿离开了。人的利己心萌发,便在猪的周围围起坚固的栅栏,盖上可以避风挡雨的房子。猪更觉得这是个难得的乐园,便乐不思蜀,并开始在这里繁衍后代,认为它们替后代找到了福地。可人们在食物匮乏或嘴馋时,宰了大猪,留下小猪。从此,野猪的后代成了家猪,做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荤菜。

     一日,一只麻雀被猪的主人捉住,放入笼中挂在猪圈旁。但这只麻雀不吃不喝。猪看着即将饿死的麻雀哼哼教导说:“你应该进食保住性命才是啊!”麻雀鄙视的回应道:“我才不会学你呢!为保住性命被人豢养,把自己的子孙推向被人宰杀的命运!”最后麻雀闭目绝食而亡。

麻雀虽然弱小,但很有骨气,很有凝聚力,而且朴实勇敢。如有其他鸟类入侵,它们便群起而攻之,直至将其赶走。育雏时更加勇敢,如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小说《麻雀》中记载的:一只麻雀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勇敢的面对一条大狗,临危不惧,飞扑啄狗的鼻眼,逼狗退缩离去。麻雀虽然没有鹦鹉华丽的羽毛,没有百灵婉转的歌喉,没有鸿鹄远大的志向,并曾在五六十年代误列为“四害”之一欲被赶尽杀绝。但它们却如千百年来中国的平民百姓,准确说更像自给自足的农民,历经种种艰难困苦,挫折打击,甚至灭顶之灾,但却以其之众、之勇、之顽强意志与吃苦耐劳精神,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在农民起义与农民战争中成为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填饱肚子与改善生活中成为稳定当今社会的主要因素。如果一个人,一个家庭、团体、政党乃至国家,不能团结群众,并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完全靠别人养活,那么,他们将会永远像猪一样任人宰割。

故事还没讲完:一天夜里,一条饥饿的狼来到猪圈旁边。肥硕的猪正呼呼大睡,一条狗汪汪汪狂吠几声,从窝里探出头来,一见狼的狼狈样儿,寒暄几声后便问道:“你有温暖的房子吗?你有美味的吃食吗?你有人带你逛街哄你玩吗?……”狼一一回答:“没有。”狗鄙视的说:“真无能,怎么什么都没有呢!”狼讥笑道:“我也有你没有的呀!我有不吃屎的个性,我有我追逐的目标,我有你没有的自由。……”

狗低头看看自己脖颈上的锁链,似乎明白了没自由的意义。

自由才是最可宝贵的。我曾经随国资委组织的在京直属单位领导参观北京前进监狱。真是不到监狱不知道自由的可贵啊!由此联想起深受马克思恩科斯赞扬的匈牙利伟大诗人裴多菲,在为民族独立自由而战中,写下了著名箴言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并践行之。他与匈牙利革命军一起与强敌战至最后时刻。牺牲时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这首名作,一百多年来一直激励着世界进步青年。我国“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于1929年以他深刻的生命体验将此诗翻译为中文,并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了自由,可以抛弃生命与爱情,还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可当今世人中偏偏有如柳宗元笔下的蝜蝂,舍不得,放不下。柳宗元的《蝜蝂传》说“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它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过来背在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柳宗元以此讽刺了腐败官僚的贪得无厌。为名不停地向上爬,为利不停地为己捞,直至死亡。

佛与道的智慧告诉我们:拿得起是一种能力,有必要;放得下是一种智慧,更必须。放下了,身无负担,才能走得更快;放下了,心情轻松愉快,人才健康长寿。这些道理人都懂,但欲望使然,总像蝜蝂放不下,舍不掉,自己将自己压死、累死或被反贪法律制裁而死。

一放下就简单轻松,一简单轻松就快乐健康。如能将死亡都放下,那才算是大境界。如“现代死亡学”的奠基者、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家的后院里到处都是松鼠,一年四季在树上和草地上窜来窜去,但他从来没有在后院里看到过死去的松鼠。难道它们会不死吗?显然不是,万物有生必有死。这就是说,松鼠们是偷着死的,死到人类看不到的地方。后来他发现:动物比人类更会跟这个世界做最后的告别,死得自然而聪明。它们决不像人类那样大哭大闹地张扬死亡,借助最后的告别搞排场,耗费人力与物力。动物似乎都有这样的本事,知道自己快不行的时候,就找个僻静的地方,独自悄悄地死去。即使体型最大、最招眼的动物,到死的时候也会隐藏起自己。这是自然界的奇观,这一奇观在现在春暖花开的树林里,只要稍一留意,看看树上到处飞鸣的鸟,再看看树下,就不难发现这一奇特现象了。地球上的各类动物加在一起要远比人类多得多,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可又总看不到它们何时在何处静悄悄地死去。这与人类确实大相径庭,人类却会在死亡上大做文章,出大殡、办国丧,……。这一切都源于人类对死亡的恐惧。死的伴随物远比死本身更令人沮丧和恐慌。一个人的死,与其说是自己的事,还不如说是活着亲友们的事。搞得活着的人痛苦不堪,筋疲力尽,人财两空。

对于死亡的彻悟,要数道家的庄子。当庄子的妻子死后,庄子就蹲在地上敲着瓦盆唱歌。有人责怪他,他就振振有词:想她现在安睡在天地的大房间里,我若在旁边“哇哇”地哭泣,实在太不明白生命的演变过程了。轮到庄子自己也要快死的时候,弟子们商议要厚葬他,他却拒绝道:我用天地做棺木,日月做璧玉,星辰做葬珠,万物来送葬,这不是一个很壮观的葬礼吗!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弟子说:我们怕老鹰来吃先生啊!庄子答道:在地上会被老鹰吃,埋在地下又会被蚂蚁吃,把我从老鹰那里抢过来送给蚂蚁,你们不是太偏心了吗?

人应效法圣人乃至自然界的鸟兽,生得尽职尽责,快乐自在;死得为尽责而壮烈,或责尽后死得悄无声息毫无挂碍。活着实际是一种责任,死去是这种责任的终了。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有责任感。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才算是一个高尚的、有魅力的和受人尊重的人;一个有责任感的家长,才能给这个家庭带来和睦、温暖与幸福;一个国家的国民如都有责任感,这个国家一定能繁荣、昌盛与富强,一定能立于不败之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活法       死法)(五明学佛网:活法       死法)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被感官支配的生活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读懂了《心经》就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空”是《心经》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佛菩萨只保佑那些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一个今天胜过两个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改变世界需要一万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历经磨难,开悟得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丢弃浮华,离家修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因爱而生,释迦降 

 濑户内寂听:心经修习课:不烦恼的活法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尊重每一种活法,富贵清贫各有其好 

 人生最高级的活法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