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净法师:念佛吧


   日期:2014/3/11 19: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念佛吧-慧净法师

往生行者应当思惟自己的处境(有助于信愿),如疏云:我们并非岸上的人,而是亟须偏救的溺水之人。我们在苦海中头出头没,不谙泳术;又此险恶大海,广大无比,不见岸线,加上波涛汹涌,纵会游泳,也不知该游向何方,更无能耐战胜巨浪,穿越苦海。又,我们现处的此岸,苦厄多难,非彼乐岸,如疏云:此岸有无数群贼恶兽毒虫竟欲杀害,处境极险。故能体悟自身乃溺水之人,或身处极险恶之境,生死心必切,出离心必重,愿生心必真。

我们应当了解阿弥陀佛是发愿以“名号”度众生的一尊佛(净土三经皆以佛名为经名),并非发愿以善恶智愚、罪福多少、道力高低、有无功德来论救不救度。念佛若抱着积功累德、或达到某种功夫境界的心态,即与名义不相应,不知弥陀是实相身、为物身,不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之理。又,诸善功德本身不能成就往生,必须至心回向、愿生彼国,方得往生。是知往生的关键在于愿生心,弥陀发愿接引,我们发愿往生,一感一应(弥陀感,我们应),即得往生。所以修诸功德,若无愿生心,就与往生没有关系;然能修诸功德,诸佛必定欢喜赞叹,所以念佛人应当随分力行诸善。修诸功德,回向发愿,虽亦得生,然诸善万行非弥陀本愿之行(弥陀以名号度生,故本愿之行唯在持名),与佛疏而不亲、远而不近,忆念常断、三业常与佛相舍离,故恐生于胎宫、不见佛处,此乃不了五种佛智,疑惑所致。

若念佛不是为了往生极乐,将念佛看做万行之一,只是把念佛当做修行的其中一种方法,即是无信愿。不过没有意愿要往生极乐的人,也不会想到要念佛、仗佛力。若念佛是为了往生弥陀净土,即是有信愿。有信愿的人当中,也分为全仗佛力、半仗佛力、不仗佛力。了解净宗宗义的人,明白净土门是他力教,知道阿罗汉不仗佛力,也难以往生,都会选择仗佛力。全仗佛力,即是一心念佛,全凭名号功德力往生,仍本分随缘修善;半仗佛力,即是心想单凭念佛恐怕不足,须加上自己修持定散二善回向助往生;不仗佛力,即是纯以修持定散二善回向,虽也念佛,但将念佛作为众行之一。就往生而言,是全仗佛力,因为即使靠自力修行回向往生,实际上也没有离开弥陀愿力的范畴以外,只是不自知而已,因为没有佛愿摄受,决定无法往生。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慧净法师       念佛)(五明学佛网:慧净法师       念佛)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 

 杨云唐居士:观音耳根法门与运心念佛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壹、念佛法义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壹、念佛法义 

 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心地功夫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的功德 

 净界法师:念佛之前所要具足的信心