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净土法门法师:怎样把自己的思想换成佛菩萨的思想


   日期:2014/3/15 12: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2014年3月12日讲于香港

   问:感恩师父上人的慈悲教诲!您老人家提到两件事情特别重要,第一件就是要把自己的思想换成佛菩萨的思想;第二个就是您提到,一定要在生活中用真心,不要用妄心。说这个是最最重要的事情。我们想求教师父:怎么把自己的思想换成佛菩萨的思想?第二个换了思想之后,他用真心和用妄心有什么样的关联?感恩师父!

  净土法门法师答:换思想要用《无量寿经》,现在很难得同学们发心,把经文里面的名相术语,编成参考资料。参考资料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可以把这个参考资料看作《大藏治要》。《群书治要》,这是《大藏治要》,也是《无量寿治要》,我们要重视这一份东西,常常翻翻,不定在哪一段里头你有了悟处,提升了境界。
  我们之所以不能成就,最大的障碍就是放不下。放下,障碍就没有了。所以我希望大家,要多看海贤老和尚的光碟,这个光碟我们也把它当做《无量寿经》看。它的时间不长,不到一个小时,每天看个一遍两遍,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你看他自己一生给我们示现的,真诚、勤劳、谦虚、慈悲,对待任何人都是那么样的真诚、谦虚,关怀别人,照顾别人。
  小庙常住就两个人,两个人能吃多少,他菜园很大,农场不小,所以你要知道他种的粮食、蔬菜、水果,还不都是供养大众!邻居,那一方人得利益。所以一方人爱护他,他爱护一方人,把这一方人当做自己一家人,一生不说话,没有话好说,天天耕作给你看,让你用眼睛,不要用耳朵,看久了,慢慢你就体会到了。这样的人生有意义、有价值,最后来个表演。
  海庆表演的是肉身,在缸里头坐了六年九个月,开缸之后,身体一点没有改变,面目如生,现在塑成金身,供养在寺庙里头。海贤给我们表演的,是表法,他有使命,一百一十二岁,最后的表法是“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个表法的意义很深很广。
  如果要你一家兴,你这个家庭人要和睦,互相赞叹,你的家就会兴旺;你的公司要想兴旺,老板赞叹员工,员工赞叹老板,这个团体是和合团体,这个企业决定兴旺;一个国家亦如是,国家人民赞叹领导人,领导人赞叹人民,这个国家哪有不兴旺的道理!
  所以这个书上这个名字,意思很深很广,我们不要看这个只是出家人的,那就错了,那范围就太小了。你不是出家人,对你就好像不起作用?它对任何一个人都起作用,这个我们要知道,这个地球要想兴旺、要想安定、要想和谐,要僧赞僧;族群跟族群之间要互相赞叹;国家跟国家要互相赞叹,不要互相竞争,宗教跟宗教之间也要互相赞叹。
  我们这些年来,团结宗教、团结族群,用什么?四摄法。“布施”,这是施物公众,赞叹他们所做的慈善事业,我们随分随力去帮助他们,他们欢喜。“爱语”就是赞叹他们,绝不毁谤,绝不批评,决定不要比较,我们有一个观念,就是所有的宗教都是一个真神的化身,宗教讲真神,我们恒顺真神的化身。真神是谁不必去说,他要真正深入经藏,他慢慢就理解了。所以不要用比较。
  学校里头有“比较宗教学”,我跟校长建议,我说宗教不能比较,比较会出麻烦。他说那怎么办?互相学习,认真学习,然后你看出宗教里头真正有好东西,这个好东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宗教你要是参透了,它的核心点就是爱,佛法讲的慈悲,所以我们用真诚爱心,或者是用慈悲博爱,作为信仰宗教的核心。每一个宗教的神都是慈悲博爱,爱人怎么可以害人?爱人怎么可以欺骗人?哪有这种道理?!所以宗教是可以团结的,宗教可以互相学习。我们希望能办成一个宗教大学,宗教团结,宗教和睦,就从这个点开始。学得愈深愈广,愈清楚、愈明白,你对于这桩事情愈肯定、愈热心。
  每一个神都是来拯救世界,都是来化解灾难。如果不和,与这个目标就不相应了,宗教怎么可以能冲突?怎么可以能爆发战争?这个与爱与和平完全相违背了。为什么变成这个样子?有信仰宗教的热忱,对宗教的教义不明白,所以虔诚的宗教徒被少数野心分子利用了。
  方法就是把每个宗教的经典讲清楚、讲明白,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编个小册子介绍自己的宗教,就用我们《群书治要360》的方法,简单扼要,把我们宗教的宗旨、精神、神圣,教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讲清楚、讲明白。信仰宗教的使命是什么?信仰宗教,我们宗教神明教给我们是些什么?要用自己的智慧去接受,不要用感情,感情是负面的,智慧是正面的,中国老祖宗是这样教给我们,“仁、义、礼、智、信”,里头有智,就是用理智,不用感情,感情里头有私心、有妄心,智慧里头是真心。所以用真诚心待人接物,吃一点亏、上一点当,没事!小事情不值得一提。
  特别是佛法、中国传统文化,教人学吃亏、学忍辱,什么都能忍,化解一切冲突,促进安定和谐。不求名,不求利,没有人知道最好!没有人知道,古人所说的你积的德是阴德,阴德的果报特别丰厚。懂得积阴德,积阴德就是积德不让人知道,绝不求表现,一生安分守己。
  每天有机会有时间读佛经,不读多,就这一本《无量寿经》,一遍一遍的读,遍遍有新意思发现,快乐!这个经里面的意思无量无边,无有止境,读的遍数愈多,明白的理愈深愈广,真的是快乐无比,你会肯定相信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种快乐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像泉水一样向外涌,不是外面的刺激,外面的刺激叫“乐”,内里面的喜悦叫“悦’。外面来的,要是这个境界离开了,乐就没有了;内里面涌现出来的是没有止境的,这个乐是真乐,不是从外面来的,是自性里头的喜悦。读《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念佛要用真心,学经教要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待人接物统统用真心,快乐无比!
  海贤老和尚,你们看了光碟,被人打了两耳光,他没有苦的感受,他有乐的感受。经典里面所说,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歌利王割截身体凌迟处死,他没有苦受,他有乐受。他乐什么?我忍辱到家了,忍辱波罗蜜圆满了、毕业了,他怎么不快乐呢!他的果报提前成佛。原本是贤劫第五尊佛,他变成第四尊;弥勒菩萨原来是第四尊,现在退到后面是第五尊,忍辱波罗蜜圆满了。如果他没有这个机会,释迦成佛要等弥勒之后,不吃亏,好处太多了,好处太大了。
  得到名闻利养那些人,那是眼前的空花一现而已,那是假的,不是真的;那是一时痛快、快乐,过后就没有了。如果这种名闻利养是争取来的,这个手段不好;纵然得到,他也提心吊胆怕失掉,患得患失。换句话说,他地位高,他有大财富,他并不快乐,这些人我见过不少。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一生最幸福的是快乐,不是名闻利养,不是地位很高,拥有很多财富,不是的,快乐就行。那么谁最快乐?我们看到海贤、海庆他们快乐。中国古谚语有所谓,“忧能使人老”,他们不老,一百多岁还跟年轻人一样在农地里干活;一百一十二岁,还拿着锄头去种地,收获分给那么多人,他怎么不快乐?!
  布施快乐,大家都欢喜,我们是在经典上学习。老和尚已经是把经典里面所说的全部落实在生活上,这我们看到了,真的,不是假的。老和尚作证明、作证转,希望我们大家把念佛当作我们最重要的一门功课。我们好好念佛,念佛决定不能中断。工作里头念佛不妨碍,用思考的,我们就把佛号放下;用劳作身体的,身体的都不妨碍念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自己的思想       佛菩萨)(五明学佛网:自己的思想       佛菩萨)  

 佛菩萨加持进入目标重点高中 

 开愿法师:可以烧纸钱烧元宝供养佛菩萨吗? 

 梦参法师:佛菩萨加持灵不灵?死刑犯念观音获救 

 仁焕法师:迎请佛菩萨的关键 

 仁焕法师:理解佛菩萨的愿力 

 仁焕法师:如何与天地佛菩萨沟通 

 仁焕法师:有求必应的佛菩萨 

 药师山·紫虚居士:谈对佛菩萨的信心 

 药师山·紫虚居士:佛教徒礼拜供养佛菩萨,与外道有何不同? 

 药师山·紫虚居士:是否每一个佛菩萨都可以消除各种业障?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佛菩萨圣像大小及开光等问题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供养佛菩萨圣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